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妍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數碼產品的普及和電子書的興起,實體書店的經營與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應對挑戰,許多實體書店開始探索新的轉型模式,推動了實體書店的變革與發展。實體書店不再僅僅是一個銷售圖書的地方,而是一個以倡導閱讀為核心,以提供獨特的社交體驗為目的的場所。本文探索實體書店的轉型模式,以促進實體書店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實體書店;轉型模式;文化品牌;數碼產品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37
[中圖分類號]F272.3;G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5-0123-04
0? ? ?引 言
如今,隨著數字化閱讀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書店發展迅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電子設備迅速普及,深入人心。這一趨勢給傳統實體書店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實體書店迫切需要轉型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本文主要探索和思考實體書店的轉型模式。
1? ? ?實體書店轉型模式的種類
1.1? ?社交化書店
社交化書店是一種脫離傳統零售模式的實體書店,其目的是包容社交活動。社交化書店通常會向社區成員提供咖啡等服務,同時定期舉辦小型藝術展覽、音樂會、講座和閱讀會等活動,吸引讀者到店并創造社交價值。
1.2? ?文化品牌書店
文化品牌書店突出了書店的整個文化氛圍,塑造了書店的獨特品牌價值。包括店內的聚會場所,以及為不同文化活動提供空間的區域,如藝術展覽區、文化旅游區和活動區等等。這種類型的書店不僅在外觀和室內裝修上很有特色,而且在布局和書本的選擇上也很有獨到的品牌特色[1]。
1.3? ?互聯網書店
互聯網書店是一種新型的書店模式,它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書籍及周邊商品,擁有即時購買、快速配送和在線客戶服務等特點,也是獲得大批粉絲的重要途徑。網上書店擁有眼球吸引力等客戶優勢和廣告優勢,通過不斷創新銷售策略和提高雇傭職工的素質,獲得與市場同步發展的優勢。
2? ? ?實體書店轉型現狀
隨著互聯網技術、電子設備的飛速發展,網絡書店以及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電子設備已經深入人心,實體書店面臨數字化的挑戰與沖擊。實體書店生存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數字化閱讀的浪潮下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實體書店開始探索新的轉型模式。
實體書店的轉型需要在市場需求的有效引導下進行,整合資源建立線上線下的融合閱讀體驗,讓實體書店向消費者提供更為全面的閱讀服務和更具競爭力的價值[2]。
隨著數字化的飛速發展,實體書店需要從傳統紙質出版物閱讀模式向數字化閱讀轉型,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文化傳播理念要不斷創新,實體書店要因時而變,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持續發展。
3? ? ?實體書店轉型策略
3.1? ?借助科技實現數字化變革
現代消費者越來越依賴互聯網和移動設備。實體書店需要借助數字技術,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利用獨特的在線數據分析,實體書店可以擴大其客戶群體,并將其品牌傳遞給更廣泛的受眾,從而提高實體書店的品牌價值。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普及,數字化變革的推進需要借助科技不斷創新和運用。實體書店轉型模式中,借助科技實現數字化變革已成為一種趨勢和必要手段[3]。
一方面,實體書店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來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和服務品質。例如,可以借助智能化服務系統,通過智能化圖書管理、智能化銷售等方式來實現實體書店的數字化轉型,使得書店更加高效、快速和便捷。
另一方面,實體書店也可以借助科技手段來拓展其覆蓋范圍和觸達用戶的方式。例如,可以借助社交化媒體、數字化平臺等手段來推廣店內的閱讀、文化、社交等活動,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和參與。同時,通過電子商務等方式向全國乃至全球覆蓋,實現實體店的數字化服務,擴大消費市場,并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和互動[4]。
在實體書店轉型的過程中,科技的應用將不斷升級。實體書店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進自身的數字化變革,從而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消費需求和市場趨勢。
3.2? ?轉變經營理念與經營方式
實體書店轉型的關鍵在于轉變經營理念與經營方式,即找到一種具有市場競爭力和文化特色的經營理念和方式。具體建議如下。
一是提供特色的體驗和服務。實體書店應從書店服務、文化體驗、社交活動等方面出發,提供獨具特色的體驗和服務,塑造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形象。例如,可以提供閱讀空間、閱讀推廣、圖書展覽等特色服務,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二是發掘本土文化特色。實體書店可以從本土文化特色出發,推廣本地歷史、文化、風俗等元素,挖掘具有深遠意義和市場前景的本土文化產品,推動實體書店與本地社區的融合,提升其特色與競爭力[5]。
三是與出版社建立合作關系。與出版社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借助出版社的優質圖書資源、推薦和宣傳,提高實體書店圖書銷售量和市場份額。
四是創新營銷手段。實體書店可以通過創新營銷手段,例如線上線下活動、品牌聯合營銷、社交化營銷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和參與。
五是探索新型銷售模式。實體書店可以探索新型銷售模式,在傳統銷售方式的基礎上,加強線上銷售和線下實體店的融合,提供更豐富的銷售渠道和服務方式,適應消費者越來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通過轉變經營理念與經營方式,實體書店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文化特色,成功實現轉型和發展。
3.3? ?更注重顧客體驗
在實體書店的轉型過程中,注重顧客體驗是非常重要的。顧客體驗可以影響顧客對實體書店的感受和認知,同時也與實體書店的經營業績和市場競爭力密切相關。
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顧客體驗的建議。
一是提供高品質的圖書。實體書店需要提供高品質、有市場競爭力的圖書,滿足不同消費者對于閱讀的需求和興趣。同時,應該根據顧客的反饋和需求,不斷篩選和更新圖書目錄,保持圖書的新穎和多樣性。
二是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實體書店應該提供舒適、安靜、優雅的閱讀環境,讓顧客能夠盡情沉浸在閱讀的氛圍中。為此,可以設置舒適的座位、綠植、燈光和氛圍音樂等,營造出獨特的閱讀體驗[6]。
三是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實體書店可以舉辦多樣化、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如讀書會、文學講座、簽售會等,吸引更多的顧客參與其中,增加顧客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四是借助科技手段提高顧客體驗。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化服務系統、虛擬現實技術、無接觸售書技術等,可以提高顧客的購書體驗和服務質量,提高實體書店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五是關注顧客反饋和需求。實體書店應該密切關注顧客的反饋和需求,及時調整和改進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增加回頭客。
通過注重顧客體驗,實體書店可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參與。同時,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提高業績和效益。
3.4? ?創造獨特的品牌和文化
在實體書店轉型過程中,創造獨特的品牌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獨特的品牌和文化可以提高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度和忠誠度,提升實體書店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實體書店創造獨特的品牌和文化的建議。
一是塑造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實體書店需要塑造與其他品牌形象不同的獨特品牌形象,以此來吸引顧客的關注。這可以通過店面設計、企業口號、品牌標識等方面來體現[7]。
二是構建獨特的文化氛圍。實體書店需要定位獨特的文化氛圍,并在店鋪營造的環境、活動等方面進行呈現。這可以與店鋪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歷史文化或者相關的文化領域結合,在展示品位、氛圍等方面塑造形象。
三是推廣新型圖書閱讀形式。創造獨特的圖書閱讀形式,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圖書文化和品牌特色。例如,可以推出限量版圖書、服務定制化或者是多元化的讀者活動等。
四是加強與圖書作者、文化名人等知名人士的合作。建立實體書店獨有的品牌文化形象,可以借助圖書作者、文化名人等知名人士的形象。與他們合作,推出定制化圖書或者與其作品相關的文化活動,可以借助名人的力量,塑造實體書店獨特的品牌文化。
五是打造良好的服務體驗。通過為顧客提供貼心、優質、全面的服務,可以在消費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這種好的服務可以在消費者之間口口相傳,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實體書店的品牌文化[8]。
通過以上建議,實體書店可以創造出獨特的品牌和文化,提升店鋪的競爭力和形象,提高顧客的關注度和忠誠度。
3.5? ?借助社會資本與產業鏈的優勢
在實體書店轉型過程中,借助社會資本與產業鏈優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可以幫助實體書店整合資源,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借助社會資本與產業鏈優勢的建議。
一是合作建立圖書館。實體書店可以與當地的學校、社區等建立合作關系,借助社會資本,在其內部建立圖書館。通過共享圖書,實現與電子圖書館、數字文化服務機構的共同發展,可以使實體書店的服務更豐富,滿足更多客戶的需要。
二是配套提供文化創意產品。實體書店可以配套提供文化創意產品,如手工藝品、零食等,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可以與社會資本合作生產這些產品,從而進一步提升商品類別的豐富程度和附加值。
三是與出版社聯合推出定制化讀書計劃。實體書店可以與出版社合作推出定制化讀書計劃,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可以通過與出版社簽約、與作者溝通等方式,建立專屬的讀者俱樂部和讀者交流群,為讀者營造獨特的交互式閱讀氛圍。
四是舉辦文學節、文化論壇等活動。實體書店可以與文化創意產業鏈相關企業合作,舉辦文學節、文化論壇等活動。可以邀請作家、藝術家等參與,為實體書店打造獨特的文化品牌。
五是利用社交網絡平臺,增加話題誘導。實體書店可以借助現代社交網絡平臺,擴大品牌影響力。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創造新的話題,增加社會資本的參與度,擴大實體書店的影響力。
通過以上措施,實體書店可以借助社會資本與產業鏈優勢,增加客戶的黏性、培育忠實用戶,擴大其品牌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6? ?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在實體書店轉型過程中,必須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這可以幫助實體書店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增強實體書店的競爭力。
以下是一些關于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建議。
一是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渠道。實體書店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招聘渠道,以確保能夠吸引到具有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的人才。可借助專門的招聘網站或新媒體發布廣告招聘人才,并建立完善的招聘機制。
二是為人才建立工作室和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為吸引有才華的人才,實體書店可以建立工作室和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通過打造良好的團隊氛圍,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促進員工的自我提升和專業發展。
三是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實體書店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可以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培訓、繼續教育等方式,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可以邀請專業人士或行業大咖,舉辦專題講座或開展實踐教學,讓員工學以致用。
四是確保員工薪酬福利。實體書店需要確保員工有合理的薪酬與福利,以保持員工的積極性和穩定性。可以通過制定績效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等方式,增強員工對于實體書店的認同感和忠誠度。
五是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實體書店需要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鼓勵員工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提升員工認同感。可以通過組織員工文化活動、交流分享活動等方式,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文化精神。
通過以上建議,實體書店可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加入,保持員工的穩定性和積極性,提高整體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從而為實體書店的轉型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4? ? ?結束語
本文對實體書店轉型模式進行探索和思考,提出實體書店轉型的策略,以期讓實體書店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華麗蛻變,成功轉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幫助實體書店渡過當前的危機,使實體書店經營更具特色,從而為更多的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主要參考文獻
[1]朱靜雯,李靚.我國消費類期刊轉型模式研究[J]. 出版科學,2021(1):23-26.
[2]李恬語.基于場景理論的實體書店轉型模式研究[J].文化產業,2022(1):54-57.
[3]史海娜.國外出版產業價值鏈轉型模式分析[J].編輯之友,2020(3):88-91.
[4]劉建偉,田永江.國內外實體書店轉型模式的博弈:淺談書店復興潮環境下實體書店的轉型[J].出版廣角,2021(20):47-49.
[5]李亭亭,金建華,彭芳,等.“互聯網+大數據”下學術期刊的轉型模式[J].中國編輯,2020(4):71-74.
[6]李哲瓊.實體書店文化MALL轉型模式調查[J].今傳媒,2019(8):38-40.
[7]李珍.中小型高校出版社差異化轉型模式初探[J].傳播力研究,2020(6):96-102.
[8]劉焰紅.新聞出版業上市公司轉型模式研究[J].出版科學,2019(6):27-29.
[收稿日期]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