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碧英
一些小兒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等)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而術后正確的護理可以幫助患兒更快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本文就小兒術后護理的常識進行介紹,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度過術后恢復期。
小兒術后的傷口護理
(1) 勤換敷料:在術后的幾天內,患兒需經常更換干凈的敷料,以保持傷口的清潔和干燥。如果使用紗布或棉球固定敷料,應確保不要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2)保持傷口清潔:在更換敷料時,應用溫水和肥皂輕輕清洗傷口周圍的皮膚,之后用干凈的毛巾輕輕擦干。不要用酒精或雙氧水等刺激性的物質清潔傷口。
(3)避免碰撞:術后的傷口可能會令患兒感到不適,因此需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碰觸或摩擦。患兒在休息時,可使用柔軟的枕頭支撐身體,避免其傷口受到壓迫。
(4)注意飲食:術后一段時間,患兒可能會感到食欲不振。此時,要給患兒提供充足的水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雞蛋等。
(5)觀察傷口狀況:術后密切觀察患兒傷口的狀況,如果出現紅腫、滲液或出血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醫生報告。
小兒術后的疼痛管理
(1)藥物治療:是小兒術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醫生會根據小兒的年齡、身體狀況和手術類型等因素,制定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
(2)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是緩解小兒術后疼痛的一種常用方法。如使用冰敷或熱敷的方式緩解患兒疼痛和腫脹,或采用按摩、理療等物理治療手段。
小兒術后的飲食護理
術后第1天,患兒可能會感到食欲不振,醫生通常會建議其只喝一些清淡的液體,如水或果汁。隨著時間的推移,患兒的飲食可以逐漸恢復正常。患兒術后避免食用辛辣、油炸、過于甜膩的食品,以免刺激胃腸道而引起不適。術后,患兒的胃腸道比較脆弱,此時應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雞蛋、水果等,在幫助孩子攝取足夠營養的同時,不會對其胃腸道造成過多的負擔。患兒需要喝足夠的水分保持其體內水分平衡。如果患兒感到口渴,可提供適量的水或果汁。但要避免讓孩子喝太多的水,以免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在為患兒準備食物時,應注意飲食衛生,如水果蔬菜應徹底清洗干凈、使用干凈的廚具和餐具等。
小兒術后的康復護理
小兒術后需逐漸恢復日常活動,從輕松的活動開始,逐步增加強度。例如,可以進行簡單的步行、上下樓梯、伸展等活動,避免劇烈運動使得身體過度疲勞。康復訓練是小兒術后康復的重要手段,可以幫助患兒恢復正常的身體功能和活動能力。醫生會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康復訓練方案。
小兒術后的心理護理
小兒術后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需要進行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要與患兒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顧慮,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以減輕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