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澤華 王澤光 齊培 武甲龍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 三門峽 472000)
冠心病心絞痛是因心肌急劇的短暫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1]。冠心病心絞痛以胸部陣發性、壓榨性疼痛為主要特征,患者多表現為胸悶、氣短、心悸、胸痛等不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暈、嘔吐、寒戰等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者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2]?,F代醫療中,血運重建是當前治療此類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能夠及時挽救缺血心肌,減輕患者痛苦,但其費用昂貴,無法在基層普及[3]。多種藥物聯合的二級預防治療是目前臨床上除血運重建外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首選,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但長期服用西藥,易產生耐藥性及多種毒副反應,影響預后[4]。中醫學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積攢了豐富的經驗,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心通口服液是由多種中藥制成的中藥制劑,具有益氣活血、化痰通絡的功效,適用于多種心血管疾病的治療[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心通口服液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以為臨床提供參考和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院2020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68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為兩組,各34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13 例;年齡40~72 歲,平均年齡(56.24±5.37)歲;病程3~12 年,平均病程(6.83±1.53)年;合并高脂血癥13 例,高血壓21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14 例;年齡42~75 歲,平均年齡(57.13±5.68)歲;病程2~11 年,平均病程(6.41±1.28)年;合并高脂血癥20 例,高血壓14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河南省三門峽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HJR20202437)。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40 歲;臨床資料完整;西醫診斷參照《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6]中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中醫參照《內科學》[7]中的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近3 個月內有抗凝、抗栓及應用過對本研究結果造成影響的藥物者;伴有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者;合并免疫系統障礙者;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異常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冠心病心絞痛二級預防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注冊證號H20130339)口服治療,100 mg/次,1 次/d;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國藥準字J20150044),口服,47.5 mg/次,1 次/d;單硝酸異山梨酯膠囊(國藥準字H10970377),口服,40 mg/ 次,1 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注冊證號H20140866),口服,20 mg/次,1 次/d;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國藥準字H44023987)治療,0.5 mg/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心通口服液(國藥準字Z10920014)治療,10~20 ml/次,3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3 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顯效: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心電圖顯示正常,心功能達到Ⅰ級或提高2級;有效:心絞痛癥狀及心電圖顯著改善,心功能提高1 級;無效:所有指標均未達到標準??傆行В斤@效+有效。(2)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制定,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癥(心悸、氣短、胸痛)、次癥(疲倦乏力)進行評分,按無、輕、中、重分別記0、1、2、3 分,得分越高表明臨床癥狀越嚴重。(3)心絞痛發作情況。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4)心功能指標。采用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徐州市瑞華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DU8-M1)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體循環血管阻力(SVR)、左室射血分數(LVEF)、胸腔液體含量(TFC)、心輸出量(CO)指標。(5)血液流變學指標。采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動態分析儀(山東美醫林電子儀器有限公司,型號:MEN-C90 plus)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纖維蛋白原(FIB)、血漿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WBHSV)、全血低切黏度(WBLSV)水平。(6)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惡心嘔吐、頭疼、低血壓、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心悸、氣短、疲倦乏力、胸痛等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SVR、TFC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LVEF、CO 指標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4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PV、WBHSV、WBLSV、FIB 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表4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5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表5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6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1例、頭疼1 例、低血壓1 例、腸胃不適2 例,總發生率為14.71%(5/34);觀察組出現頭疼1 例、低血壓1例、腸胃不適1 例,總發生率為8.82%(3/3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42,P=0.707)。
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具有持續時間長、易惡化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除了血運重建,藥物治療也處于重要地位,臨床對冠心病心絞痛的藥物治療主要是冠心病二級預防用藥,以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類、他汀類及β 受體阻滯劑等藥物聯合應用,目的是穩定粥樣硬化斑塊,預防病情加重,同時擴張冠狀動脈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9~10]。但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病程較長,無法避免西藥長期服用帶來的多種毒副作用,且會產生耐藥性,影響預后。
中醫學將冠心病心絞痛歸屬于“心痛、胸痹”的范疇,因患者年老體衰、七情內傷、飲食不節、外邪侵襲、勞逸失度導致機體痰阻脈絡、氣血不暢、胸陽不振,故治以益氣化瘀、活血通絡、扶正溫陽為主[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心絞痛發作情況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心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P>0.05)。提示心通口服液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顯著,可有效調節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心功能,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降低中醫證候積分,緩解臨床癥狀,促進機體恢復,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菅練等[12]研究表明,心通口服液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對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降低患者的心絞痛發作頻率,減少心絞痛持續時間,且安全性較高,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心痛口服液是由黃芪、黨參、麥冬、當歸、何首烏、丹參、淫羊藿、葛根、皂角刺、海藻、昆布、牡蠣、枳實等十三味中藥制成的中成藥,其中黃芪、黨參具有補氣養血、健脾升陽之效;麥冬、當歸、何首烏、丹參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之效;淫羊藿、葛根、皂角刺、海藻、昆布、牡蠣、枳實具有行氣消積、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收斂固澀之效[13]。全方選藥精當,組方合理,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化瘀、化痰通絡之效?,F代藥理學表明[14~16],黃芪具有擴張血管、強心、利尿、降壓的作用,可提高心肌細胞抗氧化能力,限制缺血時氧自由基對心肌細胞結構的破壞,保護心肌細胞;葛根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利于提高心肌代謝能力,改善心肌血液供應,減少心肌耗氧量,從而緩解心絞痛癥狀,減輕患者痛苦;麥冬可阻止血管內斑塊形成,防止冠狀動脈再狹窄,同時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心通口服液輔助治療,可調節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心功能指標,有效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降低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緩解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