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輝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的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其中,感染因素多見于病毒、細菌、真菌等感染,非感染因素多見于藥物影響、中毒、血管炎等。心肌炎的嚴重程度不同,患者會產生不同的感覺,輕者沒有任何癥狀,重者會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心肌炎的病因
(1)環境污染。平時居住的環境不衛生,很容易感染病毒、細菌,進而引發心肌炎癥。所以,一定要保持居住環境的干凈整潔,注重個人衛生,勤換洗衣服,多開窗通風。
(2)過度運動。適量運動有益健康,但如果運動過度,會加重心臟負擔,容易因感染疾病導致心肌炎癥的發生。所以,運動時一定要控制好運動量,不要讓身體長時間疲勞。
(3)不良生活習慣。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加班熬夜、饑一頓飽一頓,這都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得患心肌炎的風險升高。
(4)一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也可引發心肌炎,要積極治療;因某些疾病長期服用抗生素,或腫瘤患者化療,患心肌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心肌炎的癥狀
(1)大多數患者會有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的癥狀,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電解質紊亂,甚至會危及生命,
(2)患者往往會出現胸口疼痛難忍、呼吸困難、瀕臨死亡的感覺,但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只是一瞬間,有的會持續好幾天。
(3)心肌炎患者會有全身乏力、容易疲倦等癥狀,且在發病前幾周會有咳嗽、咽痛、腹瀉和發熱等癥狀。
心肌炎的治療
(1)一旦被診斷患上心肌炎,不必過分擔心,只要遵醫囑治療,通常可以獲得良好的預后,包括使用藥物控制炎癥和癥狀等治療。在這個過程中,患者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至關重要。
(2)心肌炎患者要特別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尤其不要參加高強度的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最少需休養半年,以確保心臟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正常功能。
(3)治療后,不應忽視后續的復查和隨訪。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復查計劃,包括定期的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查,以便了解病情變化和心臟恢復程度。
(4)平時要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保證一定蛋白質的攝取量,以改善體質,加快疾病恢復。在天氣多變的季節,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預防感冒,以免使已經穩定下來的病情再次加重。
(5)養成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的良好飲食習慣,有助于減輕心臟負擔和控制炎癥。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不熬夜、擁有良好心態等。
結束語
總之,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積極的心態,避免感冒,在出現相應癥狀后及時就醫,能有效預防心肌炎,維護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