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學 趙文捷 郭雯



摘? ? 要:讀和寫密不可分,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足夠的可理解輸入,習得語篇組織策略,掌握寫作技巧,進而在寫作時寫有所“依”,促使學生實現從輸入到輸出的自由轉換,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應遵循有利于健全學校英語課程體系、有利于提升英語教師的課程素養和有利于創新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三個原則,從基于教材、媒體資源和經典文學著作三個方面著手,提升學生的精細化讀寫能力、多元讀寫能力和跨文化語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讀寫能力;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課程群建設
一、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高中課標》”)的全面實施,指向學科育人,聚焦核心素養,強調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成為普通高中英語教學的應有之義。在新高考背景下,以讀寫能力為核心的英語學科關鍵能力是考查的重點。因此,讀寫能力的提升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讀寫能力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的能力。閱讀能力是指在閱讀中和閱讀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聯想、鑒賞和評判能力;寫作能力是指書面表達能力,包括寫作思維、觀察分析、選詞造句、布局謀篇、模仿范文等能力[1]。讀和寫密不可分,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足夠的可理解輸入,習得語篇組織策略,掌握寫作技巧,進而在寫作時寫有所“依”,促使學生實現從輸入到輸出的自由轉換,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從讀寫能力提升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存在閱讀課程素材性資源系統性不強、教師閱讀教學理念與行為創新性不足、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發展不協調等問題。我們認為,從建設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入手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是指教師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觀照下進行英語閱讀課程資源優化統整,將其組成一個“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彼此連接、相互配合、深度呼應的連環式課程集群”[2],它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英語人文知識、豐盈學生的人文積淀,加深學生的文化理解,增強學生的溝通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師在課程設計、建構、實施過程中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行為。
二、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的原則
建設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旨在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和綜合素質,促進新高考背景下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其建構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課程群建設應有利于健全學校英語課程體系
高中英語課程內容包含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個要素,其教學實施媒介主要是各個版本的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在許多學校或教師看來,教材即課程,教科書在某種程度上是英語課程的主體。究其原因在于,中學英語課程設置比較單一,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顯得力不從心。盡管已有一線教師采取許多措施進行教學資源開發,但受時空條件和教師的課程開發經驗所限,教學資源的開發往往只是材料的簡單聚合,沒有上升到課程層面,缺乏層次性、關聯性和系統性,在使用上缺乏合力。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的建設應有助于填補高中英語課程體系中的某些空白,從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角度,建構精讀與泛讀、知識與技能、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英語閱讀課程體系,健全學校英語課程體系,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強有力的支點。
(二)課程群建設應有利于提升英語教師的課程素養
“由于中學面臨升學的壓力,中學英語教師對英語課程的認識往往囿于學科局限,把英語課程等同于教科書或者教輔資料,將之視為實現學生升學目的的工具。”[3]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教師課程意識薄弱,對課程育人的根本目的認識不足,課程素養有待提升。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的建設應將教師納入建構主體,為教師的核心能力發展創設條件,讓教師重新認識英語課程、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進而在與課程的互動中增強課程意識、豐富課程知識、發展課程能力,實現課程理論的自我建構,提升課程素養,保障英語課程目標的達成。
(三)課程群建設應有利于創新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
由于應試教育的強大慣性,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仍囿于教材上封閉的、支離破碎的非系統化、非結構化的知識點。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的教師會在教學時對教材資源進行補充,但其補充的主要是各類模擬卷和訓練卷,以題海訓練的方式進行應試技能技巧的訓練,無法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發展學生的讀寫實踐應用能力。英語閱讀課程群的建設不應是學習資料的簡單聚集或是題海訓練的升級,而應在重構各種閱讀課程素材性資源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上,形成課程合力,幫助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全方位、多層次為學生的語言輸入與輸出能力發展作準備,讓學生的聽、說、讀、看、寫技能協同發展,尤其是補齊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短板。
三、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的路徑
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是在現有英語課程的基礎上,組建能提升學生精細化讀寫能力、多元讀寫能力和跨文化語用能力的系統化英語閱讀課程群。其可以從以下三條路徑展開:
(一)基于教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
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素材性資源的主體是教科書,但教師如果僅僅依靠教科書的閱讀素材來實施讀寫教學,無論是在閱讀素材的數量上還是在閱讀素材的類別上,對學生的讀寫能力的培養是不夠的。盡管教師可以選擇各類教輔資料對教材資源進行補充,但這樣的資料難免存在良莠不齊、零碎化等問題,而且容易導致教學方式以指導刷題為主。基于教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基于教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是指基于教材精讀內容,緊緊圍繞《高中課標》關于主題語境選擇、語篇類型安排、語言知識建構、語言能力培養和學習策略運用等方面的要求,從單元主題閱讀課程、同類語篇閱讀課程、同一作者作品閱讀課程、文化主題閱讀課程、策略運用閱讀課程等方面建設在深度、廣度和適切度等上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精細化讀寫能力提升的閱讀課程群(如圖1所示)。
單元主題閱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選擇與主題相關的閱讀材料進行拓展閱讀,為學生創造復現同一主題詞匯和表達方式的機會,夯實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支架。同類語篇閱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選擇文體相同的閱讀材料進行拓展閱讀,強化學生關于語篇展開方式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語篇組織策略,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同一作者作品閱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選擇同一作者的作品進行拓展閱讀,以使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風格,理解文體修辭,增強審美表達意識,豐富語言表達方式,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表達能力。文化主題閱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文化閱讀材料進行拓展閱讀,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包容,增強學生的文化語用意識。策略運用閱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根據閱讀策略選擇閱讀材料進行拓展閱讀,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對信息的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分析與評價的能力,拓展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
基于教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注重課內與課外閱讀的結合,其實施需要教師以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為抓手,基于語篇設計有助于學生識別語篇類型、解構語篇邏輯、重構語篇內容、理解語篇意蘊等的深度閱讀活動,以學生輸出能力的提升為目標,通過聽、說、讀、看、寫等路徑,設計讓學生實踐、體驗、參與等的學習活動,以讀促說,以讀促寫,將學生的語言輸入與輸出組成天然結合的語言學習系統,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尤其是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基于媒體資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
由于高考的壓力,高中英語教學對語言知識的學習運用和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掌握更多的是指向應試目標,學習材料除教材外,大多以試卷為主,可供學生選擇的多層次、多類型課程資源開發不足,在滿足新時代中學生英語學習發展的個性化需求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基于媒體資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基于媒體資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由報刊英語閱讀課程、影視英語閱讀課程和網絡英語閱讀課程組成(如圖2所示),旨在豐盈學生的人文積淀,加深學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增強學生的溝通交流和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多元讀寫能力。
報刊英語閱讀課程的主要素材來源于中外英語報刊,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報刊文章的基本特點,以使學生初步掌握英語報刊文章的閱讀技巧,深入理解英語報刊文章的內容及其實質,批判性地吸收英語報刊文章傳遞的信息,旨在培養學生的熱點問題思辨能力。閱讀不同體裁的中外英語報刊可以使學生掌握報刊文章的常見體例和語言特點,獲得英語報刊文章的文體寫作支架,進而在英文演講與辯論、熱點話題寫作等語言實踐類項目中,提升讀寫實踐能力。影視英語閱讀課程的主要素材來源于經典英文原版電影、英語動畫片、知名英語視(音)頻節目(如TED演講視頻)等多介質的教學資源,它可以幫助學生在視(聽)覺閱讀中培養聽、讀、看的能力,進而在中英影視配音、英語歌曲演唱與欣賞等語言實踐活動中,主動獲取和整合媒體資源,提升說、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多模態識讀能力。網絡英語閱讀課程的主要內容是英語學習應用程序(如電子詞典應用程序)、網絡英語學習平臺(如China Daily雙語學習互動平臺)等,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英文媒體的應用拓展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應用能力。
基于媒體資源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將知識與技能相結合,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語篇知識和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
(三)基于經典文學著作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
“經典文學著作是人類普遍智慧的結晶,具有原創性、傳承性、富有鮮活的生命力,蘊含豐富的人文啟示”[4],是提升學生英語人文素養的重要載體。但是,高中英語閱讀課程較為缺乏有關經典文學著作的內容。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材關于經典文學著作的內容較少;二是由于高考的壓力,閱讀教學聚焦應試技巧的訓練。高中英語閱讀課程中經典文學著作的不足直接導致學生語言知識的量的積累(如詞匯量的增加)與語言運用能力(如寫作)的提高不相協調,進而在語言運用中常常出現文化語用失誤的現象。基于經典文學著作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基于經典文學著作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指向文化背景、文學欣賞、文體修辭、篇章組織、情節構思、語言表達等理解與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拓寬學生的人文視野,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它由課內經典延伸閱讀課程、青少年文學閱讀課程、經典文學著作課外閱讀課程組成(如圖3所示)。
課內經典延伸閱讀課程對標《高中課標》,基于教材經典文學著作片段,進行名著延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通過中西不同文化視角預測、建構故事情節,比較中西文化差異,旨在培養學生的中西文化思辨能力。青少年文學閱讀課程的素材來源于青少年文學主題名篇(如《黑布林閱讀系列》的The Green Room、The Coconut Seller、The Call of the Wild、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等),它可以幫助學生立足閱讀體驗,在與角色的對話中潛移默化地建立正向的價值觀,旨在塑造學生健康的文化品格。經典文學著作課外閱讀課程的素材來源于反映英語國家歷史、社會、文化現狀與變遷的名篇(如《黑布林閱讀系列》的The Merchant of Venice、Pride and Prejudice、Wuthering Heights等),它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閱讀“豐富的有關英語國家的歷史、哲學、文學、美學、宗教、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洞察語言中的文化內涵,增強文化理解,提升英語文本理解能力和語言感知力,厚植人文素養”[5],旨在增強學生的國際理解能力。
基于經典文學著作的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基于經典文學著作,旨在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增強學生的中外文化理解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在“名著閱讀推介寫作”“經典橋段改編與續寫”等寫作實踐活動中,提升跨文化語用能力。
四、結語
讀寫能力是英語學科關鍵能力的重要要素,是新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讀寫能力的提升應從外語學習輸入與輸出的本質關系入手,把握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的關系,統整設計英語閱讀課程。指向讀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應遵循有利于健全學校英語課程體系、有利于提升英語教師的課程素養和有利于創新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的原則,采用精讀與泛讀結合、知識與技能并舉、課內與課外協同的策略,從基于教材、媒體資源和經典文學著作三個方面著手,提升學生的精細化讀寫能力、多元讀寫能力和跨文化語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梁平.淺談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J].教育界,2023(2):65-66.
[2]楊四耕.建設課程群,突破碎片化改革的局限[N].中國教師報,2017-07-05(013).
[3][5]楊宇學,楊建玫.試論新課標背景下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及其提升策略[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21(3):18-22.
[4]曹小華.高中語文經典名著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1.
*本文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十四五”規劃“閱讀與教師發展”專項課題“指向讀后續寫能力提升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群建設行動研究”(項目編號:2022JS006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