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沖 張秀利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雙減”政策對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功能進行了重構,要求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完善家校社協同機制,密切家校溝通。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和輔助者,在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過程中,搞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也是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徑。通過提升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力,傳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為家長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能夠使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關照下,更好地實現綜合、全面發展,從而為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張竹林認為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是指教師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方法、依據自身所儲備的多種學科的教育理念,對家長在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指導,以提高家長實施家庭教育的素質、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能力。他認為教師家教指導力具有三個基本屬性,即育德能力、育己能力、通識能力。筆者在借鑒此定義的基礎上將小學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力界定為小學班主任具備專業的家庭教育認知力、良好的溝通力、有效的問題解決力。
那么,如何基于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情況,創新地從班主任作為班級主要管理者的角度進行分析,通過專業知識認知力、溝通能力、問題解決力三方面來促進小學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力的提升呢?以下結合我校課題研究情況,探索在“雙減”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力的提升策略。
根據小學低段、中段、高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探索提升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策略,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提升班主任對兒童發展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知識儲備、加強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技巧和方法的指導、提升班主任解決剛入學兒童發展和家庭教育問題的能力等。
提升專業知識認知力 一是專業知識認知力。專業知識認知力是什么。指班主任具有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的理論知識,清楚了解不同年齡階段所需的家庭教育指導策略。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為家長提供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指導。
二是專業知識認知力提升策略。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要具備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知識,掌握實際的操作方法。由于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小學教師接受的教育以專業知識為主,在接受教育和工作過程中還未受到系統化家庭教育的指導培訓,所以提升小學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要大力開展校本培訓和行動研究。
首先,開展家庭教育知識的培訓。由學校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組織教師系統地學習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如研討經典案例、現場觀摩、在線學習等。可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請家庭教育專家到學校講學,與教師談話、討論,幫助教師解決家庭教育指導問題。學校還應為教師創造到校外學習、觀摩或學術交流的機會,開闊教師視野,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導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其次,進行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學習。部分班主任雖然了解家庭教育的內容和重點,但不夠全面。通過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學習,使班主任能夠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從育人的高度出發,設計具體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內容。把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及其可能產生的行為表現事先告知家長,并且把處理這些問題的一般方法與途徑傳授給家長。這樣家長會事先得知什么年齡階段可能產生什么問題,能比較有把握地觀察孩子的成長過程,并程針對孩子的不同行為表現有章有法地進行處理。
低段以“培養習慣,拓寬視野”為主題,引導家長在該階段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中段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展,需要對其加以正確引導,因此以“優質陪伴”為主題,有利于親密關系的維系。高段的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到了一個急速發展的時期,身心發展由幼稚趨向成熟,因此以“青春期”為主題,讓家長意識到給予孩子更多自主的時間和空間的必要性。通過學習,班主任能夠運用專業的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與時俱進的家庭教育觀,并且對一些過時的甚至不合時宜的做法予以指正。
最后,開展行動研究。學校鼓勵并組織教師將家庭教育指導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教師既是實踐者,又是研究者和探索者,這可以提升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教師由教學型向專家型轉化,在學校形成一支專家型的家庭教育指導教師隊伍。
提升溝通能力 一是溝通能力是什么。溝通能力指班主任能掌握多種溝通技巧與家長聯系并交流探討。通過做好溝通的準備、豐富溝通的內容、把握溝通的時機、遵守溝通的禮儀、用好溝通的媒介和建立溝通的機制等六個維度,提升溝通能力。
二是溝通能力提升策略。家長會:家長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班主任與家長相聯系的渠道,在家長會中,班主任可以將學校的現行政策、學生的發展情況等內容傳達給家長,并針對每一位學生與家長進行單獨交流,針對學生成長中的問題,與家長進行討論,從而讓家長從家庭教育出發,配合學校的工作,共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更好地成長。
家委會:家委會是一種由學校出面組織的家長自己的集體組織,學生入學后按班級人數推選出一定數量的家長代表共同組成。家委會作為學校與家長聯系的橋梁,既可以及時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又可協調家長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系,協助學校做好家長工作。通過調查問卷、交流溝通等活動,隨時掌握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存在的困惑,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不同變化,確定不同時期、不同年級家庭教育指導的重點,及時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指導家庭教育的實效性。
家訪:家訪主要強調的是班主任到學生的家庭中去,通過家訪的形式,能夠讓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再基于學生的家庭實況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從而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在我校,班主任會帶上兩到三位任課老師一起走到每一位學生的家中,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和學習狀況,與父母相處的模式,了解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對學校和孩子的期待等。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們會與家長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既能給出學科上的建議和指導,還能幫助他們疏導生活和學習的壓力。
“心馨小語”家長學校:“心馨小語”家長學校主要由學校心理教師向家長講解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生命科學等方面的系統知識,開展家庭教育咨詢活動或家長之間的經驗交流活動。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家長教育素養,讓家長學會更加科學合理地對子女進行教育,促進家校合作溝通。
在指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能夠利用多元化的溝通形式,密切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從而使班主任的指導工作滲透到家庭教育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提升問題解決力 一是問題解決力是什么。問題解決力指班主任能根據問題的不同特點、不同情景進行分類指導,提供解決措施。
二是問題解決力提升策略。個別指導法: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成長于不同家庭的孩子問題看似表現形式大致一樣,但許多誘發因素是不同的。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與文化差異,這樣才能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每個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教育理念都存在差異,這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學習表現。班主任首先要了解班級內學生的家庭情況,針對每個家庭的文化差異進行相應的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家長認清和了解家庭教育現狀,讓家長正確地理解家庭教育,樹立新型家庭教育觀,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作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包括家庭結構、經濟狀況、教育資源、家庭氛圍等,才能針對不同家庭提供指導。正確理解家庭教育,樹立積極的家庭教育觀念也是關鍵。家長要正確看待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這需要通過家庭教育指導來引導與幫助家長。同時,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要考慮到不同家庭之間的文化差異,如家庭信仰、生活習俗、地域差異等,這樣才不至于強加教育的標準而忽略家庭特征。
總之,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差異與教育理念,要求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切實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體現出理解、包容與科學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針對不同家庭情況提高家庭教育質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集體輔導法:集體輔導法是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的重要方式之一。每個家庭既有個體差異,也有共性需求。通過集體形式,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家庭共同關心的教育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體輔導法最大的優點是可同時滿足多個家庭的需求,在交流互動中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家長關于家庭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的缺乏是他們最現實的困難。班主任采用問卷或訪談形式調查家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準確把握家長共同關注的教育問題,針對共同的問題開展專題家長會、家長開放日、互動交流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家長理解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更新家長教育理念和提高家庭教育技能。此外,班主任還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內容豐富的集體活動,邀請專業教育工作者通過系統指導和互動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
以點帶面法: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應廣泛采用“以點帶面法”,這是一種高效的方法。家長委員會作為家校溝通的代表,首先要接受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指導,成為理念與技能的“點”。通過培訓等方式,使家委會成員理解和掌握正確教育理念與技能,在各自家庭實踐中發揮示范作用,起到“點”的作用。然后,這些“點”通過溝通與交流,再向其他家長進行輻射和傳播教育理念,起到“面”的作用,影響和帶動更廣大家長群體理解并實踐正確家庭教育理念,形成合力,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本文結合我校課題“小學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力提升策略的實踐研究”情況,針對小學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提高指導力進行了探討,這對于幫助家長解決教育問題、促進家校協同育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班主任要想提高家庭教育指導力,需要在認知力、溝通力和問題解決力等方面做到:一是不斷充實家庭教育理論知識,全面準確理解家庭教育現狀與重要性,這是提高認知力的基礎;二是培養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要善于聽家長意見,理解不同家庭情況,避免強加標準,這需要良好的溝通力;三是根據不同學生學段與家庭問題,選擇適宜的解決方法與指導技巧,這需要有針對性的問題解決力。
總之,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力的提升,能根據學生不同學段的不同特點、不同問題、不同情景進行分類指導,教授家長科學的家教方法,促進家校協同育人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要落實這些研究成果,這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共同努力,充實知識,改進方法,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逐步增強自身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的能力,家校協同育人,方能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文系昌平區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小學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導力提升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P-BCG2021037)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