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達,李 前,孫 昊
(華電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用電作業票與工作票(簡稱“兩票”)是供電企業進行作業的重要方法與工具,在新能源發電企業大規模發展的背景下,根據《風力發電場安全規程》(DL/T 796—2012)及其他相關規定,結合傳統電廠的運行方式,制定了“兩票”及其他相關的管理制度,為新能源電站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然而,隨著一批大規模、超大型光伏、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風電等并網運行,現行“兩票”管理體系存在操作性差、套用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新能源電站的安全運行。
由于新能源站的安全管理和規范化等工作的不斷深化,“兩票”管理越來越被行業主管部門和發電企業所關注,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兩票”管理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盡管各單位對“兩票”管理的規范及模板各不相同,但其重要條款卻基本相同。工作單的內容包括:工作負責人和班組成員,工作內容,安全措施等;工作單簽發人簽發,工作許可證持有人許可,工作期滿后重新服役等。其內容包括:作業人員、值班人員、監護人及作業程序等。工作單按作業對象分為電力、電力線路、電力電纜等幾種類型,下文就“兩票”在填報時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歸納[1]。
“兩票”管理體系對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許可人、工作負責人(統稱“三種人”)進行了明確的界定,通常需要同一份工作票,不得同時擔任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許可人、工作負責人三種身份,并明確了工作票上的“三種人”以及團隊的人員,在工作票完成之前,不得再參加其他工作票的工作。但事實上,新能源站的員工數量比較小,一個容量為5kW 的太陽能或者風力發電廠,大部分都只有8 個人。因存在輪換和輪換等原因,目前的職工人數通常為5~6 人。以上所述的正常角色指派需求,造成一份工作單在實施一份工作單時,僅有2~3 名工作團隊的成員,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并且,根據上面所說,整個工作站在一段時期內,只能進行一種工作。
在對外部承包人的管理方面,也體現出其工作主管的作用不盡人意:有些發電公司出于對外部員工進行整合管理的考慮,需要將其作為工作主管,而有些公司卻需要承包人任命其工作主管。這兩種實踐中,當出現安全事故或意外時,都有對崗位人員的職責劃分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在工作小組中增加工作票發放人,也可以將工作票發放人作為工作小組的一員,以補充工作小組的人手短缺;對確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對外籍承包人進行施工時,應設立兩名工作人員,并相互監督,加強對施工單位的安全監督。
新能源電站的主體發電裝置為多臺相同的裝置,并且運行檢修中出現了一項包含全部機組的作業任務。例如,對風機進行發電機的絕緣試驗,當1 號風扇的絕緣試驗結束后,由工作組長和班組人員回到機房進行工作票的終止,并對下一臺風扇進行工作確認。然而,由于風電機組分布較廣,特別是山區風電機組,來回一次至少要2h。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大部分都是一號、二、三……風力發電機的絕緣試驗,分別在一、二、三……這違反了《電氣操作票、工作票填寫工作手冊》關于工作場所僅限于一個電氣聯接部位的規定。一些電力公司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一種簡單、重復的工作可以在一份工作單上進行,而比較復雜的一份工作單就可以用一份工作單來解決。但是,實踐中存在著“簡單”與“復雜”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2]。
“五防”體系對保障企業的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新能源電廠的標配。“五防”體系將“任務”理念引入“五防”體系中,將一套裝備上全部“五防”鎖組合為一項工作,并在主計算機上進行仿真,并將工作下傳到開鎖鍵中。當開啟式鑰匙在一次任務后,需要將開鎖的鑰匙返回到“五防”系統中,以返回已經完成的工作,但由于新能源電站的生產裝置是分布式的,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運輸費用。若在主控室內“五防”接口上人工強行校準,將大大降低“五防”體系的作用與作用。
一些電力公司的安全措施的填報,在工作單上都要用樣板的方式反映出來,比如要把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都要打開,要安裝的地線,要掛什么牌子。然而,也有些電力公司并未對其進行警示,讓工作單填寫者自己填寫,所以普遍存在著安全防范不完善的現象。而在此過程中,安全防護手段的操作性較差等問題也始終存在。例如,“周邊的設施是帶電的,請注意,不要靠近”,這種安全措施并未解釋現場周邊是否有帶電裝置,很容易被工作人員忽略,從而危及到他們的生命安全。所以,通過設置安全措施庫和填充格式的填空型填充模版,可以在工作單的填寫過程中,防止在工作單中漏掉一些關鍵的安全措施,從而保證了企業的安全性。
在設置好各種安全設施后,持證人應對其進行檢查和批準,工作票簽發人通常為發電廠的當班職工。新能源電站因其分布廣泛,尤其是在風機機房作業,持證人很難對其進行多次檢查,很難滿足工作票系統的規定。另外,當前我國各大新能源公司均傾向于后臺集中監控,前臺運檢一體化,在“兩票”實施時,后臺調度員更加難以現場授權,對其安全性帶來了新的考驗。
為了有效地處理這個問題,執勤人員可以對施工場地內的安保設施進行錄像檢查,并以此來決定是否準許。
有些小隱患、小缺陷,并不會對裝置的安全、穩定的運轉產生不利的作用,但為了確保電力供應和經濟效益,或是為了必要的爬上風機艙室,在實踐中,一般都是利用某一次的停電維修工作票來處理。因為是搭票,所以這張工作票上的安全措施難以覆蓋所要治理的小隱患、小缺陷的處理工作,也沒有任何的安全措施審批程序,這給安全生產帶來了巨大的隱患。所以,對于這些小隱患小缺陷的處置,并不存在發票的記載,使得整個消除的流程都不能進行溯源與恢復,因而也就談不上對產品的品質保障[3]。
為了確保電廠運行和工地的正常運行,必須找出影響電廠維護工作票的因素。在每日的數據分析中,對有可能存在的危險或隱患,可以用工作記錄表的方式,將其列入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安排檢查。從而避免了繁雜的工作票制和工作安全性保障。或是要有一種方便辦票,快速審票的管理手段,這樣才能激發維修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而在電力系統中普遍采用的KKS 代碼等代碼系統,在新能源電站中尚未得到廣泛應用。針對新能源電站提升站中的裝置,根據調配單位的調整需求,對裝置進行了命名和配置。而電站中較多的電站,則是無標準的命名及定位代碼,以及標示標志等。例如某些電器裝置中的顯示器,其使用情況取決于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及工作經驗,在抄表時往往會出現“誤報”的情況[4]。
圖1 為一種典型的箱式變壓器與逆變器的結構,該結構中的每一種增強式變壓器均為一種雙支路變壓器,其低壓側繞組經一臺逆變器與一臺逆變器相連。為了保證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必須將相應的開關投入運行,而開關本身并無代碼及名字,其判定主要是依靠操作者的技術水平或過去的工作經驗。

圖1 光伏電站逆變器和雙支裂變壓器電路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兩票”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新型能源站的現狀,尤其是后臺集中監控和前臺檢查一體化的推行,使“兩票”管理面臨著新的課題。
結合“互聯網+”理念,對現有的手機運營管理系統進行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并對其進行了性能驗證,結果表明,該系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很好的解決了以前遇到的一些困難;從而達到了既保證工作效率又保證了安全的目的。
圖2 為在移動運維平臺上辦理“兩票”的過程。用戶登陸本系統后,既能完成“兩票”的操作,又能在等待欄目內操作別人提供的“兩票”。此系統能較好地解決前端運檢和后臺集中監控所產生的新問題,保證工作許可功能的發揮。

圖2 在移動運維平臺上辦理“兩票”的過程
本系統只需通過一個移動APP 就可以登陸,而且“兩票”審批流程中的退貨、二次遞交非常方便和有效,與傳統的“兩票”流通相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紙化。同時,本系統還具備了現場處置的照片(視頻)、工前會及工后會議的照片(視頻)等信息,方便事故調查與溯源。
本系統不僅可以完成崗位人員的更換等,而且還可以快速完成“兩票”的定期統計和高頻率維修統計等多種報告。并且,對物料出庫的預留界面,非常方便對車站的零部件進行管理,實現每月、每年的物料消費的自動匯總。在保留的工裝管理界面中,既可以充分利用車站工裝日志的作用,又可以對工裝的檢驗時間進行自動提示,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通過建立數據庫,對各種安全手段進行了規范、規范,并從資料庫中獲取了有關裝置的作用部位代碼,以保證在工作中不會出現誤操作。快速、有效地填寫“兩票”,審批發放等環節,還有利于防止車站工作人員以種種理由進行無票操作和搭票操作。
通過本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在管理層次、場站執行層次和員工工作層次上的職責分工,強化了操作前和操作中的風險控制,增強了操作過程的可追溯性[5]。
“兩票”是保障供電企業安全運行的一種組織手段、一種技術性手段,對保障供電企業的安全運行起到了很大的調控和控制作用。針對新能源產業所特有的一些特性,“兩票”制度執行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組織措施執行不力,安全技術措施不完善。通過對“兩票”管理方式的創新運用,以及對新能源站“兩票”管理規定的運用,可以有效地破解新能源站運行中存在的作業難點,提升運營人員的工作效能與安全生產。下一步,我們還會對“五防”的管理進行改進,并研發一套“五防”的移動設備,使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它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