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今年世界骨質疏松日中國主題是“強肌健骨,防治骨松”。
骨質疏松癥和肌肉減少癥相伴而生,肌量下降會引發并加速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發展,而骨骼強度降低也將促使肌肉量減少和功能退化。肌肉減少癥群體的骨質疏松和脆性骨折的風險會顯著增加,但又常常被忽視,因此要重視肌肉與骨質疏松之間的關聯,以便更好地應對骨質疏松癥,并預防脆性骨折的發生。
根據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制定的《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預防骨質疏松癥的基礎措施包括:
1.加強營養,均衡膳食 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8至1.0克,并每天攝入牛奶300ml或相當量的奶制品。
2.充足日照 建議上午11:00到下午3:00間,盡可能多地暴露皮膚于陽光下曬15至30分鐘(取決于日照時間、緯度、季節等因素),每周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盡量不涂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但需要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3.規律運動 適合于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推薦規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練習。肌肉力量練習包括重量訓練,其他抗阻運動及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
4.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過量飲用碳酸飲料。
(摘自《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