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寅 李紅英
近代以來,貨幣形式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紙幣貨幣和數字貨幣四個時期。任何一種貨幣的產生都依賴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發展。在電子商務日益多樣化的今天,由于傳統貨幣的支付能力已不能適應不同的消費群體的需要,人們紛紛轉向了其它形式的付款,例如以比特幣為代表的私有數字貨幣也在市場上流行起來;逐步形成規模和以幾何倍數的速度發展。為了能夠加入或者成為這個新興的電子貨幣,各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建設一系列具有國家信譽支持的數字貨幣。
而在中國,央行發布了一種以數字方式流通的數字人民幣。與實體貨幣相比,電子貨幣具有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支付效率、更廣泛的應用范圍和更高的安全。目前,全國各地已經開始了數字貨幣的試點工作。根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2022 年底,流通中數字人民幣存量是136.1 億元,納入M0 以后,M0 同比增速是15.3%。
圖1 中可以看出,在2022 年中國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中,72.3%消費者選擇了生活消費,56.7%消費者選擇了交通出行,54.8%消費者選擇了工資支付,43.7%消費者選擇了理財投資,38.6%消費者選擇了電子商務。從消費到社會交往,數字化的商業已經基本形成,其涵蓋了大眾的各個領域;但是,這一類的信息資源,基本上都被一些大的技術公司所掌控。各公司通過使用付款障礙來建立一個“領地”,使其在自己的平臺上進行流通,從而控制了由交易所產生的信息,并通過對其進行重新處理而獲得利潤。但由于各大平臺的分離與閉塞,限制了各大平臺的發展和產生更多的數據,從而限制了各大平臺的有效利用。

圖1 2022 年中國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
而以數字人民幣為合法流通的法定貨幣,其存在突破了技術企業的障礙,提高了目前的市場分配水平。與此同時,把以前各部門所擁有的資料統一到中央銀行手里,從而可以在中央銀行的基礎上,建立一個以中央銀行為中心的公用數據平臺,促進數據的共享;為不同的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構建信息價值鏈條的平臺。所以,推動數字貨幣的應用,將會是促進我國數字貨幣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和加速因素。
1.有效節省貨幣發行流通的成本
通過對我國實際情況的調研,可以發現,在我國的數字化社會中,國家銀行要建立一個數字貨幣的運行機制。而在此期間,一切運營費用都要一次投資,到了后面這些費用就會持續降低,乃至完全沒有;這種方法在某種意義上節省了目前的金錢、人力和資源,減少了資金的損失。另外,以貨幣流通為基礎,中央銀行所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在流通中,以現金為單位,通過點對點的方式進行加密傳遞,不會出現破損和偽造的情況。因此,在流通環節中所發生的運營成本可以完全被忽視,而在流通和發行中,由于使用的資金和投入大大降低,而且在流動中的流通效率也在持續地提升。
2.切實提高貨幣政策的實施效率和準確性
在某種程度上,貨幣政策是一種有效的宏觀調節方式。在市場運行中,通過增加或者降低貨幣供應來達到穩定的經濟發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金融機構不可能全面、客觀地控制住人民幣的走勢,有些地方的貨幣政策甚至會出現偏差。法定的數字貨幣和現行的通用紙幣在會計處理上具有相同的特點,都是分散式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流通的各個環節中,包括流向、交易方式和信息,都可以通過網上的方式反映出來,并且可以隨時監控和查詢,從而為國家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了依據。
同時,由于其自身的流動性很大,因此,金融機構要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才能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統計和管理。此外,在某種程度上,法定的數字貨幣還具備一定的可編程能力,中央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可以利用一些輔助手段限制特定的流通區域,從而可以對資本流動進行全方位的控制,保證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靈活性。
3.逐漸實現社會市場的無現金過渡發展
當前,我們國家的主流貨幣還是錢幣,也就是所謂的“鈔票”。如果將這筆錢投入到社會上,那么金融機構和貨幣發行機構就沒有辦法對這些資金進行有效的監管,也不知道這些錢還能不能活著。因為鈔票具有不可控制的性質,所以逐漸成為賄賂、走私、販毒等非法活動的主要方式,對不法活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而擁有這些錢的人未必就是罪犯,而是受害人。因此,在數字化的時代,通過發行和在網上流通電子貨幣,可以采取分散式、透明的會計方法來控制和防范信息的匿名性;這種電子貨幣不能偽造。同時,在系統的背景下,可以追溯到電子貨幣的源頭,只要是在網上進行的任何經濟活動,都會被金融監管部門知曉;增強了綜合執法力量,徹底消除了非法使用的經費。
4.有效鞏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在新金融體系的核心地位
通過對國內民間發行的一些數字貨幣的調研,我們發現,一些民間發行的數字貨幣給我們的金融體系造成了不同的沖擊和影響。一方面,由于市場上私有資金的迅速流動,加之資金的分散,國家貨幣逐步喪失其應有的地位與價值,從而造成一套貨幣政策失效;而私有的數字貨幣以其不受控制的形式存在,往往會對金融的穩定產生直接的沖擊。另一方面,這種貨幣的發放也造成了某種資源的消耗。而在數字化的大環境下,法定的數字貨幣對傳統的支付方式進行了變革和革新,通過一對一、點對點的方式進行交易,降低了中間的誤差,使網絡變得更加平坦,并且可以迅速地將現有的資金轉移到其他的市場上。從而使我國的財政體制得以不斷完善、利率下降、總體貨幣政策結構得到進一步完善;由于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金融部門和中央銀行在后臺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可以對所有的匿名行為進行跟蹤和監控,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對金融市場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從而更加清楚地表明中央銀行是全國唯一的金融機構。
1.重構開放健康的數字生態系統
數字貨幣不僅可以刺激市場的創造力,還可以打破封閉的、割裂的數字經濟,重建一個開放、健康的數字生態系統。從對私人的角度來看,盡管國內的一些大公司都在初期就完成了數字生態系統的開發,并在日常的各種消費環境中實現了對個體的數字化支付;消費者只有在不同的大網站中才可以進行數碼產品的購物和在線購物。而電子貨幣的誕生,使人們可以在任何的商務場合進行交易,終結當前各大技術公司對私人交易的人工分割,從而為整個社會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流動。
在公共場合下,為了保證民生信息的安全與穩定,企業和政府機構都要依賴于銀行賬戶系統,而其內部的資本運作與支付和結算流程的信息化也很難獨立進行。而有了政府信貸支持、中央銀行保證發行的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對公共領域的無阻礙流動,并在各個經濟體之間建立起一條信息鏈條,對公共付款方案進行數字處理。同時,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交易也將融入到社會的信息中,通過對私人付款的應用,使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數據互動產生更大的增值,從而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在可以預期的將來,國內的數字經濟將會從現有的大規模技術公司所建立的封閉的、獨立的系統逐步演化為基于政府和公司的雙重驅動的新型發展格局。
2.借助信息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由于其具有“小額匿名、大額可追溯性”的特點,所以其具有可控制的匿名特性。這種特征能夠有效地防止洗錢、逃稅、恐怖融資等非法活動,從而為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
在數字化貨幣體系的普及和對公、對私支付場景的整合下,利用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中央銀行可以通過交易數據動態、全面、系統地了解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情況,有效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促進經濟的平穩運行,對數字經濟時代的社會治理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對于涉及到個人信息和公眾信息,可以通過更加嚴格的信息傳遞標準來進行管理和維護,構建更加安全、穩定的數字環境。
3.打破對公場景資源的壁壘
數字貨幣不但能突破平臺間的支付障礙,更能使資金在整個社區中自由流通;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它能夠將公共的付款方式數字化。公共付款方案的數字化能夠提高企業的業務效率。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交易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信息來源,它可以有效補充私人的交易行為。對公、私支付的整合,實現了對公、私支付的融合,使各個行業之間的信息聯系更加緊密,從而為實現跨行業的信息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挖掘與社會行為有關的信息,如財產的買賣和其他社會行為,對于社會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
4.加速數據生產力的解放
在加快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數字技術正在成為新的生產力要素。數字設備、電子支付等數字技術的發展,使海量的信息通過數字形式被儲存起來,從而達到了生產的目的;大數據和運算技術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加工,將隱藏在數據中的信息和知識具體化,從而為決策提供支持。這既有助于掌握新的市場需要,也有助于開發新的經濟場景、新業態和新模式;它可以放大傳統生產要素如勞動力、資本等在整個社會各個產業中的流動所產生的價值,從而提升生產效益,使整個產業鏈和企業的數據得到有效的轉化。
借助這些信息,各大公司根據客戶的喜好和需要,開發出適合自己的新業務,并進行準確的營銷,從而促進網絡的規模擴張、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數字化。基于這一點,數字貨幣將會使我們的數據生產率得到更大的發揮。
而因為數字貨幣的法律補償性質,它在所有的商務場合和買賣活動中都是適用的。它突破了高技術企業的支付障礙,終結了對私人付款的分割,使整個社會能夠進行信息資源的自由流通。這將使更多的資料來源得以解放和提高生產率。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中,數字貨幣成為了推動數字化社會的引擎。數字貨幣的發展與應用是其關鍵所在,它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將各主體所擁有的資料進行集成;突破高技術企業的數據壟斷,對私有和公共領域的全面應用,從根源上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為企業的健康運行創造了一個安全、公開的生態;同時,也為我們在世界范圍內占據了一個新的發展平臺。從長期而言,數字貨幣將會促進整體的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和提升,將有利于形成連接數據平臺、金融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優化資源配置水平、提高運行效率的主權數字平臺,在國家力量與市場平臺雙輪驅動下形成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生態體系,推動中國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