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 凱里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項目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熟練運用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項目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目前,項目管理是一門在高校開課比較晚的學科,是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基礎課程,項目管理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項目是在一定時間、資源、環境等約束條件下,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完成的一次性任務或付出的努力。項目管理是指以項目及其資源為對象,運用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實施、協調和控制,以實現項目目標的管理方法體系。
第一,項目管理的特點。
項目具有一次性、獨特性、資源制約性、組織的臨時性和開放性、后果的不可挽回性等特點,使得項目管理具有復雜性、創造性、專門性等特點。
第二,項目管理課程的特點。
項目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聯系十分緊密的課程。項目管理課程涵蓋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工業、農業、商業、建筑業等行業和領域。項目管理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在教學手段、方法、教材等方面還不是很完善。
《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要求,必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把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上。”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普通高校要鼓勵所有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普通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很多行業的項目發展前景十分廣闊[1]。
未來,我國經濟增長和各行業發展越來越需要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支撐。目前,全國很多高校越來越關注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的改革。
世界經濟的發展及經濟形勢的變革,對我國的普通高校教育事業,特別是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及新的要求。新形勢下,項目管理人才需要的不僅是對項目的管理能力,而且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抗壓能力,這些顯然是應試教育不能實現的,為項目管理教育方式與教學理念的改革提供了現實的必要性。
20 世紀末,我國普通高校陸續從國外引進項目管理課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體系逐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逐步優化。但是,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第一,課程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傳統授課模式,教師講解,學生聆聽,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2]。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而項目管理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教學的目標是以理論知識指導實際項目應用,需要在實際的項目操作中運用項目管理知識。但目前的項目管理教學中,缺少充足的項目管理案例,項目管理理論與項目實踐結合不夠緊密,學生難以學以致用。
第二,課程體系較為分散。
目前,項目管理課程涉及十個知識領域:項目整體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采購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溝通管理和項目集管理[3]。這些內容雖然相互聯系,但由于教材分開編寫,授課過程中也是分開講解,以至于項目管理課程體系較為分散,系統性不強。
第三,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
項目管理課程的多數理論是從不同行業的項目管理實踐中提煉出來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具體到不同行業的項目中應該如何開展項目管理,普通高校項目管理教材缺少這部分內容。隨著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加入WTO 后,國際規則加速影響國內市場,不同行業的項目管理向前延伸到項目計劃的制訂,向后拓展到項目管理評價,而現有的項目管理課程內容又與企業項目管理實踐脫節,缺少項目計劃、項目評價等內容[4]。
第四,課程教學內容滯后。
近年來,項目管理理論與實踐發展較快,國內外不斷涌現出新理論和新成果,但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使用跟不上時代的教材,缺少前沿理論,授課內容滯后于企業項目管理實踐需求,課程內容缺乏前瞻性。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項目管理實踐中各類軟件的應用可以更快速、更精準地解決許多項目管理問題,提高企業管理效率。但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較少運用軟件,課程內容缺少技術含量。
第五,現有的考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目前,很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把項目管理列為考查課。貴州省凱里學院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也被列為考查課,學生項目管理課程的成績由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定。其中,平時成績占30%(包括作業、考勤、課堂表現等),期中考試成績占10%,期末考試成績占60%。在學生的眼里,考查課不屬于專業核心課,考查課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都是開卷考試,這讓學生覺得項目管理課程的學習和考試都比較容易。部分學生對項目管理課程不夠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強,表現在上課時有部分學生玩手機、說話、睡覺甚至逃課等。
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如果能實施教學模式多樣化,可以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性[5]。項目管理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授課時,要適當增加小組討論、實地調研、觀看項目管理實例視頻等教學方式。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多個符合中國國情的項目管理案例,組織學生討論案例,允許學生各抒己見,發表不同的觀點,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進行智慧碰撞,求同存異,并在此過程中加強對項目管理理論的理解,學以致用,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項目管理這門課程。任課教師要構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任課教師要逐步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任課教師可以將國家精品課程資源通過大學慕課網絡平臺分享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預習項目管理課程,也可在課后復習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甚至可以在課中交流學習。在課堂上,任課教師除采用講授法外,還可以采用案例法調動學生學習項目管理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
目前,國內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教學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根據項目管理十個知識體系排列;二是根據項目管理的四個生命周期編寫。以上兩種類型的教材各有優缺點,兩種教材的共同點是缺乏整體性,學生難以整體把握項目管理課程的知識點。
由于項目管理課程體系的十個知識點較為獨立且分散,系統性不夠強,項目管理教材中的多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并不緊密。針對這些問題,普通高校要根據項目管理課程的特點,要求教師將某些章節提前講授,某些章節延后講授;也可以根據授課需要將某幾個章節組合講授,或在項目現場講授某些章節。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的知識點,分析項目管理的課程體系,整理出項目管理課程的結構框架,便于學生從宏觀角度掌握項目管理課程的理論知識。再按照項目管理課程的結構框架,將所有章節貫穿起來講授,讓學生對項目管理課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項目管理理論是對各行業項目管理實踐的高度提煉,項目管理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6]。現有的普通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多半是與項目實踐脫節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一般情況下,教師難以組織實施帶領學生走出高校到具體的項目中學習項目管理知識,不過一般高校都有在建項目,例如,在建工程項目、裝修項目、維修項目、綠化項目、科研項目、實驗項目、文藝慶典項目等,授課教師可以和學校教務處商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高校相關的項目中學習,或者請高校項目負責人為學生講解如何開展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教材的編寫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教材的編寫要緊跟世界和時代發展的步伐,編寫的教材要大量吸納國內外項目管理實踐中涌現出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成果,教材中的案例要取自各行各業有代表性的企業,既要有國內的,也要有國外的。在科學技術革命的今天,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項目管理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應在現有的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教材中,增加國際工商項目管理知識的章節,補充項目管理通用的國際標準,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全球視野,培養學生的國際工商項目管理思維。
學生對項目管理課程的學習缺乏主動性的根本原因是很多高校把項目管理課程列為考查課。條件成熟的高校應將項目管理課程由考查課改為考試課,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項目管理課程考試的壓力,不得不認真學習這門課程。條件不成熟的高校雖然不能把項目管理課程由考查課改為考試課,但也要改進項目管理課程的考核方法,要加大平時成績和實踐教學成績的占比,減少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的占比,特別是要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加大對上課時學生玩手機、說話、睡覺及逃課等的懲戒力度。
另外,在目前的工商管理專業項目管理課程教學評價中,部分教師僅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分析和總結,評價不全面、不及時。因此,教師應構建項目管理課程過程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項目管理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聯系十分緊密的課程。當前,項目管理課程存在課程教學模式單一、課程體系較為分散、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課程教學內容滯后、現有的考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等問題。對項目管理的任課教師來說,要從教學模式、教學體系、教材編寫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進。項目管理的任課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全面掌握項目管理的理論知識,課后要為學生準備符合中國國情的案例,還要組織學生討論案例,或者組織學生到具體的項目中學習,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項目管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