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法課程是財經商貿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它是經濟與法律知識相結合的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理論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律觀念,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本文探究高職課堂的新思路,以OBE理念為指導思想,對高職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增強學習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經濟法;OBE理念;教學創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68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5-0225-04
1? ? ?研究背景
OBE教學模式是以學習成果或學習產出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OBE理念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模式,注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學習產出”目標的制定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采用OBE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是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也是更適應高職教學的培養模式,應深入研究和實踐。
1.1? ?OBE教學理念分析
OBE教學理念又名“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最早出現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在OBE教學模式中,強調的是學生學到了什么,是否能應用所學知識,而這遠比怎么學習和什么時候學習更重要。因此,調整教學觀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產出,設計適宜的教學模式來保證學生達到預期目標,是應該關注的重點[1]。
1.2? ?國外OBE研究現狀
OBE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國外對OBE的研究主要以基礎性內容研究為主,包括理念界定、概念闡述、發展分析、模式研究和實施要點等幾方面。國外對OBE基礎性內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幫助我國全面認識OBE,掌握OBE的實施要點,為具體的應用實踐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1.3? ?OBE在國內教學育人中的應用
我國對OBE理念的研究始于2003年。直到2012年,OBE開始進入課堂之中。唐立國、郭慶開展學習產出為標準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工作,以革新為重點,實現對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在線監控[2]。
綜上,國內對OBE的實踐更多停留在課程設置和案例教學中。而針對課程改革、教學評估、課堂教學等OBE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真實的應用過程還有待研究。
2? ? ?目前高職學生存在的問題
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相比,存在不同的特點,這使得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依照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培育,方能事半功倍。
2.1? ?涉獵知識廣泛但粗淺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信息量以爆炸速度增長。在高職學生群體中,有95%的學生具有5年以上網齡,平均日上網時間在8小時以上。這使得學生受到網絡的影響頗深。網絡知識的碎片性和雜亂化,使得學生對知識信息了解多而雜亂,不夠深入。
2.2? ?自我意識過強,追求實用主義
高職學生在思想上自信、獨立,看待問題很有主見。但面對問題時承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較差;或過于以自我為中心,易生成小團體或產生矛盾等。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在學習上更奉行實用主義,認為對自己未來發展有用的課程才值得學習,并且會在某些“沒有用”的課上馬虎過關。
2.3? ?存在自卑迷茫心理,學習目標不明確
高職學生大多經歷了高考的失利,對學習產生了心理陰影,面對學習缺乏自信,覺得自己在學習方面沒有優勢。很多學生所選擇的專業是父母決定的,自己對未來的發展缺乏明確的自我認知和規劃。
2.4? ?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能力較差
在學習態度方面,學生經常本末倒置,課余時間很少有主動學習的行為,大部分學生將課余時間放在娛樂活動上;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業成績不夠優秀,課外實踐和社會活動參與也不夠積極,各方面能力均不能明顯提升,就業時缺乏競爭力。
3? ? ?OBE理念在高職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針對高職學生各方面的特點,教師應因材施教,制定針對高職學生的教學模式,改變原本教學過程中,以學術為基礎、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均達到相同的學業水平和標準;而OBE教學模式是采用更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模式,制定真正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以期高職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成為高素質、高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經濟法課程是財經商貿類專業的主要課程。該課程已在本校高職2018至2022級學生中進行了多次教學,并申請了多次考試改革。該課程涉及的法律條文較多,學生通過知識記憶的方式并不能真實檢驗自己的水平。因此,衡量現有教育條件,制定其個性化目標,并設立階段性小目標,引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完成相應的任務,用所學經濟法律法規解決現實案例,是教師應考慮的主要內容。
在OBE理念的指導下,高職課堂要求學生完成更能體現針對性和挑戰性的課堂任務,并要求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互助學習、課外研究等環節,通過構建“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閉環式學習模式,完成任務,提升學習能力。
以經濟法課堂作為創新試點,不僅是對OBE理念實踐的一次試驗,更是學生對OBE理念的一次理解與認知。通過在課堂中、課堂外多方面布置定制化任務,引導學生以成果為導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調整學習方向,最終達到對于其個人來說圓滿的答案,不僅是對經濟法課程的改革,更是對其他課程改革的先驅。
4? ? ?具體改革內容
本研究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財經商貿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根據財經商貿類專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職業資格標準,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課程開發,進行經濟法課程改革。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提高高職學生的實踐業務能力,開拓創新思維,培養符合地區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4.1? ?目標設立以成果為導向
學習目標是課程教學的核心環節。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習目標有明確的設立,但其設立過程并無學生的參與,目標也較為單一。教師應以學生為基礎,注重學生自身對課程的需求,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并鼓勵學生分階段完成,以個人最終成果作為學生學習的最主要目標。
4.2? ?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與多項實踐教學同步
經濟法課程構建“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閉環式學習模式,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全面提升課堂系統屬性和實踐屬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經濟主體法律制度、經濟行為法律制度等作為專題,構建課程結構圖,串起龐大的經濟法知識網絡;同時結合實際法律案例,邊學邊做。這種全流程閉環式學習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實時完成實踐提升,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3]。
4.3? ?教學方法創新,真正以學生為基礎
針對學生的特點,將課堂中教師對理論知識在學術上講解的時間挪到學生自學時間,增加學生的應用實踐環節。應用多種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多地參與進課堂,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第一,以案例教學模式貫穿始終。課程內容在設計上,遵循人才培養方向和職業素養要求,側重于強調案例設計和課堂項目的實用性。在授課中適當地增加對應案例的分析,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步驟,在課前下達預習任務,要求學生提前掌握本課理論知識和相關法律規定,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課堂貫穿案例討論推進,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后,嘗試從法律工作者、案件當事人等不同角度解決案例問題;課后通過作業、練習、答疑討論檢測復習,并繪制完整的課程結構圖。
第二,配套實訓課程,進一步訓練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結合經濟法課程的特點,設置配套實訓課程,開展情景式教學。例如,要求學生模擬課堂法庭,對某些事件進行辯論。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查閱圖書等方式,模擬實現這一環節,并進行課堂辯論,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第三,開展課程綜合項目的訓練。課程開始前,布置一個貫穿課程的綜合項目,要求學生根據整個學期所學內容,在期末之前完成項目內容,綜合運用課程所學知識。開展考試改革,將綜合項目完成度與期末成績掛鉤,更好地激勵學生認真完成任務。比如在學期初,要求學生五人一組,在期末前完成某一行業的調研和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的模擬組建。要求學生小組協作,應用學期內所學知識共同完成任務,提交完整的公司章程、市場調研報告、公司運營前景等,并進行期末答辯,詳述公司設立的心路歷程,以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第四,應用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創新學生能力培養路徑,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和課堂學習效率。2020—2022年,課程多采用線上授課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監督能力。線上教學模式也以其靈活性和多面性而受到學生的喜愛。應用騰訊會議、QQ課堂、中國大學慕課系統、超星學習通等線上授課工具,通過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將枯燥的理論知識放在線上的部分,由學生自行學習,而線下課堂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應用部分,可以更好地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第五,將課程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相結合,提升學生創新能力。鼓勵學生應用課程所學知識參加國家、省、市、校、院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結合助農、科技創新、紅色青春等主題,完成創新訓練,豐富學生大學生活,增強其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
4.4? ?推出高職專用課堂講義
編寫高職學生專用的講義,協助教學改革的有序進行。講義中包括課程的過程目標,以布魯姆分類法為理論基礎,分為認知、理解、掌握、應用、對比、創新等六個層次,學生了解在每個層次中需要掌握的知識信息,有的放矢,逐個攻關。講義中還包括課程的重點難點,知識的邏輯框架,配套案例和實訓內容,拓展知識等,以任務布置的方式將理論講授和課程練習結合到一起,充分利用學生課上課下時間,實行“一本通”式講義,提升學生對講義的利用率。
5? ? ?特色與創新
本項目主要探究高職學生教學模式的新思路。以OBE教學理念為基礎,將其運用到經濟法課堂中。
5.1? ?以學生為中心創建教學目標
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目標設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目標設置以OBE理念為基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完成不同等級目標。
5.2? ?應用創新教學方法
升級以往的單人學習模式,以團隊學習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互相協調、配合、交流、溝通的能力等。通過情景式教學、案例式教學、課程項目教學、線上線下綜合教學等模式,構建學生感興趣、能聽懂的課堂。
5.3? ?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配套講義和實訓課程,將理論知識與案例分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真切理解法律知識,提升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其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將課程理論實踐化,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6? ? ?課程改革達成的目標
6.1? ?實現首要條件,增強教師理念
教師達成了對OBE理念的深刻認知,理論扎實,精通專業知識和業務,具有較高素質,可以有效地將理論融入實踐教學中。
6.2? ?改善重中之重,設置創新課堂
根據定制化目標,設立了更適合高職學生特色的教學課堂,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各項模塊的學習,最終達成學生自己設立或共同設立的目標。
6.3? ?完成必要條件,編寫課程講義
講義中要將課本和實踐手冊結合在一起,加入拓展知識和行業規范,引導高職學生應用講義完成相應的任務。教材變為學生的工具書,真正協助學生完成課程學習,達成目標。
6.4? ?建設關鍵條件,配置實踐模式
真正能力的培養必須真槍實干,需要學院配合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實習基地,體驗真實的公司化運作,學習處理真實的企業業務,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在企業實踐中的運用。
7? ? ?結束語
以OBE理念為核心的教學改革,是適用當代高職學生課堂的改革。經濟法課程作為試點,是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的開始。
主要參考文獻
[1]栗亞.基于OBE的《工程材料及成形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科學與財富,2019(7):253.
[2]唐立國,郭慶.以學習產出為質量標準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J].教育與職業,2012(11):178-179.
[3]陳瑞瑞.基于OBE視角的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23):134-135.
[收稿日期]2023-03-15
[基金項目]2021年遼寧省高層次教育合作項目“基于OBE理念的高職金融科技應用專業建設”(305);2021年沈陽工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OBE的《經濟法》教學模式創新研究”(XJJG2021119)。
[作者簡介]于澤楠(1992— ),女,遼寧沈陽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科技、高職創新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