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宏

企業經營要從戰略上布局,要在關鍵處落子,要對行業趨勢和產業導向高度敏感。甘肅建投從2019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后,隨著轉型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深水區,謀發展單純靠“技”已經行不通,必須要靠“道”來爭取主動,這個“道”最根本的就是順應大勢、緊跟趨勢、圍繞導向、融人大局。尤其是去年以來,面對國際局勢不穩定因素增多、全球經濟衰退等不利因素影響和需求緊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的宏觀經濟形勢制約,甘肅建投深入踐行黨中央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方針,在準確研判國家新的發展大勢和政策導向的基礎上,認真思考自己的投資方向和行業特點,精準聚焦自己的主責主業,將各種優勢資源和利好政策有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在“怎么謀經營、怎么抓項目、怎么提質量”上理路子、想法子、出點子,在實現專業化經營、差異化競爭、多元化發展上學在前、想在前、干在前,確保各項舉措早發力、早落地、早見效,真正把公司做實做深做透,把業務做精做細做優,在一季度實現了創新蝶變和爭先進位。
一、提高應對能力,確保企業螺旋式上升
面對宏觀形勢、產業趨勢、區域形勢發生重大逆轉的嚴峻現實,甘肅建投為了在嚴酷環境里生存,既沒有貪大求洋,也沒有急于求成,更沒有想著能一夜暴富,而是在“以投為引領、以建為依托、以產為支撐,投建雙驅、產融結合”戰略引領下,以確定性的舉措對沖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確保企業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能沖上去,能頂得住,能螺旋式上升。
二、轉變管理方式,促使企業效益穩步增長
活下去并不是光有意志就行,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還要有一套方法。當下,甘肅建投要想健康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就必須堅持“精益化生產”的方法,就必須練就“精益化管理”的功夫。具體來講,就是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堅持改革集成和創新驅動,把精益化徹底融入企業投資、融資、生產、設計、研發、采購、建設、管理、運營等全要素、全過程,學習日本豐田生產線的精益求精,對照美國丹納赫集團的精益化管理,探索形成一套自身的丹納赫式管理模式,把我們習以為常的、在我們手里就可以做、可以決策、可以行動、可以對付逆境的最重要的武器撿起來,為實現“再造一個甘肅建投”的戰略目標而持續奮斗。
三、主動謀篇布局,搶占發展商機
善陣者不戰。就是布陣,陣布好了,不打也贏了。厲害的企業家就是看得遠一點,對趨勢性的東西很敏感、警覺,早警覺,早構想,早落子,一步一步走下去,最后就能看到這個布局的結果。在夯實主梁的基礎上大跨度布局是我們應對這個時代不確定性的關鍵一招,因為即使有很多危險,他也不會同時發生在跨度很大的不同地方。如果你的布局跨度很小,很容易就被一網打盡,你跨度很大,就可以對沖風險,增加生存的機會。廣義來講,布局是一種資源的布局,要到寬處去謀布局;狹義來講,布局就是事情的統籌,就要看清形勢干事情。
近年來,甘肅建投為應對建筑行業增長日趨放緩、企業競爭分層、總體格局固化、傳統市場萎縮、材料價格上漲等多重困境制約,一方面堅持在聚焦建安主業精耕細作的基礎上大跨度布局、跨領域發展、跨產業轉型,堅持著眼政府需求,發揮建投所能,不斷加強政策研究,準確研判市場行情,集中力量在“縣域綜合片區開發、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災后綜合搬遷整治、智慧礦山開發運營和新基建、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新興業態領域開篇布局,加快形成梯次互進、主動轉型的良性發展態勢。另一方面,著力實施存量資源整合,陸續完成設計咨詢、建材生產、裝備制造、科技創新等產業板塊的整合重組,以提高產業集中度來增強系統資源的集成能力與優化能力,建設核心利潤區,提升產業附加值。同時,精準聚焦主責主業,以強化供應鏈管控為導向,整合實施集中結算、集中采購、集中銷售、降本增效等管理措施,重點強化對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部件、集成裝配產品、節能保溫材料、大宗物資、礦業砂石料等傳統產業產品的轉型升級和整合重組,積極構建縱向橫向拓展、內部外部聯合、高效便捷統一的供應鏈運行模式,切實提升企業的規模效益,有力促使集團公司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努力實現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品牌的躍升。
四、運用互聯網思維,提升生產力水平
前幾年業界都在說互聯網思維,到底什么叫互聯網思維?當年研發互聯網的人,就是要建立一個分布式的系統,實現這一段被打掉了,迅速連上那一段,那一段被打掉了,再迅速聯上這一段,實現永遠打不爛,這是當初設計互聯網的思想,沒想到引發了一場互聯網的技術革命。我們今天經營管理國有企業,也應該如此,也要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應該堅持把這套理念用到產業里、用到項目里、用到經營中、用到管理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作出的戰略部署,為我們打造“數字建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為認真貫徹落實這一重大戰略,甘肅建投以集約化、流程化、信息化為主線,以推進集團公司“三化”改造升級為抓手,積極開展產業數字化轉型,堅持實施“數字建投”工程,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積極應用數字化技術,發展BIM技術,引入施工機器人,大力營造智慧工地、智慧工廠、智慧車間,推動施工現場數字化智能化管控;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積極應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出資企業信息匯報和總部分析決策效率;在企業內部積極構建全面貫通的數字化平臺,梳理、分析和開發平臺沉淀的數字資產,切實加快建筑產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大力推進集團公司業務生產、經營管理、市場開發、財務管控等環節與數字化緊密融合,強化業務穿透和管理穿透,有效促使企業結構由松散離析向專業精干轉變,項目運營由傳統粗放向理性現代轉變,過程監管由低效遲緩向快捷高效轉變,進一步促進傳統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傳統生產方式升級變革,原有生產力水平跨越式提升。
五、堅持“走出去”戰略,增強市場競爭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融入“雙循環”,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空間,優化國內產業結構,獲取經濟資源和技術資源,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多年來,甘肅建投在堅持深化改革和轉型升級的同時,始終保持“走出去”戰略定力,以高質量發展引領拓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空間,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市場布局行穩致遠,以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一帶一路”貿易大通道。一是堅持全球化發展理念,緊跟國家戰略拓展市場空間。以中甘國際為抓手,立足國內,放眼全球,深度融入傳統非洲市場,著力擴大“一帶一路”沿線“朋友圈”,更加主動地拓展市場范圍,不斷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規則能力,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努力形成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海外區域市場。中甘國際現已在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東歐、南美洲等境外設有24個駐外機構,海外共有中方員工近500人,外籍員工近4000人,實現了以點帶面、區域經營、區域內協同發展。二是堅持屬地化發展策略,抓住關鍵環節提升經營質效。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甘肅建投堅持在開放發展中把握戰略主動,以人員、資本、經營、管理“四個屬地化”為抓手,著力加強專業化發展,扎根屬地市場永續經營,在穩住海外市場基本盤的基礎上,加強區域統籌、優化業務布局、提高現匯能力,主動與國家部委和駐外使領館建立緊密聯系,承建國家“兩部”(外交部、商務部)項目,同時以更廣視野和更新理念抓好與有優質資源、有充裕資金、有產業優勢、有經營能力的央企和上市公司的交流與合作,持續擴大商業版圖,發掘新業務增量。目前,甘肅建投正承擔并實施的“兩部”項目達到了5個,累計合同額超過6.5億元,創造了地方企業在承擔商務部“一帶一路”項目中少有的佳績。三是堅持“四步走”經營方向,以文化引領助力海外發展行穩致遠。多年來,甘肅建投以“產能走出去、市場走進去、產業走上去、效益走回來”為經營方向,堅持合法合規,守住風控底線,承擔社會責任,致力于在屬地國家做投資有回報、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環境有改善的好企業。多年來,我們堅持與屬地國家“心聯通”,將以“紅色基因、藍色印象、綠色發展”為標志的企業文化融入當地文化,以工程項目和投資企業為載體,構建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支撐、相互融合的中外文化交流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充分展示中國企業良好形象,以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凝聚和引領海外建投人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奮力譜寫甘肅建投海外高質量發展的絢麗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