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楊一之
10 月12 日,浙江省科技廳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暨創新浙江大講堂(第四期)。廳黨組書記佟桂莉主持會議并講話,廳長高鷹忠講話,廳領導孟小軍、吳卿,廳機關全體干部、廳屬單位班子成員,各設區市科技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省直機關工委、省直機關紀檢監察工委有關同志列席會議。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流體動力基礎件與機電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楊華勇作題為《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的探索與思考——以原子級制造、生物制造領域為例》的專題授課,孟小軍、吳卿作學習交流,寧波市、嘉興市、岱山縣、德清縣科技局作交流發言。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浙江考察指導并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大地念茲在茲的傾情牽掛、對浙江工作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對浙江人民情深似海的關心關懷,為我們提供了感恩奮進、再啟新程的政治指引,登高望遠、再創優勢的戰略指引,實干爭先、再譜新篇的行動指引,守正創新、再燃激情的精神指引。
佟桂莉強調,要提高站位,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發展戰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殷切期待、對浙江發展規律“‘五個堅持’揚優勢”的殷切期待、對浙江發展定位“示范引領走前列”的殷切期待、對浙江發展路徑“先試探索求突破”的殷切期待、對浙江黨員干部“善謀會干抓落實”的殷切期待,把絕對忠誠、緊跟追隨的方向把得更準,把勇挑大梁、勇立潮頭的使命扛得更牢,把探路先行、實干爭先的步伐邁得更大。要善謀會干,扎實推進落地轉化。強化對標對表,在筑牢政治忠誠上下功夫。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第一議題”,系統謀劃學、全員覆蓋學、尋跡溯源學、深刻領會學,引導全省科技系統黨員干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以科技創新發展的“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來更好地體現科技系統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忠誠。加強謀劃規劃,在找準坐標定位上下功夫。聚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科技創新引領“主抓手”,在推進創新深化和增強“315”科技創新體系效能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大平臺”,在加快提升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質效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加快突破科技前沿領域,創新關鍵技術攻關“新模式”,在積極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浙江路徑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壯大企業科技創新“主力軍”,在發揮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上實現新突破;聚焦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涵養全球科技人才“蓄水池”,在完善科技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的全鏈條全周期制度體系上實現新突破;聚焦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增強科技體制改革“驅動力”,在以體制改革驅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實現新突破。主動實干作為,在確保全年勝上下功夫。聚焦全年目標任務再沖刺、再拼搏,力爭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同時,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提出的工作要求和重點任務,逐條逐項梳理研究、深入調研,形成更具牽引性、突破性、創造性、創新性的實招硬招。

高鷹忠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的豐富內涵、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的里程碑意義、“八八戰略”之于浙江的極端重要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科技工作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不折不扣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到位。要認真對標落實,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對標落實“必須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指示要求,堅持“創新深化”戰略核心地位不動搖,迭代完善并扎實推進“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認真對標落實“打造一批科技創新平臺”的指示要求,謀劃實施推進高能級科創平臺高質量發展改革舉措,加快形成“精、專、尖”的戰略競爭優勢。認真對標落實“在科技前沿領域加快突破”的指示要求,深入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浙江路徑,努力取得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認真對標落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指示要求,縱深推進科技企業“雙倍增”和“兩清零一提升”行動,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以重大任務為牽引的創新聯合體,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認真對標落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人才是關鍵”的指示要求,完善科技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的全鏈條全周期制度體系,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認真對標落實“加快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的指示要求,強化科技體制改革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健全科技創新政策法規體系,提升“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的科技管理能力。要強化實干爭先,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做好科技創新工作的強大動力。要收好官,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要謀新篇,努力謀出特色、干出新意、多出創舉。要提能力,圍繞機構改革轉職能,圍繞統籌協調提能力,圍繞狠抓落實轉作風。要守底線,牢固樹立“大安全”理念,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堅決守牢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