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蘇
校徽不僅僅是大學的“門面擔當”,還承載著大學濃厚的歷史底蘊,凝結了一所學府中最美好的含義。校徽上的圖案也不僅是外顯的視覺標識,更是言、象、意的結合體,傳遞著大學的文化內涵和治學精神。每一所高校都有充滿寓意的、獨一無二的校徽。你知道如何通過校徽來發現學校的專業特色嗎?你知道校徽設計也會分不同的流派嗎?快來一探究竟吧!
歷史淵源
·同濟大學·
說起同濟大學的校名,想必許多人都會想到“同舟共濟”這個詞。實際上,學校的“同濟”之名源于德文“deutshe”(意為“德意志”)的諧音。巧合的是,這個諧音又讓人聯想到“同舟共濟”一詞,十分契合學校的辦學初衷,因此這所以德文和醫學教育為主的學堂就叫作“同濟德文醫學堂”。1923年,學校正式定名為同濟大學。而同濟大學的校徽設計也十分直觀形象,既呼應了校名,又彰顯了學校濟世興邦的情懷。校徽主體圖案為三個人一起劃龍舟,向著共同的目標奮勇前進。這一設計不僅象征著同濟大學濟愚扶弱、濟世興邦,為富國強民而育人的使命擔當,更表明了“同濟人”同舟共濟、積極進取、爭創一流的決心。
·五大“交通大學”·
(從左到右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學校徽、西安交通大學校徽、北京交通大學校徽、西南交通大學校徽、陽明交通大學校徽。)
有細心的同學發現,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陽明交通大學這幾所交通大學的校徽上都有鐵砧、鐵錘、齒輪、鏈條元素,鐵砧座上都有“1896”的數字。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它們校徽上的中文名稱都是“交通大學”,一眼看去就像雙胞胎,讓人“傻傻分不清”。
其實,這幾所交通大學都出自同宗——由南洋公學、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和鐵路管理傳習所于1920年合并組建的交通大學。交通大學以培養高級交通工業專門人才為己任,分為上海、北京、唐山三個辦學辦公部分。后來經過數次分合、遷移、重建,學校演變成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臺灣交通大學(現改名為“陽明交通大學”)五所高校。正因如此,這五所交通大學的校徽都以原交通大學的地標建筑,也是五所交通大學校園中共有的地標建筑——“飲水思源碑”為主設計元素。
不過,西南交通大學在20世紀80年代啟用了新校徽。新校徽左上角為地質錘,右上角乃“唐山”篆書字樣、“1896”的年份及鐵軌,左下角是兩棵相依的常青樹,右下角為水準儀。采用這版校徽是為了致敬西南交通大學的源頭——交通大學唐山學校。當然啦,西南交通大學并未放棄老校徽,如學校120周年校慶時發行的紀念郵票,上面的圖案就是老校徽。
臺灣交通大學則因為合并了陽明大學,改名為“陽明交通大學”,所以校徽設計與其他幾所交通大學有一點區別,不過在設計上仍保留著飲水思源碑的元素。
小鏈接
“上海交通大學校徽上到底有多少個齒輪”曾是縈繞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子心中的未解之謎。不過這個謎題已經破案了,在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的某一期校報上,學校對校徽的使用進行了統一規定:當校徽圖形直徑小于12cm時,用24齒;當校徽圖形直徑大于12cm時,用48齒。如何從校徽的齒數上辨別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呢?西安交通大學的校徽無論是什么尺寸,上面的齒數都是最少的,而北京交通大學校徽上的齒數是最多的,上海交通大學校徽上的齒數則介于二者之間。
植物派
·南昌大學·
相比于那些集聚各種抽象圖案的校徽,南昌大學的校徽可謂是直觀明了,主體圖案就是一棵樹。這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樟樹。樟樹以不懼風雨寒暑、頂天立地的氣質成為江西省省樹,是江西人的精神圖騰、靈魂寄托。樟樹也是南昌大學的校樹。作為校徽的中心圖案,它象征著南昌大學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百年樹人”的教學風范。同時,這棵枝繁葉茂、參天頂立的大樹也表示南昌大學是一所文理滲透、理工結合的綜合性大學。
不僅如此,南昌大學的校徽就像一個古色古香的青花瓷盤,藍色的套邊環繞著中間的樟樹,整體設計精致典雅,彰顯了江西特色的陶瓷文化。
·浙江農林大學·
有一種美叫浙江農林大學(以下簡稱“浙農林大”)的銀杏葉,每到秋天,金燦燦的銀杏葉是校園中最具特色的一道風景線,層林盡染金黃,美得像個童話世界。銀杏樹是浙農林大校園里的特色樹種,也是無數師生心中的精神寄托,它傳承著“堅韌不拔、不斷超越”的精神,彰顯了學校致力于培養綠色科技人才的目標使命。出于對銀杏樹的熱愛,浙農林大把銀杏葉圖案作為校徽的主體圖案。校徽以綠色為主基調,三片綠色的銀杏葉從“1958”的綠色土壤中破土而出,顯示出學校蓬勃的生命力。
春去秋來,銀杏樹陪伴并見證著浙農林大學子的成長。學子們與銀杏共生,與落日共輝,與自然同行。
山水派
·東北大學·
“白山黑水”是我國東北地區的泛稱,白山指長白山地區,黑水指黑龍江流域。誕生于白山黑水間的東北大學,其校徽正是以“白山黑水”圖案為主設計元素。這一圖案最初的設計者就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林徽因教授。
1929年,時任東北大學校長張學良向外界征集東北大學的校徽圖案,林徽因教授設計的象征東北地理特色的“白山黑水”校徽在眾多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這枚校徽上部的正中有八卦中的艮卦符號,代表東北方位;兩邊各有兩個字,組成“東北大學”的校名。校徽下方是“白山黑水”圖案;兩側繪有熊、狼,寓意東北大學要肩負起保衛、開發、建設東北和警惕帝國主義侵略的神圣使命。
相對于古樸而要素豐富的老校徽,如今的東北大學校徽著重體現了“白山黑水”的東北特征。新校徽上部是白色的三座山峰圖案,象征著長白山;下部是代表水的波浪,同時水中也暗含了艮卦的符號。
·山東大學·
從前,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座山東大學。它東臨黃海,南望泰山,是追求真理的樂園。后來,山與海成為山東大學校徽的圖案,寓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那么,山東大學(以下簡稱“山大”)校徽具體長什么樣呢?
山大校徽內圓上部的“山”字是中國象形文字“山”的變形,也代表了泰山。底部是“大”字的變形,“大”字中間的“一”,就是飄在“泰山”山間的“腰玉”——這是泰山所特有的一種山間云彩。下面的“水”的部分代表了黃河和黃海,在字的結構上充當了“大”字下面的兩個筆畫。“水”中的塔形圖案仿佛大海中的燈塔,寓意山大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燈塔,指引莘莘學子學海泛舟。
“非圓形”派
大學的校徽都是圓形的嗎?不一定,不過,圓形校徽在國內高校中確實最為常見。除了圓形校徽,較為常見的就是盾形校徽了(盾形校徽在西方大學中應用廣泛),采用盾形校徽的大學有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除此之外,校徽的形狀還有橢圓形、三角形、方形、梅花形、齒輪形,等等。下面,我們來認識幾個典型的“非圓形”校徽吧!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校徽的外形是罕見的橢圓形,而且是扁橢圓形,內環也是橢圓形,為地球的圖案,寓意學校辦學的國際化。校徽整體由藍色、紅色和灰色組成。仔細一看,你會發現小小的內環中還蘊含著學校的英文縮寫、校訓和辦學地,信息量極大。不過,這樣的設計似乎有些冗雜,因此一些校友對校徽的評價褒貶不一。學校官方也曾在2021年發起過校徽升級設計活動,但是目前學校的校徽并未更改。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校徽的外形采用盾形的設計風格,該風格是中央大學時期流傳下來的。校徽正中為南京市市樹——雪松。雪松挺拔雄偉,品格剛毅,寓意南京大學堅忍不拔的精神。雪松下方的“1902”年份點明了南京大學的建校時間。咦,校徽上怎么還有“雙獅戲球”的圖案?仔細看,這個圓形圖案可不是球,而是由“南京大學”的藝術字體組成的藝術圖案。圖案兩側的動物也不是獅子,而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貔貅(也叫“辟邪”)。貔貅似獅而帶翅膀,它能驅走邪穢、袯除不祥,被認為是最能體現南京六朝古都形象的神獸。
這樣一個典雅高貴又古色古香的校徽,哪個“南大人”不愛呢?
·揚州大學·
什么?這也是大學的校徽?怎么那么像環保的標識?而且上面怎么一個字也沒有?沒錯,這正是揚州大學(以下簡稱“揚大”)的校徽。從整體來看,校徽外形像一棵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樣的設計也表達了百年揚大如一棵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從內部結構來看,校徽內部由一個地球、一只展翅的仙鶴組成。仙鶴是揚州的吉祥物。從這個角度來看,校徽外環的樹冠又可視為祥云,與仙鶴組成“鶴舞九天”的生動畫面,表達了揚大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豪邁氣概。校徽整體顏色為充滿生機的綠色,又與學校所在地揚州這座園林城市、生態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獲獎城市完美契合,同時也象征著百年名校青春煥發、充滿蓬勃的朝氣。
這樣一個生動形象、易于識別的校徽自揚大合并辦校以來一直沿用至今。這棵昂揚的樹也扎根在所有“揚大人”心中,成為一代代“揚大人”的精神支柱。
·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校徽的外形為梅花形。這個形狀繼承自1924年河海工科大學時期的校徽圖樣,象征河海大學傲雪凌霜、堅韌不拔的崇高品質。梅花也是南京市市花,喻示了學校的辦學地。同時,梅花的造型與水波的圖案很像,喻示了學校緣水而生、因水而為、順水而長的水利專業辦學特色。校徽以“河海藍”為標準色,體現了河海大學具有大江大海的寬廣胸懷和磅礴氣勢。
這樣的校徽設計既浪漫獨特、莊重典雅,又蘊含了學校的歷史淵源和辦學特色,不僅深受河海師生們的喜愛,就連外校學生也對其贊不絕口。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校徽的外形是少見的三角形,而且在三角形外環中還套著兩個三角形。最里面的三角形寓意山城重慶的地理形態,同時又形似一座塔,代表重慶的文峰塔——學校正是坐落于重慶南山的文峰塔下。仔細看,里面的三角形外邊還別有一番設計,是為齒輪的樣式,其實這代表了郵票的齒孔,與學校的辦學特色相契合,同時也寓意求學路上不斷向上攀登的征程。校徽整體由黃、綠、黑三色組成:黃色是三原色中最明亮的顏色,象征光明、豐收;綠色象征生命、安全、快速;黑色象征莊嚴、高貴。輕松明快的色彩組合表明了學校充滿希望的未來。
專業特色派
與綜合類大學相比,專業類大學的校徽設計更突出專業特色,而且規律明顯,真正做到“名副其實”。例如,象征著法律公平正義的天平經常出現在政法類大學的校徽上,如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的校徽上少不了象征地質學科的地質錘、指南針、放大鏡與地球經緯線等核心元素,同樣的還有中國礦業大學校徽上的礦錘、礦斧和鋼軌元素;以航空航天為主要辦學特色的大學,它們的校徽上基本會有飛機、航天器的圖案或者代表航天器的三角形元素,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以工學學科為主的理工類大學的校徽上常常出現錘子、齒輪等元素;蛇杖元素則經常出現在醫科大學的校徽上,蛇杖源于希臘神話中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杖,后來成為國際公認的醫用標志之一;還有國內唯一以陶瓷命名的大學,它的校徽上就有一個精美的瓷瓶;北京電影學院的校徽上則有代表性的相機膠片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