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在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主要以益都紅、望都紅、朝天椒為主。辣椒是武城縣的特色產業,武城辣椒以其優良的品質享譽古今,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出口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縣人民引以為豪的產業。
武城辣椒自明末已有種植,經過世代精心栽培,憑借武城優良的土質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以其色澤光亮,辣味適中而遠近聞名。在過去自然經濟條件下,辣椒生產難以進入流通,只是作為調味品,故而栽培量很少。
新中國成立后,武城縣辣椒生產成為全縣蔬菜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50—70年代,是武城縣辣椒生產的緩慢增長階段,種植面積2萬畝左右。十一屆三中全會至90年代中后期則為快速發展階段,農民有了種植自主權,加之辣椒的需求旺盛,繼而辣椒種植面積迅速突破6萬畝。
2000年至今,是武城縣辣椒的迅速發展期,武城縣委、縣政府把辣椒生產作為武城縣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全縣辣椒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加工企業發展到20多家,涌現出一批以辣椒收購加工為主的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年可加工鮮辣椒20萬噸,干辣椒、辣椒粉、辣椒圈近2萬噸。
2002年,武城縣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辣椒之鄉”和“中國辣椒第一城”。
(來源:德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