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該論壇是2023年服貿會的10場高峰論壇之一。商務部牽頭編制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2》在此次論壇上對外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服務進出口規??傤~達到8891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9年位居全球第二。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可數字化服務出口占服務出口的比重將近50%,離岸服務外包規模穩步擴大,轉型升級的成效明顯?!爸袊鴪猿址召Q易創新發展,服貿試點地區已經擴大到了28個,為服務貿易的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探索新的路徑、新的經驗?!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說。(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9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3年8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601億美元,較7月末下降442億美元,降幅為1.38%。外匯局稱,2023年8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展望未來,外匯局稱,我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局官網當天更新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報6962萬盎司,較上月上升93萬盎司。目前,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已連續10個月增加。(摘自證券時報)
記者從中國貿促會了解到,7月全國貿促系統累計簽發原產地證書、ATA單證冊、商事證明書等各類證書5 4.6 2 萬份,較上年同比增長12.82%。7月全國貿促系統共簽發出境ATA單證冊748份,同比增長205.28%;相關ATA單證冊涵蓋貨值約2.38億元,同比增長188.43%;辦證企業505家,同比增長250.69%。“這表明近期企業赴境外參展辦展熱度不減,各地企業赴海外拓展市場意愿強烈。”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孫曉說。全國貿促系統非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金額為326.40億美元,同比增長5.66%;簽證份數34.60萬份,同比增長12.25%;辦證企業數量4萬家,同比增長8.45%。全國貿促系統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份數為14.81萬份,同比增長1 8.3 8%;辦證企業2.11萬家,同比增長11.45%。(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重大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9月4日在重慶市悅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共簽約重大項目84個,正式合同額2138.6億元,涵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軟件信息服務、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等多個領域。據介紹,以智博會為平臺,今年重慶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發等重點行業,同中國中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五所等多個企業和部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技術合作協議。在全部簽約項目中,50億元到100億元項目11個,100億元以上項目5個。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本屆智博會共推動簽約項目19個、正式合同額688億元,占簽約總額的32.2%。此外,本屆智博會推動簽約外資合同項目7個、正式合同額96.2億元。(摘自新華社)
2023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日前在四川省德陽市閉幕。本次大會吸引了176家國內外企業參展,1200余件產品實物和模型展出,1400余名嘉賓參會,簽約產業合作項目73個、投資金額2322億元。據介紹,大會設置了開幕式、主論壇、高峰論壇、投融資路演等11項活動,參展企業以“綠動地球 智造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示各企業在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領域的發展成就、前沿技術和最新成果等。(摘自人民日報)
9 月4 日,由德勤和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新紀元白皮書》。白皮書認為,出海正從中國企業的“可選項”變為“必選項”,成為企業新的增長曲線。中國企業出海也從早期的尋求市場、技術和資源,轉變為越來越注重供應鏈整合與品牌建設。但同時,伴隨著投資審查與交易審批制度的收緊、大宗商品和運輸價格的變化、匯率波動等諸多因素,中國出海企業仍面臨著不少共性挑戰。據商務部、外匯局統計,2023年1-7月,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598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1%(折合859.9億美元,同比增長5.9%)。其中,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2個國家和地區的510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500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1%(折合719.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摘自第一財經)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9月5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2.7%,較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8月份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基本面綜合表現為供需雙強的局面,市場供應增速加快,商品需求持續回暖。各分項指數中,8月,大宗商品供應指數止跌回升,較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這顯示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加之旺季即將來臨,生產企業對后市預期良好,開工率持續回升,商品產量整體增加,導致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應量有所增加,且增速加快。8月,大宗商品銷售指數反彈至103.5%,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顯示市場淡季不淡,終端及貿易商的采購意愿有所增強,市場需求整體向好,企業訂單組織情況良好。(摘自中國新聞網)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8月31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非制造業運行基本平穩。8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在51%左右,顯示非制造業增速雖有小幅放緩,但運行較為平穩。各單項指數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存貨指數、投入品價格指數、銷售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較上月有所上升,升幅在0.2個百分點至0.9個百分點之間;新訂單指數、在手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有所下降,降幅在0.1個百分點至0.8個百分點之間。分行業來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5%。(摘自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23年8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8.3%,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分區域看,亞洲制造業PMI在50%以上,延續小幅上升趨勢;美洲和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小幅上升,但仍處于50%以下;歐洲制造業PMI延續弱勢下行趨勢,制造業PMI連續7個月小幅下降。指數變化表明,8月份全球制造業較上月有所回升,但指數仍在48%左右的較低水平,全球經濟呈現弱勢修復態勢,總體趨緊的大環境沒有改變,需求收縮壓力仍然存在。世貿組織最新公布的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為99.1,較5月份公布的95.6有所上升,說明全球貿易活動有所修復。但世貿組織認為,如果全球出口訂單仍然疲弱,三季度之后全球貿易的增長動能有限。(摘自中國網財經)
8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7月份工業產出降幅超過預期,因為一些海外市場經濟活動放緩打壓了需求,而零售銷售增長超出預期。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工業產出較6月份下降2%,降幅超過經濟學家們預測的1.4%。經濟產業省表示,機械和電子元件制造業是拖累整體產出的最大因素。這一疲軟數據表明,推動日本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的外部需求可能正在減弱。今年7月,日本出口出現兩年多來的首次下滑,原因是芯片制造設備和零部件出口的大幅下滑超過了汽車需求的增長。對日本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出口下降了13.4%,是自1月份以來的最大降幅。(摘自新浪網)
美國經濟增速在第二季度雖被下調,但仍然堅實,動能似乎在第三季度初期有所增強,因為緊縮的勞動力市場支撐著消費支出。經濟學家表示,下修反映了對庫存投資以及企業設備和知識產權產品支出的下調。目前美國的經濟增速遠高于美聯儲官員所認為的1.8%左右的非通脹增速。這增加了利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的風險,但通脹放緩令市場愈發樂觀,認為美聯儲可能已經結束加息,并可能實現“軟著陸”。目前經濟學家將美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預期上調至5.9%,盡管這可能夸大了經濟的健康程度。(摘自金吾資訊)
英國央行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英國消費者的借貸增幅低于預期,這可能是借貸成本上升導致家庭謹慎的一個跡象。消費信貸增加了11.91億英鎊(15.1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的13億英鎊,也低于6月份的16.37億英鎊。在截至7月份的12個月中,消費信貸的增長速度放緩至7.3%,是自去年12月以來最慢的增長速度。數據進一步顯示樓市放緩的跡象,央行抵押貸款許可較上月減少逾5000件至49444件。今年到目前為止,英國經濟避免了普遍預測的衰退,但上周對經濟放緩的擔憂有所加劇,8月綜合PMI降至2021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摘自金吾資訊)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預計,在大多數主要央行去年收緊信貸條件以減緩價格上漲之后,全球貨幣政策將出現分歧?!霸谪泿耪咝袆于呁欢螘r間后,我們將看到在收緊利率對抗通脹上面出現一些分歧,例如,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快于歐盟?!鄙蟼€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了對今年世界經濟的預期,部分原因是對美國軟著陸的預期,預計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3%。然而,IMF警告稱,利率上升和俄烏沖突帶來的下行風險依然存在。(摘自金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