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波
摘要:簡要探討了大數據技術在火災調查詢問、現場勘查、物證鑒定、事故認定等具體環節應用的可能性,討論了具體的應用場景,提出了火災調查大數據應用系統建設思路,對火災調查領域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提出了幾點思考與建議,以期實現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火災數據之間的關聯性,進而提升火災調查工作質效的目標。
關鍵詞:大數據;火災調查;應用系統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9-0105-03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就整合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作出部署,提出要加強數據匯聚融合、共享利用,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充分釋放政務數據資源價值,不斷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技術的進步與政策的支撐為火災調查工作中借助大數據分析研判火災原因及災害成因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大數據技術在火災防控領域的深度運用。
1 大數據技術在火災調查中的應用
1.1? 調查詢問環節
大數據相關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調查詢問工作的實效性。對于火災調查工作而言,初步的調查詢問是后續工作開展的根基,第一時間掌握火場相關信息對于掌握調查主動權尤為重要。在火災發生后,調查人員趕赴現場途中就可以借助終端系統進行相關數據信息的搜索,其中包括實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和手機地理位置數據共享單元,完成對火災區域內活動人員的特點初步評估研判,從而按照規范化調查流程對火災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初步分析,更好地輔助對于火災發現人、救火人員、知情人證言證詞的判斷,初步鎖定重點詢問人員范圍,高效啟動調查工作[1]。
與此同時,借助互聯網即時社交網絡信息數據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火勢發生、發展及蔓延情況,即時確定起火部位、起火時間的大致范圍,從而利用數據共享和數據挖掘的技術模塊進一步評估起火原因。部分特定情況下,大數據技術能聯動門禁系統、天眼系統等,對問詢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予以評估,尤其是在涉及放火嫌疑人的問詢中,常常需要對已知數據進行深入挖掘關聯,從而對實際情況予以深度調研和分析,有效評估相關信息的真實性,最大程度上完成前期走訪詢問環節的放火嫌疑評估工作,從而更好地提升火災調查工作質效。
以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博克圖鎮巴林建設街“4·6”連脊民房火災為例,由于起火地點與市區相距較遠,調查人員在得知火災信息后,即刻在抖音、快手等社交網絡平臺搜索到周圍居民使用手機終端拍攝的消防救援人員未到場前的火場情況,初步鎖定了現場知情人及現場火勢蔓延的大致范圍,為調查詢問及視頻分析工作提供了初步方向,第一時間掌握了調查主動權,同時這些初期信息也為后來案件移交至公安部門后采用電子圍欄等數據技術手段展開調查工作提供了基本方向。
1.2? 現場勘查環節
在調查人員初步了解相關信息后進入現場進行實地勘查,可以借助百度、騰訊等平臺的衛星地圖、城市三維地圖、社交網絡等綜合系統進行基礎數據的匯總,配合使用國土資源遙感應用系統、消防業務監督系統、消防移動執法終端系統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進一步了解起火建筑的實際情況,借助云端大數據技術、3D建模等手段最大限度對現場進行還原,從而進行多角度評估和分析,有效實現火災現場的數據重構,配合相應處理方案,及時將數據直接上傳至中心服務器進行存儲和管理[2]。同樣以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博克圖鎮巴林建設街“4·6”連脊民房火災為例,由于火場破壞情況較為嚴重,調查人員結合前期通過抖音、快手等網絡社交平臺所發布的內容,鎖定了火災的部分早期發現人,通過走訪詢問對這部分群體進一步挖掘,了解到部分居民手機里留存有自家小孩在起火民房附近玩耍的相關照片,通過對不同角度照片的分析和拼接,結合衛星地圖云端數據、3D建模技術以及證人證言,初步還原了火場原貌,為分析當事人在火災發生前后時間段內的活動路徑、梳理案件時間線、驗證證人證言等后續調查環節奠定了基礎。
相較于傳統勘查模式易受到人員、成本以及技術的限制,大數據技術支持下的現場勘查能夠更好地提升分析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隨著火災調查領域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實現模糊定義的具體化發展和量化分析,配合計算機識別機制實現對火場痕跡初步評估,滿足云計算分析管控標準,實現海量痕跡特征信息的綜合處理將成為大數據時代火災調查信息化工作的發展趨勢。
除此之外,在大數據技術的持續發展下,借助并行計算方式和特定算法實現數據監管,通過對已有數據的解構和算法學習,能夠逐步實現對火勢蔓延方向、起火部位、起火點等基礎區域進行初步判定,為火災調查工作的高效展開提供保障已成為目前的發展方向[3]。
1.3? 物證鑒定環節
火災物證鑒定實驗室往往匯集了大量的材料引燃特性、火場燃燒殘留物特征、物證鑒定圖譜等關鍵火災痕跡物證基礎數據,為火災調查辦案、防火安全設計及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支撐[4]。
首先,鑒定機構需要對海量的火災數據進行采集、篩選和匯總,對于典型火災物證數據需及時準確地進行數據分析和評估,進一步提升原始數據的質量和其普適性、實效性。
其次,需引導不同鑒定部門進行數據的檢驗和優化數據算法處理工作,根據不同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按照規范控制標準實現數據的精準分類與多元管理。
最后,要聘請經驗較為豐富的火災調查專家和鑒定專家開展相關工作,將經驗轉變為可數據化的參考數值,配合計算機分析決策系統,最大限度上滿足全樣本數據共享管理,為火災痕跡物證鑒定技術的完善和優化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最大程度上建構更加可控且科學的火災數據鑒定評估模式,配合數據分析機制與證據調查基本步驟,有效處理相關問題,提高鑒定處理環節的科學性,也能為全國范圍內痕跡鑒定工作的優化開展予以支持[5]。
1.4? 事故認定環節
在完成數據初步分析和評估后,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為輔助手段進行事故原因的認定和分析,因為火災往往并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瞬間偶然事件,常伴有各類不利因素的積累變化最終致災。因此,借助大數據進行數據挖掘,從而判定甚至預測可能出現火災的情況具有可行性。
第一,對近年來的火災數據進行梳理可知,電氣火災占比在各類型火災原因中居高不下。結合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調研數據能夠進一步評估和總結出電氣火災高發時段、高發區域、高發線路等相關規律,隨著電氣安全治理水平的逐年提升,如能在相應的位置上安裝微型智能無線傳感器,借助物聯網技術進行監測對象的實時性管理,全面匯總溫度參數、壓力參數以及電流電壓參數等,則能更好地對電氣線路實行動態安全監管。以呼倫貝爾地區為例,消防部門與電力部門簽訂了電氣消防安全協作機制,依托輸電智能運檢中心及供電服務中心電力信息數據大數據平臺建立了火災風險研判、電氣安全隱患治理、技術專家支持服務等工作協作機制,將監管觸角延伸至用戶末端,著力解決本地電氣火災事故多發易發的現實難題,對于提升當地電氣消防安全治理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第二,火災調查人員在進行綜合調查詢問、現場勘查以及物證鑒定等工作后,就能匯總相關數據信息,借助海量監測數據進行模型的匯總和處理,從而配合特定算法以及概率羅列等內容進行火災根源性原因的評估,將其作為火災責任認定和落實火災風險防控的基本依據。
綜上所述,大數據在技術火災調查各個環節多維度應用具有可行性與實際應用價值,能夠貫穿整個火災調查環節,建立更加可控的數據分析模式,同時完善相關數據管理機制,更好地維護數據監管控制工作的規范性,提升火災調查工作質效。
2 火災調查大數據應用系統建設
2.1? 系統應用目標
基于數據分析技術建立基本的應用系統,能夠實現火災調查數據、消防相關業務系統數據、相關行業數據等內容的匯總,有效打造火災調查案例分析研判中心,更好地實現全過程和全要素信息評估管理,提高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效能,同時實現數據深度挖掘和管控。
應用系統應能實現火災相關數據的全方位融合,同時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數據關聯性的評估,以便于補充完善證據鏈,研判火災原因,同時對火災痕跡蔓延規律、火災發生情況要素、火災調查思路梳理等工作予以統籌管理,進一步建立基于信息化分析機制的應用控制模式,更好地保證火災調查工作的有序開展,滿足火災防控管理的工作需求。
2.2? 系統建設思路
火災調查大數據評估系統的搭建,需要將接處警、警情、火災等級以及監督等模塊予以匯總處理,建立完整的分析機制,從而有效整合相關資源體系,建構更加和諧可控的外部數據管理模式,同時打造火災調查分析研判中心,借助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完成數據挖掘處理,總體優化數據服務的標準性。與此同時,要建構火災調查管理的核心體系,更好地推動火災調查工作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滿足數據采集層、大數據平臺等工作的具體要求。
2.2.1? 數據采集
結合火災調查工作的具體要求,要建立完整的數據采集控制體系,建構完整的采集應用管理模式,保證數據采集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在數據采集工作中,主要采集的數據信息包括消防機構內部數據、政府機構內部數據、行業部門數據、互聯網數據等。具體內容如下:
消防機構內部數據,主要包括全國火災調查案例數據、消防監督管理系統數據、接處警系統數據、全國消防警情與統計系統、消防宣傳與教育數據以及各消防研究所火災調研數據庫,以上數據來源為消防救援部門及消防研究所。
政府機構內部數據,一是來源于住建部門的建筑物數據;二是來源于公安部門的治安與卡口視頻數據;三是來源于電力部門的電力后臺數據;四是來源于交通部門的道路交通數據;五是來源于政府大數據機構的城市物聯網消防監控數據;六來源于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數據;七是來源于國土資源部門的地理信息數據。
行業部門數據,主要包括來源于質檢部門的消費品召回數據以及來源于保監部門的財產保險情況。
互聯網數據,包括道路交通數據,數據來源是高德、百度等互聯網平臺。
綜上所述,在建立基礎數據匯總平臺的同時,結合火災調查一體化平臺應用模式,可以更好地制定火災調查數據管理模式,按照數據錄入規范和標準,進一步提升源頭數據管控的實效性,更好地滿足數據的融合和聯動管理。
2.2.2? 分析研判
借助相關數據模型,結合報表的相關信息內容,能夠建立較為完整的數據評估和管理機制,進一步分析數據的關聯性,結合定義配置相關內容,建構可視化自助分析體系,滿足不同火災調查場景自主分析需求,借助大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最大程度上預判火災防控薄弱環節,及時進行火災風險隱患的評估,為火災防控工作制定決策提供建議。
3 火災調查中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幾點建議
火災調查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有效提升火災調查工作質效,配合數據評估機制和管理機制,可以更好地對數據信息庫進行補充優化,輔助調查工作順利展開,并能借助數據分析進一步研判火災產生的原因,便于后續開展更具普適性的火災防控工作。
3.1? 優化技術系統
為更好地提升火災調查中大數據應用的水平,要結合實際應用要求和規范,落實更加科學的技術系統應用運行模式,配合分布式架構完成相關工作。分布式大數據架構能基于分析算法建立更加可控的分布式應用平臺,配合數據管理模式,能夠維持數據集的應用效果,同時,結合火災調查一體化平臺的應用效能,維持良好的學習模型,保證火災調查工作均能有序開展,更好地提高火災調查工作的整體水平。
3.2? 應用高效處理方案
結合大數據平臺建設的應用要求,應當明確數據信息的基本類型,結合數據量以及運行速率更好地制定相匹配的數據方案。除此之外,數據管控環節中的數據存儲,應結合數據采集方案的具體要求建立不同火災類型錄入規則,便于數據平臺中相關聯數據的匯總分析,更好地提升不同應用場景的運行質效,為數據平臺綜合管理效果的優化提供保障。
3.3? 提升綜合素質人才儲備
信息化人才和火災調查人才的儲備是火災調查信息化轉型的第一步,火災調查領域的信息化改革和創新對從業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對于調查流程機制、調查工作開展的基本邏輯要了如指掌,另一方面需要同時具備大數據互聯思維和必要的信息化素質,將各類信息化工具作為輔助判斷、提升工作質效的手段。火災的發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火災調查工作質效提升的關鍵在于證據的收集和判斷,調查人員將工作經驗同數據手段結合的能力時刻影響著火災調查大數據技術的實際效能。
4 結語
盡管火災調查大數據應用系統的建設任重而道遠,但隨著“智慧城市”“智慧消防”的不斷發展,透過大數據技術,“看清火災真面目”的阻力越來越小。可控化數據管理體系的搭建應以火災調查工作流程規范為基礎,確保相關環節的合法性和可控性,將大數據技術合理應用在調查詢問、現場勘查、物證鑒定、事故原因認定等環節,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為調查工作質效的提升和火災精準防控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王鑫,魯志寶,王玉領,等.火災調查大數據建設途徑與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2,41(4):569-571.
[2]崔活逍,李濱,楊建才.淺談大數據在火災事故調查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21(8):122-123.
[3]王子敬.基于數據分析的電氣火災調查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22(9):166-168.
[4]王曉懷.火災調查中電子數據的作用分析[J].通訊世界,2020,27
(5):55-56.
[5]劉技恒.探討發揮電子數據在火災調查作用的策略[J].建材與裝飾,2020(34):165-166.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fire investigation
Liu Dongbo
(Hulunbuir Fire and Rescue Division, Inner Mongolia? Hulunbuir? 021000)
Abstract: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big data technology in specific aspects of fire investigation inquiry, on-site investigation, physical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accident determination, etc. is briefly explored, specific application scenarios are discusse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big data application system for fire investig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a few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fire investigation are put forward with a view to realizing the us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o 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ire data and 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fire investigation work.
Keywords: big data; fire investigation; appl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