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發生了變化。中職數學教學需要與“互聯網+”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互聯網的優勢為中職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廣泛的學習資源和互動交流的機會,來提升學習效果。但目前中職數學教學仍存在不理想的情況,需要改進和優化。教師可將“互聯網+”與中職數學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數學;應用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中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強調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嚴密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形成理性的思維意識和嚴謹的思維方式。但目前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更注重實踐和專業技術課程學習與培養,對于數學這樣的基礎學科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素養不強。而在當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不斷增強,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教育領域中的“互聯網+”應用表明,中職數學教學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創造更生動有趣的課堂環境和氛圍,使學生更輕松地學習,并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改變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合理應對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成為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互聯網+”中職數學教學的優勢與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縱觀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發現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增強對于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通過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教師可以創造逼真的圖像和場景,將抽象復雜的知識點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識。此舉不僅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主動參與度。同時,教師還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大量豐富的數學資源和學習材料,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著更強的自主體驗意識,深刻感受數學學科知識的內涵,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也真正促進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幫助教師拓展課堂教學資源
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資料搜集,制作展示課件,并且豐富教學方案。通過結合互聯網資源和素材,教師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豐富課堂內容,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微課和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通過制作展示課件,教師可以利用圖表、動畫、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直觀生動地展示數學概念和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讓學生通過網絡搜索和學習,更廣泛地了解數學的應用領域和實際意義,拓寬數學知識的應用視野。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等方式,創造積極、有趣的教學氛圍和環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直觀、生動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通過展示視頻、動畫、模擬實驗等活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在感知和體驗中學習。比如在講解函數有關于函數的相關知識點時,多媒體技術在其中的應用效果就顯得尤為關鍵。利用多媒體進行函數圖像的呈現,同時也可以結合一些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幫助中職學生增強對于函數概念、計算公式的理解程度,也避免了學生因為學習內容枯燥從而出現抵觸的情緒。
作為中職數學學科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更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方面,及時幫助學生擊破學習中的困難。尊重學生的發展差異,采取個性化教學原則,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互動問答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有利于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下,教育領域正在經歷著革命性的改變。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加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使得教育變得更加靈活與便捷。微課和慕課平臺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在線學習的機會,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和興趣進行自主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不僅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還促進了情感聯系。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隨時向教師尋求幫助,這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另外,學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將碎片化的時間轉化為學習的時間,提高學習的連貫性與
效果。
二、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及其常見問題
(一)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偏低
觀察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可以發現許多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較低。這是因為數學學科本身要求學生具備高水平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但大多數學生僅僅通過機械記憶大量公式來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導致他們對該學科的興趣較低。
此外,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中職數學教師常常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反復做習題來記憶公式和理論。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實際操作的機會。數學學習僅僅停留在期末考試成績上,必然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認為這門課程既無聊又不實用。
(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
教師在課堂上的絕對主導地位可能妨礙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學習。當教師占用大部分授課時間,采用單向傳授的教學模式時,學生的學習變得被動。盡管這種方法看上去提高了教學進度,但學生真正能夠學到的知識卻越來越有限,因為學生沒有足夠的機會參與討論、提出問題或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無法積極地思考和探索知識。
此外,過度依賴教師的講解會限制學生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發言和分享想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果。
(三)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且滯后
目前,大多數中職數學教師喜歡采用“一堂一練”的模式來進行數學教學。盡管這種方式看起來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鞏固所學知識,但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許多學生對此并不贊同。學生認為教師過于注重鞏固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觀點和態度。教師只是單純地安排一些題目給學生練習,而學生的參與感也僅僅停留在表面上。
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數學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會降低。因此,中職數學教師應該重新思考并轉變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觀點表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效果。
三、“互聯網+”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改進與優化對策
(一)加強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在“互聯網+”時代,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確實能夠發揮優勢。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聲音和視頻等方式呈現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學科知識。與傳統課堂相比,多彩的畫面和豐富的呈現方式可以形成一種新的學習模式,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
此外,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習題和概念,結合互聯網技術可以通過視頻進行教學,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近年來,許多數學教學應用程序也不斷涌現,可以幫助學生整理知識,通過情景創設和移動程序完成習題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總之,利用移動網絡平臺和教師的指導,確實可以在“互聯網+”時代幫助學生提高對中職數學學科的理解,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有許多分散的內容,學生在理解和記憶過程中常常遇到困難。
例如,在集合概念的講解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理解集合概念,掌握常用的數集概念和記憶方法,了解屬于關系的含義,并初步掌握有限集、無限集和空集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和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直觀呈現,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知識點,避免知識點交叉和混淆。
(二)促進中職數學學科教學與中職職業教育特色相結合
中職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相比于高中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因為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同時提升創新創業能力,以幫助學生就業和促進其發展。因此,中職教育更加注重技術層面的培養,但也不可忽視對學生基本能力的訓練。中職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學活動應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加強資源整合,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習題訓練中,不僅僅是訓練學生解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邏輯思維和計算思維的意識。教師在“互聯網+”背景下必須善于挖掘信息技術的優勢,整合教育資源,建立更完整的知識框架和結構,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高問題思考能力,并將這種能力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
例如,在講解《平面的性質》時,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的兩個主要目標:讓學生了解平面的概念和基本性質,以及掌握平面的表示方法和畫法。從能力培養的角度來看,中職數學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與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有所不同。中職數學教學不僅強調應試教育中面對考試的應對策略,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配套設施、資源等方面的融入
在當前的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與配套設施保障,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存在一定的限制。教師通常只能通過傳統授課方式來進行教學活動。隨著“互聯網+”的到來,教育教學活動可得到更多的便利條件。因此,中職學校將來必須加大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方面的投入力度,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技術手段支持,并促進教學活動的完善,同時也幫助教師積累更豐富的教學經驗。
此外,以前的教師培訓大多是線下進行的,這種方式雖有利于信息交流和溝通,但也存在著時空局限性的弊端。因此,也應該針對教師進行遠程授課培訓,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滿足教師在線上交流和互動的需求。這種方式不僅為教師提供了不同的教學體驗,還為學生提供了網絡學習服務平臺,方便他們獲取資料并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及時下載學習資料,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目標,真正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四)堅持以生為本,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性
在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數學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核心,在于幫助教師徹底轉變從前的教學觀念與思想,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要將從前被動學習的狀況轉變為主動學習的意識,教師通過結合與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注重數學專業知識的講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水平。同時,也需要完善教學過程和教學流程的設計,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為每位學生制定個人學習檔案,分析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個人偏好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和職業素養奠定基礎。
在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學生之間的互動還體現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或自主查找學習資料的方式與其他同學討論和交流,從而獲得更多學科知識,實現自主學習的目標。例如,在講解“不等式”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并上傳到網絡平臺或班級群組中進行資源共享。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對記憶存在偏差的內容進行反復記憶,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并增強交流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讓中職數學教學不再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其教學目標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中職數學教師必須充分理解和把握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內涵與特點,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和理念,應用“互聯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將數學知識與專業技能結合的能力,為他們個人發展和職業素養提升夯實基礎。
作者單位:吳燕 啟東中專
參? 考? 文? 獻
[1]劉友嘉.混合式教學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結構變革中的運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3(24):85-88.
[2]胡小靜.中職數學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J].學周刊,2023(26):33-35.
[3]富斌,王浩東,龔玲柳.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GeoGebra軟件為例[J].學園,2023,16(23):78-80.
[4]林雋.基于自主學習的中職數學微學習資源設計與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3,9(14):146-149.
[5]汪永定.中職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亞太教育,2023(14):48-50.
[6]王鈺杰.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23(1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