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娜
(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陜西 榆林 719200)
日常生活離不開農產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為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消除病蟲害,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通常會使用農藥、獸藥等藥品。由于不規范使用農藥和獸藥,導致農產品中殘留過量農、獸藥,長期食用此類農產品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前提和關鍵,主要從檢驗檢測農產品是否有毒有害、農藥和獸藥殘留量是否符合標準、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是否使用違禁農藥和獸藥等方面開展工作。近年來,經常會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在對農產品進行生產或者加工的過程中加入了違禁藥品,導致人食用后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1]。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可提升農產品品質及市場競爭力,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因此,要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
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為了追求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大量使用違禁藥品,導致農產品中殘留的農藥和有毒有害物質過多。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在農產品流入市場前進行,可有效阻止有毒有害農產品進入市場。若同一產品多次檢驗檢測不合格,應責令生產經營者在規定時間內改正;對于屢教不改的生產經營者,責令其停止生產經營。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開展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使人民關心的問題得到解決,可以放心購買農產品,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通過農產品檢驗檢測合格的農產品進入市場是安全且有保障的,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和食用。若檢驗檢測不合格的農產品流入市場并被消費者購買,相關部門會責令生產經營者給予消費者相應的補償,切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佳縣農產品主要有紅棗、山地蘋果、馬鈴薯、玉米、小米、站羊肉、驢肉和豬肉等。佳縣是中國紅棗名鄉,原國家林業局在2001 年授予佳縣“中國棗鄉”稱號。2005 年,佳縣取得國家有機紅棗生產基地和有機紅棗產品“雙認證”,目前已經開發出紫晶棗、棗醋、棗酒、紅棗醬素等高附加值產品。山地蘋果因種植地區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光照足、病蟲害少、生產區域天然隔離等種植優勢,相較于其他產區,果品色澤更艷麗、香氣更濃、甜度更高、口感更好、品質更優,深受消費者喜愛。佳縣馬鈴薯以其個大、體勻、芽眼淺、淀粉含量高等品質優勢受到消費者青睞。佳縣玉米種植史可追溯到明代,其以產量高、適用廣、耐干旱等特點,成為佳縣農民農業生產的必選作物。佳縣小米是四大貢米之一,之所以被稱為貢米,主要是因為佳縣小米的生產遵循自然法則,保留了小米的營養價值,熬出的小米粥有原始濃厚的米香味。佳縣畜牧產品品質極佳,以站羊肉、驢肉和豬肉為代表,具有營養價值高、肉色純正、香糯可口等優點。
佳縣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開展農產品檢驗檢測、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農業生產環境監測、農業投入品監管和農產品市場準入等工作。為提升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質量,建設了面積為396 m2的檢驗檢測實驗室,配備了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農殘速測儀、水循環真空泵、旋轉蒸發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高精度實驗設備,投入資金約200 萬元。
佳縣采取企業自檢、例行抽檢、認證送檢3 種方式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檢測參數達360 個,檢驗檢測合格率達98.2%。佳縣近幾年未發生農產品安全事故。
檢測過程一般分為5 步。一是對檢測對象進行處理,除去不需要檢驗檢測的部分。二是采用通過振蕩法、勻漿法、索氏提取法、加速溶劑萃取法、超聲提取法、氣液平衡法、常壓蒸餾法、減壓蒸餾法、酶解或酸解釋放法等方法,將殘留農藥提取出來。三是采用液液萃取法、沉淀分離法、固相萃取等方法對目標物進行凈化,目的是去除無關的雜質成分,得到純凈生物化合物目標。四是對目標物通過旋轉蒸發法、KD 濃縮器、氮吹儀、自然揮發法等方法進行濃縮,縮小樣品液的體積、提高待測組分的濃度,提高檢測的成功率。五是利用液相色譜技術、氣相色譜技術、快速檢測技術,對目標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譜儀可以有效檢測沸點高、熱穩定性差、分子量較大和極性強的農藥,如涕滅威、甲萘威、仲丁威、異丙威、滅多威等農藥[2]。氣相色譜儀具有樣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響應值高等特點,常用于檢測蔬果中有機磷、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如敵敵畏、甲胺磷、百菌清、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等[3]。酶抑制法是目前對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進行快速檢測的主要方法,主要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4-5]。
佳縣農產品種類多,保證佳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迫在眉睫。雖然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對佳縣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但依然不能有效解決佳縣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實驗室由于建立初期規劃不合理,導致通風效果差。二是由于工作量大,人員緊缺,實驗室沒有專門的人員管理,實驗室安全和衛生都得不到保障。三是資金短缺,實驗室儀器配備不齊全、檢驗檢測試劑短缺不能及時購置,甚至需要從其他縣借用。這些問題都限制了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雙認證”是指農產品質量安全實驗室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6]。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在進行“雙認證”時,受實驗室布局、檢測人員的業務水平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雙認證”驗收不合格,造成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檢測數據不能作為法律依據。
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采用多頭管理模式,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每年約完成400 個樣品監測,但不能及時與企業共享監測結果。全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不能被及時告知,無法及時預防風險和排查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佳縣大型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和企業法律意識較強,能深刻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可以主動進行自檢送檢等。而佳縣農民和散戶類比較小的生產經營主體法律意識薄弱,意識不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會在生產農產品時過量使用農藥。部分農戶不配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在檢驗檢測工作中弄虛作假,影響了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開展。
部分農資經營者可以及時詳細地記錄農資信息,建立檔案保存2 年或2 年以上。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農資經營者在進貨和售賣時不能及時詳細地記錄農資的名稱、來源、去向、規格和數量,甚至在檢查時拿舊臺賬應付了事。
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負責種子和地膜等農業投入品的發放監管、農產品品牌建設、追溯系統建設種質資料普查等諸多工作,但由于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且任務繁重,在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中投入精力少。佳縣農產品品種多、數量大,技術人員的短缺為佳縣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雖然佳縣組織人員參加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技術培訓,但非專業人員學習和操作起來仍舊非常困難,對于檢驗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不能及時解決,限制了佳縣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進行。
實驗室門、窗布局不合理需要重新規劃,農藥殘留的檢驗檢測試劑需要及時補充,農殘速測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實驗儀器需要定期維護,負責檢驗檢測工作的技術人員需要進行培訓,可見,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需要大量資金,而目前投入資金不足以維持這些開銷。只有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才能推動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正常進行。
針對門、窗布局不合理的問題,需要找專業團隊對其進行規劃和設計,保證實驗室布局的合理性。通過外聘新的工作人員或重新安排現有人員管理實驗室,保障實驗室環境的干凈整潔和儀器設備的安全。加大對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資金支持,補齊短缺實驗儀器設備,定期查看和統計實驗室所需試劑,及時購買。招聘熟知大型儀器使用方法的技術人員或讓現有工作人員通過參加培訓掌握大型儀器的使用方法。配備專業維修人員定期對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
通過糾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實驗室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補齊實驗室檢驗檢測設備、培訓提高檢測人員業務水平或外聘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農產品檢驗檢測等方式,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專業化,爭取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實驗室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使檢測數據具有法律效力。
完善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制度,對從事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單位進行合理分工、科學規劃。鼓勵生產經營主體進行自檢,給予生產經營主體技術上的培訓和實驗儀器設備的購置經費。加強與生產經營主體的合作,及時共享農產品檢驗檢測結果,預防和排查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隱患。
一是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通過印發宣傳頁、組織生產經營主體和農資經營者培訓、在網絡媒體上宣傳農產品相關法律,使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和農資經營者熟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法律,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受法律保護的,違規使用和售賣農藥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將受到行政處罰或刑事制裁。二是大力宣傳和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切實關系到人民的身體健康,人體中殘留過多農藥甚至會引起生命危險。三是要向農資生產經營者普及建立臺賬的重要性即當農資出現問題時能追根溯源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農資生產經營者本身合法合規經營的情況下,臺賬是對生產經營者的一種保護。四是對為追求利益盲目使用農藥的生產經營主體進行處罰,責令屢教不改者停業整頓。五是鼓勵生產經營主體積極主動進行農產品自檢,并將結果及時反饋到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通過加強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及農資經營者法律意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采用處罰和鼓勵并舉的措施,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和農資經營者的配合性和主動性。
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開展受限于工作量大、任務繁多、專門負責檢驗檢測工作的人員少。要想順利開展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必須引進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引進1~2 名農產品檢驗檢測專業的技術人才加入到現有檢驗檢測隊伍中,在檢驗檢測工作中發揮主力作用,提升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可以采取外聘技術人員的方式聘請專門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人員,通過提高工資待遇等方法,保障外聘技術人員的生活保障,留住專業技術人員。
政府要解決實驗室維修、技術人員培訓、農產品檢驗檢測設備購置、實驗儀器定期維護的必要費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持久的工作。實驗設備的定期維修和維護、實驗設備和試劑的更新換代都需要資金支持,同時技術人員需要通過各種培訓掌握最新的農產品檢驗檢測技術,這也離不開政府資金的投入。
佳縣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對于進入和流出佳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至關重要,針對實驗室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規范、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體系不完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和農資經營者意識薄弱、專業技術人員欠缺、資金投入力度不足等問題,要采用合理規劃實驗室布局和加強實驗室管理、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體系、加強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及農資經營者法律意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方式,保證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