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鵬 鐘雋玨
研學是指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實踐活動和研究探索等方式,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探究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認識和理解的過程。對于農村高中學生而言,通過研學活動,能夠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夠增加他們的知識面和對現實問題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他們對未來的職業選擇和人生規劃的認識。
一、研學的目的和意義
(一)增強地域文化和環境意識。農村高中學生研學的實踐探索讓學生更加密切地了解自己所在的家鄉,探究家鄉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多個方面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家鄉的機會,提高對家鄉的情感連接,加深對家鄉的文化和環境認知,從而增強地域文化和環境意識。同時,農村生態環境比城市更脆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區環保宣傳活動,例如制作環保宣傳海報、參與河流清理等,從而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二)培養創新創造精神及科學探究能力。研學的實踐探索具有探究性、獨立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等特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精神及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三)培養團隊協作和社會適應能力。在農村高中生研學的實踐探索中,學生不僅可以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師的指導或與同伴進行合作配合,學習如何團隊協作與合理分工,還能夠培養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一系列能力,并且讓學生在合作中以及與旁觀人員進行交流互動中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質。
(四)增強自信心和自主性。農村高中學生能通過研學活動的實踐探索,在實踐過程中得到成功體驗,在實踐中體現自我價值和才能,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自主性,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總之,農村高中學生研學的實踐探索不僅僅是教育活動,還是思想教育的過程,它可以引導學生走近自然、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培養學生創新創造精神、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農村地區研學的優勢
另外,農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相對較弱,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其中,了解和學習傳統手工藝的制作和保存等,來激發學生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
農村地區相對于城市地區擁有更多的自然資源,農村地區通常擁有大片的農田、山林、河流湖泊等,這些自然資源的存在為農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發展空間。這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學習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然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農村地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民間文化傳統,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自己的傳統習俗、民間藝術、口頭文學和手工藝等,這些都是包含著深厚的價值觀和人文情感的文化珍品。農村地區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民間文化傳統,有助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和時代特征,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了解和學習機會,有利于傳承和弘揚當地文化。
相對于城市高中生,農村高中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與研學活動。而通過研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激發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優秀人才的重要標志。因此,通過研學活動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研學的形式和內容
(一)農村高中學生研學實踐探索的形式比較多樣化,包括以下幾種。1.戶外考察:學生可以前往周邊自然景區或者田間實地考察,學習掌握自然科學、農業科學等知識。2.文化體驗:學生可以前往周邊的歷史古跡、紀念館等場所,了解家鄉歷史文化,親身體驗當地民俗風情。3.實踐探索:學生可以前往當地企業或者合作社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工業、農業等生產過程和技術。4.社會實踐:學生可以參加當地志愿者活動,為當地社區做出貢獻,提升公益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農村高中學生研學實踐探索的內容比較豐富,可以涉及以下多個領域。1.農業科技:學生可以了解當地的農業技術,了解新型農業業態和生產模式,學習如何種植、養殖、加工等技術。2.生態環境:學生可以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探究環保技術和方法。3.歷史文化:學生可以學習掌握家鄉的歷史文化,了解當地優秀歷史人物,探究歷史事件的背后故事。4.科學教育:學生可以學習科學知識,探究科學現象,了解科學實驗方法和步驟。
總之,農村高中學生研學實踐探索的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可以滿足學生的多方面需求,是一種具有很大教育價值的活動。
四、研學的組織方式和活動實施
農村高中學生研學活動的具體實施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實地考察:安排學生前往當地的農田、漁塘、工廠等地考察,讓學生親身了解農村生產生活的真實情況,探索當地的特色文化和傳統知識。2.農業技術培訓:請來當地的農業專家或農民代表,為學生介紹農業生產的基本技術和經驗,讓學生學習并實踐操作,提高對農業生產的了解和認識。3.社區調查研究:引導學生深入當地社區,了解當地民情民俗、文化傳統和風俗,并進行調查研究,收集相關數據和信息,以便更好地與社區居民進行互動和交流。4.文化交流活動:組織學生參加農村文化藝術節、鄉土戲劇、廟會民俗等活動,體驗當地文化氛圍,增強文化認同感。5.生態保護實踐:借助當地的自然資源,開展生態保護實踐活動,如植樹造林、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通過這些具體的實踐活動,農村高中學生可以更加細致地了解和學習當地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他們對農業和農村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總之,研學活動是一種結合學術研究和實地考察的教育方式,在農村高中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研學活動,農村高中生可以了解家鄉豐富多彩的自然與人文環境,認識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不同之處,增進自己對于生活和學習的認知和理解。研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開拓精神,發現和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潛力,有助于更好地發揮農村高中生的優勢和特長。同時,研學活動也為當地旅游業和服務業帶來了商機和發展機會,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因此,農村高中生可以利用假期等時間,參加優質的研學活動項目,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充實自己的人生經歷,為自己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