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東 萬 莉
成都醫學院檢驗醫學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500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話,強調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在2010年3月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2018年5月的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2019年3月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上都反復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學教育全過程,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各類課程形成協同效應[1]。思政教育的目標是實現“潤物無聲、立德樹人”,醫學教育的目標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醫學專業課程,就是把二者結合起來,把教育強國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融為一體。臨床檢驗基礎是醫學檢驗專業的專業課程之一,是對人體的血、尿、糞等體液進行分析檢驗,達到診斷疾病判斷預后的課程,是學生成為合格“偵察兵”的基礎課程。臨床檢驗基礎所包含的唯物主義生命觀科學觀充滿著思政元素,說明臨床檢驗基礎具有融合“課程思政”的基礎[2]。在專業課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在臨床檢驗基礎教學中開展思政課程的教學改革,可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
1.1 學校層面的組織 學校根據專業特點,以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對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做了從上到下的系統設計和逐層建設。把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搞好,不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務,應尊重教學的基本規律。首先領導管理體制,黨委統一負責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把思政教學作為大事要事來抓。學校教務處作為統籌管理部門,統籌安排校內外的教學資源,明確課程思政的意義、目標、任務和要求[3]。各院系在專業培養方案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思政課程體系和綜合素質目標。各教研室,圍繞這些目標與要求挖掘各課程的思政元素,組織重構教學內容,并落實到大綱、計劃和教學實踐中。
1.2 提升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 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者是教師,其思想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是決定著思政教育的水平和實效。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政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1)開展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臨床檢驗基礎的專業教師,基本來自檢驗科一線人員或學校專職教師,專業技術過硬,但政治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為專業課教師量身訂制科學培養方案,以職業道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結合專業課中的疑點、醫療法規和社會責任意識,避免追求大而全。(2)組織專業課教師去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場學習體驗紅色文化教育,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接受黨性教育,提升精神境界,堅定專業課教師的思想覺悟和理想信念。(3)廣大專業課教師需要轉變觀念,從自身建設上下功夫,加強對人文科學、社會哲學的學習,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質,構建相當的知識體系,本著對黨的教育事業,自覺主動推進思政教育的建設[4]。
2.1 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設計 臨床檢驗基礎教材中蘊涵了很多思政元素,根據教學內容需求和思政教育的規律,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使思政教育與臨床檢驗基礎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臨床檢驗基礎的思政教育落到實處。本文設計規劃了把思政教育融合到臨床檢驗基礎的教學內容中的具體設計方案,按照課程順序,把各個章節內容分為八個知識模塊,依次展開教學活動,表1列舉了教學內容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點[5]。

表1 《臨床檢驗基礎》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設計
2.2 思政教育在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 把課程思政教育應用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方便師生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網絡教學平臺具有資源類豐富、存儲分類清晰、查找使用方便、教育功能明確等優點。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要在課堂上完成所有專業課和思政教育是難以實現的,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授課前,教師提前在教學平臺上發布教學資料,包括計劃大綱、授課PPT,特別是包含愛國主義的思政宣傳視頻,并設置簽到。然后通知學生提前預習,教師可通過平臺查看學生觀看視頻和簽到情況,使學生逐漸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學生在課后復習時,遇到疑惑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向教師詢問,學生若有好的建議,也可及時提出[6]。在課后作業里,適當加入思政教育的試題,考察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以此加強思政教學效果。
2.3 用愛國主義精神升華思政教育 在授課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熱情、強國志向、報國行動,又提升學生對醫學檢驗專業熱愛,培養了學生的職業使命感,努力學習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具體講授時,可從用毛主席詩詞、戰“疫”勝利入手:(1)學生們對毛主席的詩詞大多耳熟能詳,毛主席詩詞充滿了浩然之氣,具有催人奮進的感召力、驚心動魄的震撼力,又有扣人心弦的穿透力、樸實無華的親和力。授課時,適時朗讀毛主席的《送瘟神》二首,新中國成立后,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群防群治,戰勝了血吸蟲病[7]。(2)講到現2020年開始的抗疫戰斗,廣大醫務工作者都是時代的先行者,不畏艱險、逆境前行、不計生死,終于取得抗疫戰斗的偉大勝利。“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為了誰”,就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奉獻精神的真實詮釋,可在教學過程適時講述張定宇、徐輝、鐘南山的先進事跡。現在常態化疫情監管,經常出現零星的病例,甚至地區流行。精準防控、快速響應,需要大量檢測核酸,并在醫院檢驗科完成,這就是醫學檢驗人的使命。
2.4 根據教學內容,巧妙融入思政教育 在專業課中進行思政教育,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找好融入點,把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政教育于日常授課之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譬如:(1)很多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懷揣當臨床醫生的夢想,但錄取為醫學檢驗專業,第一節課的思政教育,用火車頭和枕木的關系類比,闡述醫學檢驗專業作為醫技輔助科室,為臨床醫療服務的重要性。通過教育,培養學生培養愛崗敬業的品質,甘當醫療工作的幕后好助手。(2)教師在實驗示教過程融入人文關懷,教師示教毛細血管采血前,與患者進行必要的交流溝通,通過看似閑散的對話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提升患者配合度。冬季靜脈抽血預先搓熱雙手,避免雙手過冷使患者感到不舒服。(3)講解腦脊液檢查時,首先提問“如果有腦炎患兒需要抽腦脊液做檢查,但患兒父母堅決不同意,你怎么給患兒父母做思想工作?”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隨后進行收集整理,教師再總結性歸納,“抽腦脊液不會損傷患兒智力,部分腦炎患兒癡呆是因為腦炎病理損傷,隨后自然過渡到分析腦脊液指標改變鑒別三種腦炎”。這樣很好地完成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4)專業課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注意融入的目的是教書育人,提高教學質量,不是為了完成上級任務,為了融入而融入。也不是涂抹“萬金油”在每個章節都融入,而是選擇恰當的知識點,做到有機融入,才能事半功倍,避免弄巧成拙。
在專業課中開展思政教育已經進行了數年,筆者對近三年的醫學檢驗專業的近300名學生進行了隨機的調查問卷,結果見表2。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臨床檢驗基礎的思政教育給予了肯定充分肯定,能夠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提高醫德修養、塑造未來職業、培養人文主義精神等,但普遍反映占用了過多學習時間,也有部分學生表示效果一般,甚至無效果。

表2 臨床檢驗基礎的思政教育問卷調查(%)
幾年來,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加強思政教育,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情況,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臨床檢驗基礎作為醫學檢驗專業的骨干課程,課程內容多知識量大,部分學生感覺學習壓力大,學習取向功利化,以成績及格為目標,對思政學習的興趣不大。雖然教師在課堂教育、網絡平臺上反復強化思政的重要性,但依然有部分學生只是流于形式完成任務而已。另一方面是教學藝術有待提高,思政教育不是在課程中簡單插入思政理論,而是根據課程內容尋找切入點,把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完美結合。部分教師教學方式過于簡單,部分課程內容的切入點出現不到位,生搬硬套、刻意而行,沒做到有機融合,失去思政育人的目標。
課堂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的地方,更是以德樹人、引領價值的陣地,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融入思政教元素,實現專業課與思政教育同向而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改進了課堂教學模式,優化了辦學宗旨,轉變了傳統教學的乏味枯燥,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提高了專業自信,加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臨床檢驗基礎是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最先學習的專業課,有大量思政元素值得進一步開拓挖掘。每一名專業課教師都應加強自身思政水平、拓寬知識面、更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揚專業優勢,把醫學人文教育、愛國主義精神、職業道德素養等融入專業課的教學工作之中,促使學生成為專業能力強、綜合素養高、德才兼備、又紅又專的醫學檢驗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