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依昕
名人故居是名人成長和生活的見證,是保存名人信息的場所。它是建筑與歷史文化相交融的產物,也是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旅游資源。名人故居折射出地方不同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文化特征,是一個城市文化血脈、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
目前,國內關于名人故居的研究集中在保護、利用和更新、旅游資源評價、旅游開發策略研究、優化設計等方面,側重從歷史學、建筑學、旅游學等學科角度展開研究,而從地理學角度探究其空間分布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浙江省為例對名人故居進行統計,在整理名人故居文化的基礎上,分析浙江省現存名人故居的空間分布情況,以期為名人故居的保護利用與旅游開發提供一定的參考。
浙江省簡稱“浙”,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地理位置優越,交通與水利發達,經濟實力雄厚,自古人文薈萃,歷代人才輩出。浙江省歷史名人在地方乃至全國范圍內產生了重大影響,并留存有大量名人故居,是浙江省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重要見證。
本文的名人故居名單首先參考浙江省11個城市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收錄的名人故居,并結合地方文化旅游局資料進行補充匯總,依照本文中名人故居的定義進行篩選,共得到205處名人故居。本文借助百度坐標拾取系統獲得名人故居的經緯度,將其導入ArcGIS10.7系統,得到浙江省名人故居分布圖,并進行一系列地理空間分析。
每個名人故居都曾誕生、生活過特定的名人。本文首先統計出浙江省現存的205處名人故居,因為部分名人在多地均有故居,整理后共統計出名人故居中的196位名人。對不同時代的名人數量進行統計,可得到下表。

浙江省名人故居中名人時代統計表
由上表可知,浙江省名人故居中的名人所處時代整體跨度較大,最早的時代為魏晉南北朝,之后為宋元、明清直至近現代。從不同時代的名人數量分布來看,近現代時期名人數量最多,約占名人總數量的78%。
根據名人故居中名人的主要成就,對名人的事業領域進行分類發現,部分名人身兼多個領域,取其影響力、知名度較大的成就可劃分為軍事、政治、革命、商業與實業、書畫與音樂藝術、戲劇與影視、教育、醫藥、武術、文史與思想、科研工程、宗教、經濟建設13個事業領域,統計每個領域的名人數量,可得到下圖。

浙江省名人故居中名人事業領域統計圖(作者自制)
由上圖可知,196位名人的事業領域廣泛,涉及多個方面。其中,文史與思想領域、革命領域、書畫與音樂藝術領域的名人數量較多,分別占名人總數的25%、20%、13%。此外,政治、科研工程、軍事領域的名人也較多。
浙江省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尚文的社會風氣孕育了大量文史和藝術領域的杰出人物,也吸引了眾多名人前來定居。文史領域可細分為詩詞、史學、經學、國學、藏書、現代散文等部分,書畫與音樂藝術領域則包含書法、國畫、油畫、漫畫、傳統音樂、西方音樂等部分,體現了浙江省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兼容并包、開放活躍的文化氛圍。
浙江省地處東南沿海,近代以來較早遭受西方列強入侵和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與此同時,西方社會進步思想也相繼在浙江省廣泛傳播,社會思潮不斷革新,涌現出眾多仁人志士參與革命,苦尋救亡圖存之道。根據統計,在革命領域的名人中有62%為革命烈士,表明了浙江省在近代革命史上的地位,體現了浙江省革命志士不屈不撓、敢于犧牲的精神。
在政治、軍事方面,浙江省名人故居中的名人包括明代民族英雄、官員、近現代的革命將領和黨派人士,尤其是近現代歷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大部分都在浙江誕生或定居,體現了浙江省在近代中國社會變革中的重要地位。
在科研工程領域,浙江省名人故居中的名人主要為科學工作者,研究的領域包括橋梁工程、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水利等,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社會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浙江省科學求真精神的重要見證。
浙江省各城市的名人故居在數量上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杭州的名人故居數量最多,共有44處,占名人故居總量的21%;其次為紹興市36處,占名人故居總量的17.5%。臺州、麗水、衢州、舟山市的名人故居數量較少,其中,舟山市的名人故居數量最少,共4處,占總數的0.2%。
將浙江省名人故居作為點狀實體,利用平均最鄰近距離工具對其空間集聚特征進行分析,得到z得分為-10.959276,低于-2.58;p值為0.00,遠低于0.01。因此,浙江省205處名人故居在空間上總體呈集聚分布。
1.總體核密度分析
運用核密度指數法對浙江省名人故居的空間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可知,浙江省名人故居空間分布不均勻,在杭州、紹興、嘉興、寧波存在幾個密度較高的團塊,分布呈現出半環狀,集中在除舟山市外的環杭州灣一帶;杭州的名人故居集聚密度最大,集中于東部的西湖區、上城區;紹興的名人故居主要集聚在北部的柯橋區、越城區和上虞區。
2.不同時代名人故居空間的分布
將名人故居按照名人所處時代分類并進行空間分布可視化可知,各個城市的名人故居數近現代時期名人故居數量最多且分布最廣;魏晉南北朝時期名人故居共兩處,分別位于紹興和湖州;宋元時期名人故居分布在湖州、寧波、紹興等地,每個城市僅1處;明清時期名人故居除麗水市外在各個城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杭州、紹興、寧波。
近現代時期名人故居在各個城市均有分布,尤其是在杭州、紹興、寧波、嘉興一帶分布較為密集。因受到戰亂、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名人故居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甚至不復存在,而近現代時期名人故居的年代相隔較近,因此留存的數量最多。
3.不同事業領域名人故居空間的分布
將名人故居按照名人的事業領域分類并進行空間分布可視化可知,文史與思想領域、書畫與音樂藝術領域、革命領域、政治領域、科研工程領域的名人故居分布較為廣泛,在各個城市均有分布。戲劇與影視、商業與實業、經濟建設、教育領域名人故居總體集中于浙江北部,在杭州、紹興分布密集;武術、醫藥、宗教名人故居均位于浙江省南部地區,主要分布在溫州、衢州和臺州,且各地僅有一處;文史與思想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杭州、嘉興、紹興、金華、溫州;書畫與音樂藝術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杭州、紹興、嘉興、湖州;革命名人故居在紹興、杭州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紹興;軍事名人故居在杭州、寧波、臺州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杭州。
1.社會經濟基礎
不同時代同一地域的社會經濟情況也不同。穩定的社會條件和雄厚的經濟實力一方面是地方文化教育和名人培育的重要條件,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名人的行跡和事業發展。
名人故居數量較多的杭州、紹興、嘉興等地,均是浙江省開發較早、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培育和吸引的名人較多。杭州市的名人故居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涉及的領域也較多。杭州是浙江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人文薈萃。近代以來,杭州開埠、設立海關,商業貿易發達,大大加速了杭州城市近代化的進程,使得一大批商人和工程師來到杭州。1911年辛亥革命、1927年杭州建市等事件使得杭州穩步發展,尤其是在經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大放異彩,本就擁有優美湖山風光的杭州吸引了一批文人、政治家和商人定居。寧波是港口城市,有“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譽,發達的交通和運輸條件使得這里商業興盛,商人數量眾多,因此寧波市內留存有不少商業與實業領域的名人故居。
2.地域文化積淀
名人故居是名人出生、成長的地方。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學習環境和經歷對人的一生有重要影響,而名人之所以后期會在某個領域大放異彩,與其所處的地域環境有很大關系。
在浙江省名人故居中有部分藏書樓、家族宅院,其中,部分名人繼承了家族事業,體現了地域風氣、家族傳統對名人的影響。
湖州、嘉興、紹興、杭州的文史與思想名人故居較多,這些城市地域文化氛圍濃郁,教育事業較發達。此外,紹興的革命名人故居數量較多,紹興自古有“鑒湖越臺名士鄉”的美譽,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膽劍”精神和風骨氣節造就了紹興的地域氣質,故而在近現代涌現出眾多愛國志士為共產主義事業和抗日救亡運動做貢獻。
3.居住環境條件
名人在選擇居住地時,住宅周圍的環境條件是重要因素。優美的湖山景色和幽靜隱蔽的環境有利于修身養性,也有助于更好地創作。
杭州西湖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其優美的風景、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古跡從古至今吸引了大量文學藝術領域的名人在其附近居住。在近代,又有許多政治、商業領域的名人在此定居。
本文以浙江省205個名人故居為研究對象,對浙江省現存名人故居進行整理分析,借助ArcGIS工具,對名人故居的地理空間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浙江省名人故居中的名人所處時代整體跨度較大,最早為南朝。不同時代的名人故居數量不同,近現代名人數量最多,占名人總數的大部分。
第二,名人的事業領域包括軍事、政治、革命、商業與實業、書畫與音樂藝術等13個領域,其中,文史與思想領域、革命領域、書畫與音樂藝術領域的名人數量較多。
第三,浙江省名人故居的空間分布情況總體為集聚型。名人故居空間分布不均勻,主要聚集在杭州、紹興、嘉興和寧波地區。
第四,各個城市的名人故居數近現代時期名人故居數量最多且分布最廣,文史與思想、書畫與音樂藝術、革命領域名人故居分布較為廣泛,主要集中在杭州、紹興、嘉興、寧波一帶。
第五,名人故居空間分布的影響因素有社會經濟基礎、地域文化積淀、居住環境條件。
第一,浙江省名人故居中的名人整體所處時代跨度較大,名人故居建筑風格多樣。地方要對現存的建筑和文物做好保護工作,建立健全名人故居保護監督管理制度,落實修復、維護工作,防止名人故居被拆除、改造和破壞,對名人故居的周邊環境也要加以改善。
第二,浙江省名人故居中的名人事業領域種類多樣,其中,文史、書畫藝術和革命領域的名人數量較多。名人的事業成就、社會貢獻、人生經歷和精神品質是地方文化特色的體現,也是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教育資源。地方應當注重收集名人的生平資料,以留存的名人故居為空間和物質載體,再現名人的生活場景和創作經歷,以此展示、宣傳名人文化。將文化、教育和旅游相結合,以促進名人文化的活化利用、名人精神的傳承弘揚,提高旅游品質。
第三,從市域分布的角度來說,名人故居在市域之間數量分布不均勻,在杭州、紹興、寧波分布較多,在麗水、臺州、舟山分布較少。在名人故居分布較多的城市,地方可以根據名人所處的時代和事業領域,將名人故居的保護開發納入歷史文化研究和地方文化建設中;還可以根據現存資料挖掘名人之間的關系,構建名人網絡,打造專題游覽項目,提升名人效應。在名人故居分布較少的城市,地方應挖掘名人故居的文化價值,發揮名人故居的作用。
第四,從空間分布的角度來說,杭州、紹興等城市的名人故居分布較為集中,分布呈現出較為密集的團塊狀。杭州的西湖風景名勝區本身就有較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故而可以在西湖已有的旅游設施基礎上,建立西湖名人文化旅游帶,將名人故居文化和西湖的文化底蘊相結合,開展書畫專題游、近代風情游等系列活動,還可以在紹興古城區內開展文化專題游、紅色教育專題游等系列活動。
第五,名人故居的地理位置分布還可以分為城市和鄉村兩大類型。位于城市的名人故居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變遷,但也面臨著在城市社會生活中被邊緣化的危機。因此,地方應當重視名人故居的歷史文化意義,充分發揮名人故居的旅游功能和教育功能,讓名人故居的名人文化與城市文化生活相結合,讓名人故居“活”起來。位于鄉村的名人故居是鄉風教育和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旅游開發的重要資源。因此,鄉村應當加大對名人故居的保護力度,修復、重建與名人有關的文物和場景,建設名人紀念館、博物館、專題展覽等,打造名人故里文化品牌,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