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占
(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195)
公路工程預算成本控制是保障工程項目順利進行和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而價值工程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價值工程的核心理念是通過深入剖析工程項目各個環節,對設計方案和施工流程進行優化,達到成本控制和價值最大化的目標[1]。該文旨在探討價值工程在公路工程預算成本控制中的應用條件和范圍,并分析其在技術、經濟和社會影響等方面帶來的重要效益,通過具體實例分析可知,將價值工程應用于公路工程預算成本控制切實有效,為公路建設項目的成本控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價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簡稱VE)是在通過最大程度地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以最經濟的方式實現工程目標[2]。
(1)最大化功能:將項目的功能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確保項目滿足所需功能,但并不追求過度設計或過度投資。通過深入理解功能需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開支。
(2)最經濟的方式: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采用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和材料,對各種替代方案的全面評估,以找出最優解。
(3)創新與優化:鼓勵創新思維和跨學科合作,以發現項目中的潛在改進點,通過不斷追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可以提高項目的性能和效益。
(4)系統性方法:采用系統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明確定義問題、數據分析、創意生成、方案評估和實施,確保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全面性。
根據價值工程的原理,價值、功能和成本三要素之間的關系如下[3]:
式中,V——價值;F——功能;C——成本。
價值工程適用于各類工程項目,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也有其特定的條件和范圍。首先,價值工程適用于工程項目的不同階段,包括前期規劃、設計、施工等階段,可以全面提升工程項目的綜合效益[4]。其次,價值工程適用于需要進行成本控制的工程項目,特別是在成本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通過對設計和施工流程進行優化,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依托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該項目路線總長36.525 km,沿線工程地質情況復雜多變,區域地處剝蝕溶蝕丘陵及丘陵間谷地帶,海拔為210~340 m,相對高差為18~52 m,地貌以渾圓土包為主,偶有峻峭孤峰,在K21+100~K26+300 段主要為剝蝕侵蝕明顯的低山丘陵,海拔為180~420 m,相對高差為25~85 m,地表裸露河流侵蝕的三疊系頁巖、粉砂巖等巖層,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路基工程內容包括了填方、挖方以及特殊路基處理工程等。其中填方約7.26×106m3,挖方約8.02×106m3,特殊路基處理數量共計6 處。合同施工工期為35個月,工期較長,施工影響因素較多,成本控制難度較大,施工企業需要采用合理的成本目標和控制方法做好成本控制。
選取路基防護工程、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等三項分項工程作為研究對象,成立價值分析評價小組,對上述三項分項工程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臺班費及其他費用進行評分,采用5 分制,根據費用與分項工程的工作內容匹配程度逐一進行打分,評分結果見表1。

表1 價值分析評價結果
由表1 可知,路基防護分項工程的價值評價得分16.3,分值最高,其次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這表明路基防護分項工程的費用與其工作內容匹配程度最高,因此,選取路基防護分項工程的成本作為路基工程的目標成本參照對象。
將評價小組的總得分10 分作為基準,根據成本指數及偏差大小采取扣分或加分。當成本指數偏高時扣分,偏低時則加分,偏差值越大,扣分或加分越多。在路基工程上述分項工程中,成本指數受材料價格波動、施工工藝的影響較為顯著,評分結果見表2。

表2 成本指數評價結果
理論成本計算采用基點推算法,由3.1 節,目標成本參照對象為路基防護工程,對其預算成本修正后,路基防護工程預算成本為10 213 萬元。基于該參照成本,采用基點計算公式得到基點參數a值為20 426 萬元。a值計算公式如下[5]:
式中,a——基點參數;I——成本指數。
根據上述公式(2),分別計算路基各分項工程的理論目標成本及預算成本差額,計算結果見表3、圖1所示。

圖1 預算成本與理論成本計算結果

表3 理論成本計算結果
由表3、圖1 可知,路基排水工程額預算成本較低,對其進行修正后,該分部分項工程的投入需要增加;而路基土石方工程和防護工程的預算成本偏高,經過修正后,成本有所降低,為后續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了更為合理的依據,有助于整個工程項目的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圍內,確保了工程的順利推進。
在公路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預算成本的動態控制非常重要。由于項目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預算成本常常會出現變化,受到設計變更、施工進度延誤、物資價格波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通過動態控制方法及時對預算成本進行調整,建立完善的成本動態控制體系,包括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計劃責任落實、施工項目成本跟蹤、成本偏差分析及糾偏、成本考核等[6],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和預算的準確性。
3.4.1 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計劃責任落實
在制定成本控制計劃時,首先應明確各環節責任人,并將責任層層分解,將控制目標具體明確到每個相關部門和崗位。成本管理小組在其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其成員需明確自身的職責與任務,以保證各環節的緊密銜接。成本管理小組的任務包括對成本的跟蹤、比較和分析,以及尋找成本控制的有效辦法。同時,需要對關鍵崗位和責任人員建立明確的責任追蹤機制,明確成本控制計劃,并確保各項計劃的執行,形成責任約束機制,保障成本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3.4.2 施工項目成本跟蹤
通過對項目的實際成本情況進行定期監測與記錄,及時了解和掌控成本情況。成本跟蹤的關鍵是及時準確地記錄成本數據,包括材料、勞動力、設備、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成本,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成本管理工具和軟件來支持數據的錄入和分析,及時發現成本波動的趨勢和原因,有助于及早采取措施進行成本控制,確保項目成本在合理范圍內。此外,成本跟蹤也為項目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有助于及時調整項目的實施策略,確保項目能夠按計劃推進,實現成本和進度的雙贏。
3.4.3 成本偏差分析及糾偏
項目實施過程中一旦發現成本出現偏差,需立即進行偏差分析,并找出其原因。成本偏差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材料價格波動、施工工藝變動等。通過對成本偏差的分析,能夠識別問題的來源,明確成本超支或不足的原因。根據該項目的特點,在實施過程中,運用如下成本糾偏措施:
(1)組織措施。加強對項目的組織與管理,明確各崗位責任,保證施工過程的有序進行。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確保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成本浪費。通過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激勵各部門和員工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成本管理機制,明確成本控制獎懲機制,對成本進行及時跟蹤、比較和分析,通過獎勵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現出色的團隊成員,提高了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同時對于不合理的成本支出,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確保成本責任人對其行為負有相應的責任。
(2)技術措施。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工藝,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通過精確的測量手段,減少因測量誤差而導致的成本偏差,提高成本控制的準確性。在設計階段就考慮成本控制,選用經濟合理的材料和施工方法,降低工程成本。建立成本信息系統,在系統中記錄和更新與預算成本相關的數據,包括成本預算數據、成本實際情況、成本核算和分析報告等,以幫助管理者實時了解項目的成本情況,并及時進行預算成本的調整。建立成本控制指標體系,對預算成本進行評估和監控。常見的成本控制指標包括成本偏差指標、成本效率指標、成本變化指標等,及時發現成本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
(3)經濟措施。通過談判、招標等方式,獲取合理的采購價格,降低采購成本。建立嚴格的成本審批制度,確保各項支出符合預算,避免超支情況的發生。采用靈活的財務手段,如合理融資、資金投資等方式,降低融資成本。對項目中存在的成本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預測潛在的成本變化,并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例如,如果發現某個環節存在較大的成本風險,可以提前采取措施來降低風險,從而避免成本的不可控增加。
基于價值工程對路基工程的成本進行動態控制,從技術和經濟效益兩個層面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指標采用成本降低率和成本凈節約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σC——成本降低率;C′——理論目標成本;ΔC——成本節約凈額;C′′——實際成本。
由表3 計算結果,根據上式計算可得:σC=1.14%,ΔC=311 萬元。這表明:基于價值工程對成本進行動態控制后,路基工程總成本相對目標成本降低了1.14%,雖然降幅相對較小,但對本項目而言,對成本控制產生了積極影響,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仍較為可觀。路基工程總成本凈節約了311 萬元,價值工程的實施對項目投資狀況產生了積極影響。
綜上,該文基于價值工程理念,結合具體工程實例,對公路預算成本控制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公路預算成本動態控制的關鍵在于實時監測和調整預算成本,通過采取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計劃責任落實、施工項目成本跟蹤、成本偏差分析及糾偏、成本考核等成本控制措施,路基工程項目成本降低率為1.14%,成本節約凈額311 萬元,成本控制效果較顯著,經濟效益較可觀,成本控制對項目投資狀況產生了積極影響,為公路預算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實踐經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