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靜



【摘要】信息技術與幼兒語言活動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結果。在教育信息化深入發展之際,教師要以幼兒園信息化建設為依托,選用適宜的信息技術手段,有效創設語言活動,調動幼兒興趣,驅動幼兒積極表達,儲備語言內容,發展語言能力。本文將以繪本《小原始人之智者的秘密》為例,以電子白板為“工具”,詳細闡述促進信息技術與幼兒語言活動深度融合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 信息技術? 語言活動? 深度融合?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10-0127-03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闡明了信息技術之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師豐富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儲備,增強現代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善用信息技術解決幼兒教育問題。信息技術是實施幼兒教育的強有力助力。在過去的十三五規劃的五年中,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如,各地幼兒園、中小學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幼兒園、中小學教師選用信息技術手段,組織各項教學活動;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助推著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深度融合,促使信息技術成為幼兒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本園把握教育信息化深入發展時機,著力進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每間教室配備電子白板,輔助教師優化教學方式,創設多樣活動。眾所周知,語言領域是幼兒教育五大領域之一,是幼兒建構認知,儲備語言,發展語言能力的載體[1]。在實施語言活動時,教師善用電子白板,與幼兒互動,實現語言領域的預期價值。以繪本閱讀《小原始人之智者的秘密》為例,教師如此應用電子白板:
一、音樂律動,開啟活動
開啟活動是語言活動的起始階段。《指南》強調了幼兒的主體性,指明了幼兒興趣之于各項活動的重要性。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證明,音樂律動契合兒童發展特點,是調動兒童興趣的“法寶”。電子白板集成了動畫、聲音、信息處理等多種功能,助推教師在語言活動的開啟階段,創設音樂律動活動,調動幼兒興趣,驅動幼兒走進語言活動。
具體地,在《小原始人之智者的秘密》繪本閱讀活動之初,筆者利用電子白板播放兒歌《好朋友》,并帶頭舞動身體。在音樂和形體動作的雙重作用下,大部分幼兒產生興趣,發揮自主性,舞動身體。筆者把握時機,引出活動內容:“歡迎大家進入《小原始人》品德世界,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些新朋友。大家想不想和新朋友問好呢?”此時,部分幼兒發問:“新朋友都有誰呢?”于是,筆者在電子白板上展示《小原始人之智者的秘密》故事中的人物,如女媧、小堅果等。
在呈現人物形象后,筆者鼓勵幼兒與“新朋友”一起唱唱跳跳。如此做法,不僅使幼兒因音樂律動產生了興趣,還順其自然地引出了語言內容,便于推動語言活動發展。
二、分段閱讀,交流討論
繪本閱讀是重要的語言活動。《指南》指明了幼兒教育的互動性,要求教師應用多樣方式與幼兒互動。師幼互動的過程,是促使幼兒發展的過程。繪本閱讀,是師幼互動的具體表現。師幼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提問是最為便捷的方式[2]。此外,電子白板具有激光燈功能,為師幼提供互動便利。如,在語言活動的分段閱讀階段,教師利用聚光燈功能,將幼兒視線集中在某一段落,并以此段落為基礎,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交流、討論,順其自然地實現師幼互動,促使幼兒了解繪本內容,同時鍛煉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為此,幼兒園可以根據所設計的課程進行優化,確保語言教學內容既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也能培養幼兒的能力,更能夠和小學課程相連接。比如可以采用時下比較流行的繪本教學,幼兒可以先根據圖像來自己想象故事內容,隨后教師便可以進行領讀、導讀、角色扮演等方式逐漸讓幼兒認識繪本中的文字,并且能夠閱讀出來。這種先根據想象力進行理解,再進行識字閱讀的方式更能夠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與此同時還能讓幼兒在興趣中獲得學習成就感,這對于幼兒的成長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筆者使用聚光燈功能,將幼兒的視線集中在特定的繪本段落上,如下:
插圖內容直觀形象,很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筆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并繼續利用聚光燈功能,引導幼兒觀察插圖,思考問題:“大家發現這里發生了哪些事情嗎?”“圖畫上的小堅果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在問題的驅動下,幼兒邊傾聽邊讀圖,充分發揮自主性,有針對性地探尋故事內容。在探尋后,幼兒們積極表達。比如,有的幼兒提到小堅果因為伏羲爺爺的拒絕而感到傷心、難過。筆者及時贊賞幼兒的良好表現,同時解讀故事內容,促使幼兒建構認知。如此互動,不但使幼兒進行了傾聽、觀察、思考、表達,認知了繪本內容,還使幼兒順其自然地鍛煉了傾聽能力、表達能力等,有利于提升語言發展水平。
三、融入德育,無形熏陶
融德育于語言活動,是教師育人功能的具體表現,也是推動立德樹人教育任務落地的重要方式?!吨改稀分该髁苏Z言領域的綜合性,不僅要求教師在“語言”上狠下功夫,還要求教師融入德、智、美等,促使幼兒全面發展[3]。電子白板有自帶的資源庫,也可供教師搜索網絡資源,還可以使教師上傳自制的教學資源。電子白板便于教師在語言活動的德育融入階段,整合適宜資源,生成育人活動,促使幼兒受到德育熏陶。
《小原始人之智者的秘密》借助發生在小堅果和伏羲爺爺身上的事情,揭示了男孩和女孩之間的不同,提倡尊重彼此身體秘密。在分段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通過不斷思考問題,了解到伏羲爺爺是男性,小堅果是女性,所以伏羲爺爺拒絕和小堅果一起洗澡。立足繪本中的德育內容與幼兒的閱讀所得,筆者趁機在電子白板上搜索網絡資源,播放視頻——《身體的秘密》,融入德育教育。
視頻內容比較直觀形象,容易吸引孩子們的目光。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自覺進行形象思維,初步了解男孩和女孩的身體差異。結合視頻內容,筆者向幼兒提出問題:“通過觀看視頻,大家發現男孩和女孩的身體有哪些差別嗎?”“我們要怎么保護自己的身體呢?”在提出問題后,筆者鼓勵幼兒與小伙伴們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之際,幼兒們提出個性看法,順其自然地碰撞思維,逐步達成統一認知。此時,無需筆者的引導,幼兒們自覺表達,介紹女孩和男孩的身體差異,以及保護身體的方法。筆者認真傾聽,贊賞幼兒的良好表現,同時筆者結合視頻內容,詳細介紹,使幼兒完善認知。立足于此,筆者繼續追問:“大家有什么方法來區分男孩和女孩呢?”在問題作用下,幼兒遷移認知,探究不同的區分男孩和女孩的方法,并積極作答。實踐證明,在德育資源的助力下,幼兒不但開拓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儲備,還建構了道德認知,便于在生活中尊重男孩和女孩的身體隱私。同時,不少幼兒因此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四、角色表演,增強認知
角色表演是生成語言活動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兒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4]。同時,角色表演也是幼兒遷移認知,增強認知的途徑。幼兒的自我展現欲望較強。在建構認知后,大部分幼兒想要獲得展現認知的機會。角色表演恰好為幼兒提供了展現認知的機會。電子白板具有批注功能,便于教師依據活動需要建立表格、繪制圖像等,助力幼兒理清故事內容,積極體驗角色扮演活動。
在《小原始人之智者的秘密》課堂上,幼兒通過與教師互動,了解了故事內容。于是,筆者趁勢組織角色表演活動。在組織活動之初,筆者先利用電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建立如下表格,并引導幼兒與小伙伴合作,梳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借此回顧故事內容,為進行表演做好準備。
接著,筆者鼓勵幼兒們復述故事內容,試著講清故事先發生了什么,再發生了什么,最后發生了什么。在幼兒復述的過程中,筆者走進幼兒群體中,認真傾聽,及時發現問題,利用適宜的方式進行引導,助力幼兒完善認知。然后,筆者鼓勵幼兒毛遂自薦,講述故事內容。之后,筆者則鼓勵幼兒和小組成員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繹故事內容。在演繹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興致高昂,積極表達,甚至提出個性看法或建議,推動了表演活動發展。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幼兒愈加了解故事內容,語言表達能力也逐漸增強。最后,教師搭建舞臺,鼓勵幼兒和小組成員走上舞臺,扮演角色,演繹故事內容。在小組表演之際,教師認真觀看,了解幼兒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情況,尤其發現幼兒的良好表現。在每組表演后,筆者都會贊賞幼兒的良好表現,使其建立自信心。如此做法,不但使幼兒回顧了繪本內容,增強了認知,還使幼兒順其自然地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增強合作意識,發展孩子們的合作能力。
五、學會傾聽,善于表達
能夠安靜地進行傾聽和表達是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習慣養成內容之一,是幼兒進入小學學習的必備能力之一,兒童必須要能夠坐得住,認真聽講才能學習到知識,與此同時還需要能夠將學到的內容和內心的疑問表達出來,以確保兒童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引導幼兒學會安靜傾聽和表達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而不是采用訓斥、逼迫的方法進行訓練,這樣不僅不會讓幼兒認真傾聽,反而會導致幼兒出現自卑甚至自閉的心理。畢竟幼兒精力旺盛,相對活潑,因此在傾聽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幼兒能夠保持安靜,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能夠保持安靜,例如課堂上設定一個三到五分鐘安靜時間段進行音樂或者閱讀賞析等活動,誰先發出聲音誰就表演節目,讓幼兒能夠通過游戲意識到課堂安靜的重要性,并能逐漸延長幼兒的專注時間。在幼兒能夠保持安靜后便可以融入傾聽教育,例如在講故事前給幼兒提出幾個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故事,回答對的幼兒可以獲得一定的激勵。在訓練一段時間后便可以把問題放在故事后面,讓幼兒能夠逐漸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而表達能力的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鍛煉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日常對話做起,讓幼兒能夠利用每日的對話來練習表達能力,循序漸進地讓幼兒利用分享生活、講故事等方式進行表達練習,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讓幼兒養成提出問題的習慣,這對于幼兒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有效地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語言活動,可以增強語言活動的趣味性,切實調動幼兒活動參與積極性,尤其使幼兒通過體驗不同活動,儲備語言內容,靈活應用語言,自然而然地發展語言能力,同時發展其他能力,如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有利于增強語言活動的實施效果。鑒于此,在實施幼兒語言活動時,教師要把握教育信息化時機,依據園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根據語言活動內容,靈活應用信息技術,創設多樣活動,驅動幼兒體驗,逐步推動幼兒發展,實現信息技術與語言活動的深度融合,提高語言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曲雯.信息技術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7):4-6.
[2]黨海霞.談信息技術與幼兒語言教學的深度融合[J].新智慧,2021(20):25-26.
[3]郭素蘭.科學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幼兒語言活動開展[J].教育界,2020(51):77-78.
[4]張春玲,李穎.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語言教學模式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響樂),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