方莫扉
提到大學,大家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么?是錄取通知書上等比例放大的恢宏校門,還是教學樓前太陽透過梧桐樹灑下的斑駁光影,抑或是籃球場上同學們肆意揮灑的汗水?大學,比中學成熟豐富,又比社會簡單純粹。
描述大學生活,人們最常用的形容詞是“豐富多彩”。的確,大學里除了學習,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知識競賽、志愿服務、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辯論賽等,讓人眼花繚亂。不過,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只允許我們選擇一部分活動來嘗試。因此,選擇哪些活動來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就很值得斟酌了。
剛進入大學時,有些同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活動,也有一些同學因為有比較清晰的個人規劃,因此會依據自己的規劃去選擇活動。
今天,我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同學們講講我自己在大學期間選擇的一些活動,并說說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與幫助。
“三下鄉”知多少
“三下鄉”這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我十分推薦大家去參加。所謂“三下鄉”,就是“文化、科技、衛生”下鄉,它如今是各大高校在暑期開展的一項社會實踐活動,一般由學生或者老師帶隊,進行產業考察、志愿服務、紅色精神傳承等方面的為期一周到一個月的活動。
大學期間,我參加過兩次“三下鄉”:一次是和同學組隊進行紅色精神的探尋,另一次是跟隨學院老師對酒莊進行實地考察。
第一次“三下鄉”是在我大一的暑期,我加入學校外國語學院同學的隊伍,從棗園到盧溝橋重新走了一遍先輩們走過的路。
這次實踐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兩件。
一是負責行程的學姐給我們訂了8小時的過夜火車硬座。這是我們第一次坐這么長時間的硬座,也是第一次在火車上坐著過夜。火車上嘈雜的人聲、復雜的氣味、擁擠的過道等令我們徹夜難眠,以至于第二天下車之后我們每個人都腰酸背痛,再也不想有第二次這樣的經歷。不過,因為這件事,我們更切實地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的不易——我們坐一晚火車硬座尚且唉聲嘆氣、疲憊不堪,那徒步兩萬五千里的革命前輩,該是何等的艱辛勞苦!
二是到了西柏坡之后,石家莊下起了暴雨。從火車站到紀念館,我們一路走過去,手中的傘在像瀑布一樣的暴雨中拿都拿不穩,地上的積水沒過腳踝,行李箱的下半部分基本都泡在水里。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堅持參觀完了西柏坡紀念館,并沒有怨言。參觀完紀念館之后到住宿的地方,我們才發現負責行程的學姐給我們訂了一家環境十分簡陋的青旅。因為剛剛淋了雨,加上青旅環境不是很好,很多同學便打起了退堂鼓。好在一些有經驗的同學及時出來分享自己的經歷以及說明這次活動的意義,這才讓大家又咬牙堅持了下來。
回來之后,我與舍友交流所見所聞才知道,她當時參加的愛心支教活動條件更艱苦——每周洗一次頭發都不能保證;蚊蟲很多,驅蚊噴霧沒有絲毫用處……不過,他們也堅持了下來。
這次實踐讓我切實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偉大與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也讓我明白了,不要因為條件艱苦就退縮,堅持下來,你會收獲精神上的富足。
第二次“三下鄉”是在我大二的暑期,我作為隊長帶領四個專業的同學跟隨兩位帶隊老師對河西走廊的葡萄酒產業進行實地考察。我的專業是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它是一個偏應用的專業,因此到生產一線可以更具體地認識葡萄酒的生產過程和中國葡萄酒產業面臨的問題。我們走訪了紫軒酒業、國風酒業、祁連酒業、莫高莊園四個知名的中大型酒莊,從葡萄和葡萄酒的品種和產量、灌溉用水、人才、成本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通過這次實踐,我對河西走廊沿線葡萄種植的種植自然環境、種植技術等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知道了大型葡萄園里的滴灌設施,甘肅一帶葡萄的主要栽培和釀造品種,釀酒師們面臨的葡萄酒顏色暗沉問題等。我也通過一線員工了解到目前酒莊普遍面臨的銷售問題與種植管理問題,如無人愿意承包葡萄種植地;缺少長期員工;葡萄酒銷售層層代理,以至于葡萄酒到顧客手里價格高出了十倍等。這些聲音不走到田間地頭、不走到生產一線我們是無法聽到的。
通過這兩次實踐,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很多事情只有切實地去體驗了,才會有更具體與深刻的感受,才會更加充實自己,也才會收獲到與課堂上不一樣的東西。
學生會與社團
之所以將學生會與社團放在一起提及,是因為在我看來它們都是可以提升技能或者開闊視野的組織。
學生會這個組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之前網上抨擊的“官僚主義”風氣,還是小時候看動漫時里面叱咤風云的學生會成員,都讓大家對這個組織有一定的了解。相較于高中,大學學生會的職能和活動更加豐富。
大學的學生會一般分為校級和院級,不同的學生會,其部門劃分也不盡相同。我本科時的學院,學生會主要分為主席團、新聞中心、辦公室、文藝部、體育部、生活部、創新就業部和社會實踐部,從名字上不難看出每個部門的職能。
由于我比較擅長攝影,且高中在學校團刊做過編輯,因此大學時我就加入了學院學生會的新聞中心。在學院學生會的新聞中心我收獲良多,無論是寫新聞稿、拍攝新聞照片、制作海報和大屏、運營公眾號,還是與同學溝通協調、管理部門、分配任務、根據宣傳需求與時俱進地改進宣傳方式等,我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除此之外,在部長的推薦下,我還加入了學校學生會的校報記者團。在學校學生會的新聞部門,我感受到了其與學院學生會新聞中心明顯不同的氛圍。與學院學生會相比,學校學生會組織更加龐大,細分部門更多,管理與培訓也更具規模,參與大型活動的機會也更多。比如,除了與學院學生會新聞中心有相同的拍照、寫稿任務,學校學生會的新聞部門還要用攝像機錄像、用Pr(一款視頻編輯軟件)剪輯視頻、運營學校官網的學生天地、拍攝大型會議與晚會等。
當然,如果你不想進入學生會,那你也可以進入學校的社團組織,如模特隊、禮儀隊、國護隊、樂團、舞蹈隊、辯論隊等,這些社團加入的門檻都不是很高,有些零基礎也可以加入,所以只要有心就不必給自己設限。除了學生會,我本科期間也加入了院辯論隊與校裁判協會,在這些社團中,我除了認識了很多朋友,也培養了一些縱橫的思維,還考了籃球二級裁判證。
在學校的這些組織中,我們不僅能交到其他學院的朋友,還可以學習到一些技能。所謂技多不壓身,這些技能可能在將來的某一時刻給予你幫助,如我研一在新的學校,學院老師就是看中了我的經驗,才直接將我調到了學生會主席團。
不過,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加入這些組織后,組織上的工作一定會占用很多的時間,甚至一些社團活動還會與上課時間相沖突,所以如何平衡工作、活動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就很值得大家去思考。我們要把握好工作、活動的度,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的取舍:畢竟作為一名學生,學習還是應該排在第一位的。
走進實驗室,做個打工人
如果你是理工科的學生,我建議你大一時就聯系老師進入實驗室,去了解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去近距離地接觸研究生的生活,從而為將來讀研或是工作做更早的準備。
我大一時就通過學院官網給老師發郵件,想要進入他微生物方向的實驗室,最后也成功地進入了。進入實驗室之后,在師兄的帶領下,我了解了很多實驗的方法、科研軟件的應用以及更細分的專業知識。另外,我對科研具體是什么、研究生們每天要做什么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實驗室學習期間,我還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擬寫了課題,與學校外國語學院的同學一起參加了國家級的比賽。
不過遺憾的是,由于學生會與社團的工作十分忙碌,加上我當時沒有在國內讀研的計劃,所以我只在實驗室中學習了一年。
后來因為疫情我放棄了出國,轉而考研。我的考研方向偏向分子實驗,這樣一來,大一這一年在實驗室中的學習便給了我很多的幫助。
如果你有讀研的打算,我建議你盡早地進入實驗室。
一是具體地了解科研,這能很好地幫助你做好未來的規劃。我的很多學長學姐讀了研究生之后才發現自己并不熱愛科研,又因為不了解研究生生活,因此讀研期間十分煎熬。
二是可以盡早地積攢科研經驗,在考研、保研、出國時,這些經驗會給予你很大的幫助。越早進入實驗室,在實驗室的時間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出成果,如發表文章或者是參加與科研相關的比賽得獎等。即使這些都沒有,實驗過程的每一步、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等,也會成為你的經驗,會在你前進的路上給你指引。
以上便是我記憶猶新的、受益良多的大學生活片段。是每一個選擇成就了現在的我,而我希望我的分享可以讓大家在大學生活中面臨選擇的岔路口時少走一點彎路。
無論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我都希望大家有一段開心難忘且有所收獲的大學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