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雯
(肇慶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廣東肇慶 526020)
肇慶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教務處相關人員經討論,制訂了以下關于學生教學信息員隊伍的管理辦法。
根據學校教務處討論決定,學生教學信息員由班級班主任擇優選拔或者由班級學生投票選拔產生,每班名額為一名,最終人選由學校教務處考核確定。同一個班級如若分專業方向上課,即該班教學信息員名額按照專業方向分為兩名或三名。教學信息員應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一是思想品德優良,有參與教學管理的積極性,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秉公辦事,敢于發表意見;二是學習態度端正,成績優良,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三是團結協作精神強,善于聯系老師和同學,能代表同學發表意見;四是有較強的觀察、綜合、分析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學生教學信息員聘任期限為一年,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可以連續聘任。
教學信息員應按照《教學信息反饋問卷》的要求,每月不定時利用問卷星平臺向學校教務處反饋相關的教學信息(教務處主管教學信息反饋工作人員會通過教學信息員QQ群發布當月當期問卷二維碼),遇有時效性很強較迫切的重要信息,教學信息員應立即報教務處主管教學信息反饋工作人員。
教學信息員應客觀公正地做好教學信息的收集與反饋,不受個人情感和其他因素影響;認真按規定收集反饋信息,不遺漏重要的教學信息;認真填寫、按時提交教學反饋問卷。
設立學生教學信息站,隸屬學校教務處。下設財經商貿教學部教學信息組、藝術教學部教學信息組、智能制造部教學信息組、交通運輸部教學信息組。
教務處會在每一學期初召開教學信息反饋培訓工作會議,學期中召開一次全員期中教學評教會議(班級教學信息員代表參加),學期末召開一次教學信息反饋工作總結會議。每一次會議都會重申教學反饋工作的要求及注意事項,并總結前一階段教學信息反饋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教務處負責收集及匯總各班教學信息員反饋的教學信息,并提取相關有用的教學信息即時反饋到相關部門處理。其中,凡屬教務處職責范圍內的工作,立即辦理;與教師教學質量相關的信息,教務處應即時反饋給教學部,由教學部向需要知道情況的教師反饋,提出改進意見,在適當時候安排管理人員教師進行聽課督查;需有關職能部門負責處理,及時通知各單位;需學校統籌考慮,及時向校領導反映。教務處將學生教學信息員反饋較嚴重或較突出的重要信息通過各教學部教師工作QQ群或學校教師工作QQ群發布,并將每一次的評教結果通過郵件發送到每一位科任教師郵箱。
1.考核時間及等級
每一學年教務處將對教學信息員的工作進行綜合考核,結合兩個學期教學信息員的工作情況分別給予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的評定。對工作特別負責,成績突出(及時、準確、全面反饋教學信息;反饋信息量多,對改進教學管理意義重大;提出了很好的合理化建議,并被采納)的教學信息員,按照一定的比例(15%~20%)人數,評定為“優”,頒發“優秀教學信息員獎”,并給予相應的禮品獎勵。
2.考核辦法及標準
學校教務處根據兩個學期教學信息員工作業績評定相應的等級,評定標準如下:每學期全過程及時、準確、全面、負責地反饋教學信息,出席每一次會議不存在無故缺席,評定等級為“優”;及時、準確、負責地完成90%以上的工作任務,出席每一次會議不存在無故缺席,評定等級為“良”;因各種客觀原因認真完成60%~90%的工作任務,出席每一次會議不存在無故缺席,評定等級為“合格”;經常(每一學期3次以上)無故未完成工作任務,無故缺席會議,評定等級為“不合格”。
同時,對工作不負責、違反規定以及考核等級為“不合格”的教學信息員及時進行解聘。
3.獎勵學分記載辦法
每學年教務處根據教學信息員的考核結果,按評定的“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分別記載“2”“1”“0.5”“0”課外實踐學分,并通過成績錄入。
因肇慶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每學年每學期每教學月都開展2~3次常規教學質量反饋與每學期1~2次全員期中評教,現對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全員期中教學評教展開說明學生評教的實踐與成效。
為更好對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的課堂教學工作進行總結,提升教學質量,學校教務處從學期開學第二周開始,組織班級學生教學信息員進行網上教學評工作,周期為每月2-3次,各班教學信息員都能做到準時提交反饋問卷,公正客觀、認真填寫,所反饋的教學信息有效,上傳下達與學校各部門溝通,作出整改。為更好發揮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教務處通過組織學生教學信息員召開期中教學評教會議,于2022年4月20—4月22日組織全體20、21級在校學生開展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網上評教工作,此次評教采用“問卷星”平臺進行,財經商貿部、藝術部、交通運輸部、智能制造部四個教學部各對應一份評教問卷,要求全體20、21級在校學生都參與評教。
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20、21級實際在校人數6 858人,收回有效問卷6 441份,有效參與率94%,參與率與上學期開展的期中教學評教基本持平,說明本校學生這一兩年來越來越重視評教工作,并積極參與教學評教,本校開展的教學反饋工作得到班主任及學生的充分肯定。針對問卷評教結果,進行四方面分析,分別是:評教參與率、評教情況、評教診改建議、總結。
大多數班級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參與網上評教,其中問卷參與率達到100%的班級有43個,但同時也存在少數班級參與問卷的人數偏少,問卷參與率低于80%的班級有3個。
此次網上評教問卷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一部分是對科任教師的總體教學效果進行評分(滿分100分),另一部分是學生對本課程上課情況的匿名評價,學生在這一部分的評教板塊可暢所欲言,大膽說出進行本學期本班科任教師教學與管理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其中,第一部分的評分標準主要參照以下四個維度進行:一是教學態度(滿分25分),包括教師是否遵時守紀、儀表莊重,教學是否要求嚴格,責任心強,課后輔導答疑是否耐心,批改作業是否認真,是否關心尊重學生,激發學習興趣。二是教學內容(滿分25分),是否熟悉教學內容,表達流暢,內容是否充實,突出重點,講清難點,是否聯系實際,例證恰當。三是教學方法(滿分25分),語言是否生動,教學是否有激情,板書是否工整,條理分明,是否因材施教,注重啟發,是否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靈活教學,師生交流如何,氣氛是否活躍。四是教學效果(滿分25分),課堂秩序是否良好,學生學習氛圍如何,學習興趣是否得到提高,學有所得。
對科任教師的總體教學效果評分中,其中班級平均分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70.73分。獲得班級學生評分為滿分100分的科任教師有2位,獲得班級學生評分為99~100分(不含100分)的科任教師有13位。通過高分段教師評分歸納說明以下幾點:獲得班級大部分學生好評的科任教師,學生的反饋意見基本都認為這13位教師上課語言比較生動有趣,結合生活實際案例或多媒體手段授課,部分教師也會融入游戲教學,與學生有良好互動交流,課堂氣氛活躍而不枯燥;講課內容清晰通俗易懂、詳細明白,不含糊;對學生有耐心與負責,熱心答疑。獲得班級學生評分不超過80分,分數偏低的科任教師有3位。通過低分段教師評分歸納說明以下幾點:獲得班級學生評教分數偏低的三位科任教師,學生的反饋意見認為:對于A老師,任教班級部分學生認為A老師上課題外話稍多了點,而且數學科目偏理論,較為枯燥難懂,造成一部分學生存在打低分現象;對于B老師,任教班級部分學生認為B老師上課在紀律方面管得太嚴格,有時候造成課堂氣氛較為緊張嚴肅;對于C老師,任教班級部分學生認為C老師講課普通話不太標準,而且信息技術這門課對21屆新生來說可能有點難,聽起來有點難懂。
此次網上評教的第二部分,班級學生對本學期本班課程的評價(對科任教師的表揚或建議方面)這一板塊,學生針對本班科任教師的真實上課情況,以匿名的方式各自填寫對科任教師上課的贊揚與不足之處,其中,大部分學生都認同本校本學期科任教師的教學方式,以下幾方面是大部分學生普遍認為值得表揚之處:大部分科任教師上課語言生動,課程內容豐富,授課精彩,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授課,部分科任教師還會結合課程特點開展相應的課堂小游戲,以增添教學的樂趣,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課堂氣氛活躍;大部分科任教師上課講解清楚明白,學生易于掌握重難點;大部分科任教師盡心盡責,有耐心,管理到位;大部分科任教師態度友好,尊重學生,既是學生的良師,也是學生的益友;對于藝術類(繪畫、手工、PS等)需要去畫室、機房實操的課程,大部分任課教師都能夠手把手教學指導,對于個別班級后進生,都能一對一進行課堂輔導與糾正。
同時少部分學生也指出了部分科任教師的以下方面需改進:管理課堂紀律的力度仍需加強,少數科任教師管理課堂紀律不嚴格,甚至任由學生伏睡,吵鬧,間接影響班上其他愛學習的學生的聽課興趣與效率;部分教師上課缺少與學生交流互動,少數科任教師依書直說或照念PPT課件,一味進行抽象的理論講解,沒有結合學生特點與課程內容針對性地運用生活實例講解,導致課堂比較枯燥,學生甚至聽不懂,難以區分學科重難點內容,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部分科任教師講課進度稍快,學生思維跟不上,還沒消化舊知識,較難掌握新知識;部分班級學生人數多,課室較大,而科任教師上課聲音又比較小,導致學生有時候聽不到重難點,聽課內容不連貫;部分科任教師過于嚴格,布置作業較多,也存在作業難度較大的情況,學生有時候會沒時間完成;少部分科任教師帶有個人情緒上課,對學生缺乏足夠的耐心,偶爾一兩次會無意地語言傷害到學生,給學生留下不好的教師形象。
經過上半學期每月開展常規的教學反饋收集以及本次開展的期中教學評教對比分析,針對本學期教學評教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以下診改建議:一是本學期入職新教師較多,但是這批新教師暴露出來的教學質量問題較少,證明學校開展的新教師崗前培訓與“以老帶新”工作成效顯著,新教師很快就適應新環境新崗位,對此,日后應繼續加強新教師崗前培訓與“以老帶新”工作的落實,對于入職的新教師,多組織開展聽課,指導教師及教研組成員提出指導與改進意見,同事之間互幫互學,讓新教師快速成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二是多開展教研組活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優秀課堂學習等),共同深入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從如何做好教學設計、如何開展課堂教學、如何管理課堂、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等方面進行學習與提升,爭取教研組成員共同進步。三是科任教師多關注學生的課堂吸收及反映情況,及時與學生溝通,尋找適合本班學生學情的教學手段。四是科任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不能脫離學生的參與度開展授課,適當增加互動環節進行趣味教學。五是鼓勵科任教師大膽、合理、嚴格管理課堂紀律,保證課堂秩序的正常。六是班主任日常做好思想工作,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教學評教,學生對科任教師的實際上課情況持公平公正態度參與評教,不能帶有個人消極情緒。七是暴露出某些科任教師對學生尊重不足的問題,定期組織開展相關的專題會議,要求全體科任教師參加會議,肩負起讓每一位學生快樂學習的重任,讓學生愛上每一位仁愛的教師。
開展學生教學評教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開展期中教學評教,可以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本次評教是教師走下講臺,貼近學生,傾聽學生心聲,真實了解學生課堂需求的一個實實在在的舉動,同時也是實現師生良好互動、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