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紅梅
近年來,幼兒美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美術活動形式的創新,探索適合幼兒的多樣化教學內容和方法。其中,許多教師和園所選擇將大自然作為主題之一融入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這不僅可以讓教學環境變得豐富多彩,促使幼兒更加專注地參與創作的整個過程,還能讓幼兒在提高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同時,充分體會課堂的魅力和美術學習的樂趣。基于此,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案例,談談大自然對幼兒美術活動的幾點啟示,希望能夠為創新一線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等提供借鑒和幫助。
一、從自然中尋找主題內容,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幼兒正處于個體成長的起步期,他們未受過世界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對萬物有著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對各種事物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創造力。將大自然融入幼兒美術活動中,會讓其內容和形式更加生動,從而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其中,幼兒最熟悉、最喜愛的就是與“四季”相關的內容主題。春天的生機勃勃、夏天的烈日炎炎、秋天的碩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幼兒手中的畫筆可以畫出不同季節里萬物的風采。比如,在春季,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感受萬物復蘇、一切生機勃勃的景象,并引導幼兒用涂涂抹抹的方式進行創意表現。這種打破常規畫筆創作的方式能夠激發更多幼兒的創作興趣,讓其產生積極創作的意愿。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用剪成小塊的硬卡紙代替畫筆,從紙的一側涂到另一側,在白紙上刮涂出藍天的背景,中間可以不斷添加藍色或白色的顏料。刮涂形成的肌理效果生動再現了天空中云卷云舒的曼妙,一幅幅美麗的春天創意畫讓幼兒重新認識了季節、天空、大自然,增加了對繪畫創作的熱情與喜愛。
二、從自然中尋找靈感,探索創作的趣味玩法
許多幼兒美術活動與大自然的聯結往往是具體的、直接的。教師們習慣于帶領幼兒直接獲取大自然中的材料、元素、色彩等進行創作。然而,大自然對美術教學的影響和啟示遠不止于此,很多自然中的奇妙現象、生態循環的過程等都能夠啟發幼兒思考,促使幼兒自主探索創作多種趣味“玩法”。
比如,在美術創作活動《重力滴流畫》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探索顏料與重力的關系,體會傳統材料多種玩法的趣味性,激發了幼兒無限的創作靈感。教師先通過“蘋果因為重力從樹上掉落”的例子引發幼兒思考。接著,教師讓幼兒嘗試轉動畫板的方向,上下顛倒或反轉,感受顏料因為重力在紙上滴流時形成的有趣色彩現象。幼兒根據顏料滴流時形成的自然軌跡開發自己的想象,并結合拼貼、中國畫等多種形式進行綜合表現,整個探索和創作的過程比作品的最終呈現更加珍貴。幼兒在探索與發現的過程中間接提升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積累了獨特的創作經驗。
三、將自然資源與課程游戲化結合,挖掘幼兒的創作潛能
課程游戲化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幼兒更好地融入美術課程之中,并在探索和創作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大自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資源,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將自然資源融入幼兒美術活動中,能夠豐富課程游戲化的內涵和形式,充分挖掘幼兒的創作潛能,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創作。
比如,在以園所外的花園為創作素材時,有的幼兒就被一群笨拙可愛的小黃雞吸引了。他們饒有興趣地蹲在旁邊,仔細地觀察小黃雞的外形特征。在創作時,先是在塑料叉子蘸上黃色的顏料,在紙上印出一個大圓圈兒。接著,又用叉子的齒在紙上刮出紋理,模仿小雞身上毛茸茸的毛。最后,再貼上眼睛和嘴巴,用黑色畫筆畫出兩只小腳,萌萌的小黃雞就誕生了!除此之外,還有的幼兒特別喜歡花叢一角的別致景色。于是,他們一邊觀察一邊用藍色顏料涂抹出天空的背景,用畫筆蘸綠色顏料畫出草叢,最后隨意粘上若干動動眼球,讓整個場景變得生動有趣。幼兒們在大自然中盡情觀察,忘我地創作,每個幼兒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場景或元素。在創作的過程中,幼兒充分挖掘自己的創作潛能;在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積極主動地利用自然材料探索新的創作形式。
大自然在幼兒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是幼兒進行科普學習的“好老師”,更是進行美術創作的“生動資源”。基于此,教師應充分挖掘大自然中有價值并適宜幼兒學習的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引入,并不斷創新其形式,讓幼兒美術活動更加生動、有趣,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創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