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航空公司,多年被評為世界上最佳的航空公司之一,公司董事長是德根。有一天,空姐服務(wù)組組長坎切拉向德根報告說,自己的組中,有一位空姐叫瓦林,她看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兩歲的孩子很辛苦,就讓這個孩子坐在了旁邊的空座位上,以便這位媽媽在旁邊進行照顧。
坎切拉想問一下,公司有制度,兩歲的孩子只能大人抱在懷里,而瓦林這樣做明顯不對,可是,大人確實很辛苦,旁邊也確實有空位,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瓦林這樣做可不可以?制度是不是能改一下?
德根只是微笑地看著坎切拉沒有說什么,他讓坎切拉先回去工作,說自己和董事會會考慮這件事。事情過去很多天,坎切拉都沒有接到通知,既沒說不可以,也沒說可以。
大家開始靈活運用制度,空姐服務(wù)的時候,只要飛機上的座位坐得不是特別滿,就把大人安排在一個旁邊有空座位的座位上。因為新的制度還沒有下來,不用當成制度必須執(zhí)行,不是義務(wù)也不是規(guī)定,這只是空姐服務(wù)組的善意行為。同時在制度中,乘客是看不到這項要求的,因此防止了不合理的要求和投訴。這個小小的善舉讓瑞士航空公司好評如潮。
因為對制度的迷戀,現(xiàn)在很多公司,把所有應(yīng)該做的事都要變成制度,張榜公布,告訴大家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認為面面俱到了就是好的制度,其實什么是好的制度?是那些給人現(xiàn)場判斷留下充足的空間用以實施善舉的行為規(guī)范。
(摘自《海外文摘》 燕趙任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