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貝林 上海市金山區亭林小學

攝影與寫作從本質上來講,都屬于藝術化的表達方式。攝影是借由鏡頭來表達拍攝者內心的思想與情感,而寫作則是借由文字來表達。它們外在的表現形式雖不同,但內在本質卻是一致的,都是創作者對這個世界的觀察與創造性表現。藝術本身就是相通的,所以攝影和寫作確實存在許許多多的契合點。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法國藝術家羅丹的名言,可謂耳熟能詳。它出現于小學語文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教材中出現的第一個“習作單元”,它將寫作的訓練目標指向了觀察,可見觀察對于寫作而言多么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引導學生發現細致觀察的好處呢?怎樣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呢?攝影中取景的訓練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對攝影師來說,在攝影取景時就是在用“攝影者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攝影師只有經過耐心細致的觀察才能捕捉到精彩的瞬間,完成取景任務。
在上《大自然觀察筆記》(二年級)一課時,筆者安排了一次觀察拍攝活動,引導學生對校園里的花草樹木、亭臺樓閣進行細致的觀察并拍攝。
案例片段
師:小朋友們,今天陸老師要帶大家去拍照,你們想去嗎?
生1:想!(非常興奮)
師:太棒了,這次我們的拍攝主題是“我最愛的校園之景”。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2:我覺得我們應該拍攝校園里我們最喜歡的景色。
師:你說得太對了。那么怎么尋找你最愛的校園之景呢?
生3:我們應該到處看看,仔細地尋找。
師:是呀,到處看看,仔細找找,就是“觀察”。小朋友們,請你們帶上明亮的眼睛,認認真真地去觀察我們的校園,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去找出你最愛的校園之景。
生4:好!
師:在這里老師給你們一些觀察上的小秘訣——觀察時不僅要看仔細,還要變化角度去看,上面看看,下面也看看,左邊看看,右邊也看看,正面看看,反面也看看,遠處看看,近處也看看。
經過引導,學生們便有目的、有方法地去觀察了。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專注,東尋西找,仔細體味:有的發現了一簇沒有葉子的花,有的發現了樹干上一個像眼睛一樣的樹結,有的發現了一棵長在屋頂上的樹……(見圖1)

圖1
隨后,學生在習作中就很自然地遷移了攝影活動中習得的觀察之法:多角度、多感官。在習作《我的第一篇觀察筆記》中,寫得有序而細致。
“觀察”“如何觀察”兩個理論化的寫作問題,通過攝影活動便牢牢地定格在了學生們的心中。
我們常在寫作教學時叮囑學生:文章要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這里的“一個意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但教師們也許都有這樣的體驗——似乎學生很難明白什么是“一個意思”,以及如何圍繞“一個意思”來寫。于是,我們經常批閱到這樣的文章:寫景、寫物時面面俱到、毫無重點;寫人寫事時行文松散、主題不清,看似篇幅不短,實則流水賬一篇。
這時,通過攝影中的“聚焦主體”練習,就可以讓學生慢慢體會出如何抓住中心,突出主題。
在攝影過程中,“聚焦主體”通常會用到兩種方法:一是對焦準,即通過調整凸透鏡(鏡頭的鏡片)與幕(膠片)之間的距離,使拍攝主體清晰,攝影聚焦后,拍攝的照片主體突出鮮明,背景模糊暗淡;二是巧裁剪,即圍繞主題將原照片中不必要的、多余的內容裁剪掉,只保留主體或者對表現主體有益的少數陪體,通常情況下,照片背景越簡單,主體越突出,這種“減一減”的方法,也很適合運用到寫作中,以突出中心。
《一件難忘的事》(四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個環節:教師以同學們拍攝的校足球比賽的照片為例,在教學中嘗試通過攝影中的聚焦來引導學生在文章中形成一個焦點、一個核心,從而突出描寫主體。
案例片段
師:同學們,上周我們拍攝了學校舉行的足球賽,老師這里有三張照片(見圖2),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圖2
生1:我最喜歡第三張照片,因為第一張照片人物都拍糊了,不清晰;第二張照片把人物拍得好小,我都看不清他們的動作。
師:他認為第三張拍得最好,有沒有不同的觀點?
生2:沒有。
師:看來,你們都覺得第三張很好,能說說理由嗎?
生1:第三張把人物拍得最清晰,而且照片里的主體只有他一個人,沒有雜亂的東西,主體很突出。
生2:我還想補充一點,他把人物的動作表情也拍得很好,剛好是射門前的那個動作,臉上的那個表情讓我感覺他踢球很認真,很享受踢球!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會欣賞。是的,一張好的照片應該主體很突出,表現的主題也很明確。比如你們最喜歡的第三張照片,照片里沒有其他不必要的干擾。那個射門的學生,拍攝者把他放在了畫面最主要的位置,讓我們一眼就能知道拍的就是他,從他的動作表情中,我們也感受到了一種拼搏努力的體育精神,這就是這張照片的主題。
師:我們來看第二張照片,你們能想辦法突出這張照片的主體嗎?
(小組討論、交流)
生3:可以對它進行裁剪,把周圍空的地方和不必要的人物都裁掉,就突出中間幾個搶球的同學。
師:我們來看看經過裁剪后,這張照片是不是更能突出主體,表現主題。(見圖3)

圖3
生4:我覺得裁后的照片主體突出多了,而且我也感覺到了頑強拼搏、永爭第一的體育精神。
師:是呀,拍照時要突出主體、凸顯主題,就得學會通過構圖裁剪等方法安排素材。這和我們寫作文其實是一樣的,我們寫作文也需要對觀察積累的材料進行再加工,確定哪些是主要的重點描寫,哪些是次要的簡略描寫,哪些是不必要的,直接舍棄。這樣才能做到詳略得當,中心突出。小朋友們下次寫作文前,不妨在腦海中想象一下畫面,看看畫面中主體是誰,符合你要表現的主題嗎?
攝影要圍繞主題考慮景物的取舍;作文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選擇表達的形式、確定材料的詳略等。所有這些過程,如果處理得好,就能使一張看上去很普通的照片有了生命的活力;學生學會了這個能力,轉而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在攝影中,除了講究主體外,還有一個與之相反的概念叫陪體。陪體也稱賓體、客體,是和主體有情節聯系的次要表現對象。它不是照片中的必然存在,但若用得巧,卻可以陪襯主體,令主題更加突出,為整個畫面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側面描寫以旁面、對面或反面來寫正面,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寫、對比來表現所要描寫的主要對象。這兩者之間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在寫人物或事件時,運用一些側面描寫來烘托主題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通常學生們很少會自覺地運用到這項寫作技巧。
在上《精彩瞬間》(五年級)一課時,筆者從運動會中學生們拍攝的精彩瞬間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到側面描寫的作用。
案例片段
師:同學們,前不久我們舉辦了校運動會。我相信,細心觀察的你,一定捕捉到了許多精彩的瞬間,讓我們通過鏡頭再回顧一下。
(播放學生拍攝的照片)
師:老師也捕捉到了不少有趣的鏡頭,我們一起來看看。
(加油吶喊的觀眾、滿頭大汗的工作人員)
師:這些鏡頭與你們拍攝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1:我們拍攝的都只有比賽中的運動員們,但是老師你拍攝的還有旁邊的觀眾和工作人員。
師:我們不是強調主體要突出、畫面要簡潔嗎?那么老師這樣拍攝是不是拍錯了?加進去的這些陪體,對表現運動會主題有幫助嗎?請你看著畫面用心感受。
生1:我覺得沒拍錯,看到觀看的小朋友們賣力加油,我感覺比賽一定非常激烈。
生2:我也這么覺得,而且看工作人員那么認真,我就好像感受到了體育比賽的公平公正。
師:同學們都很會思考。像這樣,在主體旁邊陪襯著的是陪體,陪體運用得好不但不會搶主體的風頭,反而會讓我們更好地感受到照片的主題。把它運用到今天的寫作上對你有沒有啟發?
生3:我明白了,我寫作時可以寫寫觀眾的反應,也可以寫寫工作人員的反應。
師:再想想,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寫些什么?
生4:我還可以寫當時的天氣情況、操場上的環境,還可以寫比賽結束后的情況。
師:是呀,這些都是側面烘托,對表現主題很有幫助。
用攝影的方法,將什么是側面描寫、側面描寫可能會達到什么效果直觀而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輕松地感悟到了這一寫作手法的妙處。這比生硬地進行概念灌輸或者在閱讀中咬文嚼字地去體會要容易得多,有效得多。
高年段學生的習作要求中還有一條也很難落實:圍繞中心把一件事寫具體。這里的“具體”除了需要寫清楚起因、經過和結果,還需要對事件、人物進行細節描寫。盡管老師耳提面命,一定要寫清楚、寫具體,但學生們還是不太能關注到人、事、物的細節。這并不難理解,我們在寫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時,并不是事件發生的當時,也不是那個人就在眼前,而是通過回憶來描寫的。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記憶尚處于短時記憶階段,時間一長,丟失了事件細節實屬正常。所以,學生在描寫人物或者事件時,不是缺乏細節描寫便是憑空想象、胡編亂造。這時,特寫鏡頭就有用武之地了。
特寫鏡頭能準確捕捉、放大、定格客觀事物在瞬間的微妙運動和變化,能糾正學生們沒看清或遺忘后只能通過推測造成的誤差。寫作文若再次觀看照片,就會重現當時清晰的“立體畫面”,使學生重返過去,回味過去。據此寫文,就能彌補其他觀察方式對細節描寫的不足。
例如《神秘恐怖箱習作指導》(四年級)一課,筆者用照片來還原學生們玩神秘恐怖箱時的各種神態、動作的細節,以此來指導寫作。
案例片段
師:寫作就像我們平時的攝影,攝影時要捕捉最能表現主題的鏡頭,寫作時也要選取最能表現主旨的材料。材料選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師:捕捉好鏡頭,接下來怎么寫?我們把鏡頭放大了,再瞧瞧(見圖4)。

圖4
師:你發現了嗎?
生1:我發現他們的表情和動作都很特別、很夸張,通過這些表情我感覺到了這個游戲的恐怖和神秘。
師:透過表情、動作,你感受到了神秘恐怖,調動你的五官,你仿佛還聽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還聽到了同學們的尖叫聲和我自己的心跳聲。
師:哦,我們還可以寫語言、寫心理,這些都叫作細節描寫,就好比是攝影里的特寫鏡頭。給鏡頭里的人物細節來個精彩大特寫,那文章就真的成功啦!
通過特寫鏡頭的對照還原,學生們對細節描寫心領神會,描寫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攝影和寫作看似屬于兩個不相關的領域,但其實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多相通之處。這些相通之處,為“攝影與寫作”的融合教育提供了可行性。教師完全可以借助攝影的相關知識,在攝影活動中將寫作技巧化繁為簡、化理論為形象、化枯學為體驗,讓學生掌握、消化、運用,從而匡正其寫作心理,激發其寫作興趣,提升其寫作技巧和寫作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