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豆

遏制陳規陋習,推動文明鄉風,只有為愛“減負”,才能為家“加分”。
香妹子馬上要結婚了,父母開心地列出一個超長彩禮單,跑來和她商量:“房子車子與三金,鞋子衣服四季新,萬元票子要十扎……”香妹子聽得直搖頭:“不行不行,一并歸零。”一聽這話,老兩口不干了。父親從彩禮的歷史講到自己的面子,母親從婚后的家庭地位講到未來的幸福,總而言之,這彩禮要定了!
香妹子也沒退縮,從未婚夫的個人品德到他們家的優良家風,從被彩禮拆散的家庭悲劇到文明新風下的美好婚姻,大大方方以理服人。她言簡意賅地總結道:“簡字上面笑口開,門字里面日常來。”一個“簡”字驚醒夢中人,父母豁然開朗,表示要緊跟時代新風,做到婚事新辦,聽女兒的,不要彩禮。
以上情節,出自由湖南省汨羅市婦聯擔任編劇的戲曲小品《不要彩禮要幸福》。故事生動,節奏明快,自從2023年4月上線后,在當地廣泛傳播,頗受老百姓好評,將當地移風易俗工作推向了新高潮。
2022年年底,湖南省汨羅市被全國婦聯確認為移風易俗工作試點。汨羅市婦聯在原有良好基礎之上,用足用好這次重要契機,不斷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邁上新臺階。
發揮“聯”字優勢樹新風
今年以來,汨羅市婦聯高度重視移風易俗工作,充分發揮“聯”字優勢,積極和各部門協作,以升學、結婚等人生重大節點為切入口,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引領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移風易俗。
8月升學季,汨羅市婦聯開展拒絕“謝師宴”“升學宴”宣傳倡議活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實際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公眾號“汨羅婦聯”發布《拒絕“升學宴 謝師宴”倡導文明新風 —致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的倡議書》,倡導通過一個電話、一條微信等文明便捷的方式,表達祝福和感激之情;呼吁家長自覺抵制大操大辦、吃喝送禮之風,不操辦“升學宴”“謝師宴”;倡議教師不接受考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拒絕任何形式的“升學宴”“謝師宴”。巾幗志愿者一對一入戶宣傳,向群眾發放《弘揚時代新風、拒絕升學宴倡議書》,引導群眾傳承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覺抵制大操大辦之風,用簡樸、節儉、文明的方式分享喜悅、慶賀升學。
汨羅市婦聯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作為汨羅教育改革六大板塊之一的教育基金的示范效應,在表彰會、座談會等活動現場,積極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推進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屈子祠鎮舉行2023年度優秀畢業生表彰大會,受表彰的優秀畢業生紛紛在《倡導文明新風承諾書》上簽名;弼時鎮舉行2023屆高考優秀學生座談會,全體與會人員簽訂《拒絕“升學宴 謝師宴”倡導文明新風承諾書》……廣大師生、家長紛紛承諾,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以文明的方式分享喜悅。
在一些特殊日子,如2月14日(諧音“愛一世”)、5月20日(諧音“我愛你”)以及七夕節等,領證的新人特別多,是倡導移風易俗、婚事新辦,弘揚婚俗新風的好時機。七夕這天,汨羅市民政局、汨羅市婦聯在汨羅市政務服務中心婚姻登記中心,舉辦了“相約七夕,愛在七夕”主題結婚證頒證儀式,邀請新人們簽訂《婚事新辦承諾書》,倡導舉辦集體婚禮等簡樸溫馨的新式婚禮,不要高價“彩禮”,不搞低俗“婚鬧”。
倡議和活動廣受新人的歡迎。“說實話,高價彩禮苦的是我們自己。多少新人因為彩禮鬧翻了,就算最后好不容易談妥了,以后也是婚姻中的一根刺。”“以前那種大搞特搞的婚禮,更多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對新人一點兒也不友好。省下那些金錢和精力,多用在經營婚姻上比什么都好。”
在民政局開展的移風易俗小戲下鄉活動中,到處都有巾幗志愿者的身影。她們組織人員、布置現場、為老百姓答疑解惑。有的地方沒有戲臺子,演員們直接在空地上表演起來。別看條件有限,但演出一點兒不打折扣,觀看的人也一點兒不少。大家紛紛表示,這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特別好,能夠讓更多人知道移風易俗的好處,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無謂的攀比,真正把心用到勤儉持家、和睦鄉鄰上。
打造特色示范點建新功
汨羅市婦聯還根據各個鄉鎮村的自身特色,充分挖掘當地現有資源,因地制宜打造鄉鎮移風易俗示范點。將積分管理與移風易俗相結合,將村規民約與移風易俗相掛鉤,充分利用巾幗志愿者力量、充分發揮示范點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更多地方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發展。
汨羅鎮瞭家山社區的特色是,巾幗助力樹新風,移風易俗創文明。在瞭家山社區婦聯的主導下,社區巾幗志愿者組建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小分隊、紅白理事會,在移風易俗工作中爭做先鋒,撐起半邊天。
她們能歌善舞,用通俗易懂的歌曲播撒文明新風的種子。“瞭家山人個個要牢記,文明公約時時要注意,共享和諧美麗新農村,規范行為利人又利己。”這是《社區居民公約歌》,內容包括行善盡孝、禁燃禁放等12個方面,借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旋律,朗朗上口。志愿者們帶著婦女、孩子一起學唱,入腦又入心。
她們能說會道,用過日子的小巧思把勸導工作做到了老百姓心坎兒上。曾經,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辦紅白喜事,吃吃喝喝大場面、鞭炮齊鳴震天響成了常態。她們為老百姓算了幾筆賬:經濟賬、精力賬和親情賬。這一算不要緊,真的是哪兒哪兒都不劃算。有人為了撐場面,不惜打腫臉充胖子,乍一看富得流油,席一散負債累累,不劃算;有人為了籌備婚禮,恨不得提前一年就開始準備,風光一小時,疲憊一整年,不劃算;有人為了高價彩禮,東拼西湊,矛盾不斷,婚姻勉強維系,親情搖搖欲墜,不劃算……
如此不劃算,必須改!怎么辦?但凡有紅白喜事的,戶主提前3天報備到各村組的婦聯執委處,再由紅白理事會成員上戶進行文明勸導,積極推行婚事新辦(緩辦),喪事三天辦結,隨禮不超200元,筵席不過20桌,用鑼鼓取代鞭炮……5年來,全社區婚事新辦162起,舉辦集體婚禮1次,喪事簡辦220起,勸導“無事酒”183起,為老百姓節約開支1896萬元。
領略了巾幗志愿者在移風易俗中的作用,我們再去看看積分制是如何激發移風易俗文明新活力的。走進神鼎山鎮神鼎山村中間組,一提積分制,不少村民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只要遵循紅白喜事‘簡辦、新辦、不辦,積極支持移風易俗規定就可以獲得積分。”“積分能換不少東西,有油、洗手液、抽紙等,都特別實用。”“這種新風尚太值得推廣了,不僅少花錢了,還能變成積分當錢花。”在積分制的激勵下,村民們不再追求物質上的過度享受,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在婚喪嫁娶等事宜上,講排場的少了,簡辦的多了,真可謂“小積分” 兌出了文明新風尚。
未來,汨羅市婦聯將繼續把移風易俗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深化創新,讓文明新風吹遍汨羅。
(感謝湖南省汨羅市婦聯對本次采訪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