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
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導致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引起各種嚴重的并發癥,如心血管疾病、腎病、眼病等。因此,做好糖尿病的預防非常重要。
糖尿病的發病機制
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涉及胰島素、胰島素受體、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等多個生理過程的異常。
胰島素
胰島素是人體內調節血糖的重要激素,主要由胰島β細胞分泌。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β細胞受到刺激開始分泌胰島素,能夠促進細胞攝取血糖,使血糖濃度下降到正常范圍。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或者完全失調,導致血糖濃度過高,形成高血糖狀態。
胰島素受體
胰島素受體是一種膜蛋白,位于細胞膜上,能夠與胰島素結合,激活內部信號轉導通路,最終促進細胞攝取葡萄糖。然而,糖尿病患者的細胞可能存在胰島素受體異常,即胰島素受體密度下降、結構變異或者功能降低,導致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不能有效攝取葡萄糖。
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指身體細胞不能對胰島素做出正常的生理反應,進而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加劇胰島素受體的下降。胰島素抵抗主要發生在肌肉、脂肪和肝臟細胞中。隨著胰島素抵抗的進一步加重,胰島β細胞的分泌能力也會下降,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胰島素分泌
胰島素分泌異常也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在正常情況下,胰島β細胞能夠根據身體的需要自行調節胰島素分泌,保持血糖水平的穩定。糖尿病患者中,胰島β細胞的數量減少或功能受損,不能有效分泌胰島素,導致高血糖狀態。此外,糖尿病患者還可能出現其他的生理異常,如肝臟糖原合成和糖異生能力下降、肝臟胰島素抵抗等,都會進一步加重高血糖狀態。
糖尿病的分類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也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病。這種類型的糖尿病通常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否則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如酮癥、心血管疾病等。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也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通常在中老年人群發病。這種類型的糖尿病往往是由于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患者需要通過飲食、運動、口服藥物等方法來控制血糖水平。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間發生的糖尿病,通常在妊娠后期出現,可能會導致母體和胎兒的并發癥,如胎兒超重、產后出血等。患者需要通過飲食、運動,以及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
特殊類型糖尿病
特殊類型糖尿病包括遺傳性糖尿病、胰島素受體異常病等,臨床較為罕見。
糖尿病的危害
(1)危害心血管健康: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出數倍,這是因為高血糖會引起血管損傷和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堵塞,最終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并且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病情往往比普通人群更嚴重,病死率也更高。
(2)腎臟疾病:長時間高血糖會導致腎小球硬化,進而發展成為腎病綜合征,最終可能引發腎衰竭。
(3)失明:長期高血糖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傷,引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時會導致失明。
(4)神經病變:高血糖也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引起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手腳麻木、肌肉無力、消化不良等癥狀。
(5)感染和癌癥: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各種細菌和病毒,還可能增加某些癌癥的發生風險。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患上癌癥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出30%~50%。
(6)影響勞動力和生產力: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復雜,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休息和治療,會影響患者勞動力和整個社會的生產力。
(7)增加醫療支出:糖尿病患者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和監控血糖水平,并進行身體檢查和治療相關并發癥,這些都會增加醫療支出。
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1)降低患病風險: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包括飲食控制、體育鍛煉、維持健康的體重、戒煙限酒等。
(2)預防并發癥: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最佳方法是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此外,定期進行體檢、控制飲食等也可以減少并發癥的風險。
(3)改善生活質量: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接受治療和監控,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所以,預防糖尿病可以避免長期服用藥物,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4)減少醫療費用:采取預防措施,可以減少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癥的治療費用。
(5)防范遺傳性疾病:雖然糖尿病可能與遺傳有關,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和體育鍛煉,可以降低患病的風險。對于患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預防尤為重要。
(6)提高健康水平: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可以幫助維護身心健康。此外,通過預防糖尿病,還可以遠離其他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
怎樣預防糖尿病
(1)合理飲食:飲食是糖尿病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議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全谷類食物等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少吃高糖、高脂肪和高鹽的食物,避免飲食過量和暴飲暴食。
(2)適量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能量消耗,增強身體代謝能力,有利于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 min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慢跑、騎車等,也可以嘗試瑜伽、普拉提等低強度的運動。
(3)控制體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建議患者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體重,維持健康的體重指數(BMI)。
(4)減少糖分攝入:高糖飲食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議患者選擇低糖或無糖的食品,避免過度攝入糖分。
(5)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糖尿病的風險和癥狀。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每年進行血糖檢查,而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人需要增加檢查頻率。
(6)控制高血壓和高膽固醇: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是導致糖尿病并發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加以控制。建議患者通過飲食、運動、藥物等方法控制高血壓和高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