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新疆伊犁河水利水電投資開發(集團)公司,烏魯木齊 830000)
水利工程項目在不同地域環境有不同施工要點,需結合本地區自然環的施工環節。確保各環節施工能按照既定工藝流程和基礎數據信息要求制定科學施工方案。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施工流程推進合理有效,保障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提升渡槽施工技術作用發揮效果。
某河流上渡槽總長210m,槽身分為6跨,單跨長度為20m,渡槽施工環節主要包括槽身施工、進出口漸變段施工、河道整治,上部結構是簡支帶拉桿矩形槽,下部槽墩區域為雙柱式框架槽墩。施工中主要采用灌注樁基礎施工技術。在施工區域左右岸分布槽臺結構,主要以混凝土板以及格梁護砌方式進行支護。混凝土板厚度控制為20cm,格梁規格為1m×1m。按照正方形形式進行布設[1]。施工建設核心要點在于混凝土施工區域技術應用。工程主要包括:填筑施工、鋼筋施工和混凝土主體施工,文章主要探討槽體結構主體施工環節施工技術要點。
結合本項目實際出發進行分析可知,整體工程項目建設需對單跨區域,按照其獨立施工要求進行流程規劃。具體流程要點包括前期基坑開挖、中期灌注樁澆筑施工兩部分內容。其中澆筑施工又可細分為灌注樁混凝土澆筑、槽墩混凝土澆筑、蓋梁混凝土澆筑以及槽身混凝土澆筑。需施工技術人員嚴格按上述流程規劃施工過程,充分準備基礎設備資源,確保工程項目按既定流程順利推進[2]。
合理規劃施工準備環節主要是指,在施工開展前期,需針對設備應用槽墩設置規格以及各環節輔助施工工具與設備進行充分全面掌握。具體來說,需把握的施工環節要點包括以下兩部分:①針對灌注樁施工操作方法進行有效規劃,本次工程項目采用沖擊鉆施工,并輔助應用泥漿護壁方法完成成孔操作。在造孔完成后,進行鋼筋籠設置,并應用直升導管法進行水下混凝土澆筑。②針對槽墩、梁蓋模、槽身規格進行嚴格控制。其中,槽墩選擇雙柱式框架槽墩立柱,高度設置為3m。模板內徑規格為150cm,應用半圓形變形鋼模進行設置。拆裝時,借助16T吊車設備完成拆裝。而立柱施工,則應用支模與灌注結合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操作。梁蓋區域模板選用定型鋼模板模板安裝拆卸。同樣應用16T吊車輔助執行。混凝土澆筑時,采用專業泵車完成運輸,并及時泵送入倉,保證一次性澆筑完成。澆筑完成后,繼續應用長齒鐵板進行抹刮處理。槽身區域施工時需借助滿堂腳手架發揮支撐作用。混凝土與施工荷載均需滿堂腳手架進行支撐。模板選用定型鋼板,應用輔助吊車設備完成安裝拆卸施工。槽身混凝土施工時,需要輔助泵送。要注意嚴格控制澆注底板區域位置澆筑完成后安裝預制拉桿結構,混凝土強度為C50[3]。
前期測量工作要點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①完成定位和軸線控制;②做好標高控制;③做好誤差控制;④針對精度要求做好控制。其中,定位軸線控制要點在于,結合施工建設基礎設計平面圖,按照極坐標法或直角坐標系法,對基坑基礎四個角點進行有效定位。定位完成后,整體結構形狀會初步形成。隨后,再用鋼尺測量相鄰樁基間距指標,確保軸線與間距合理正確。在標高控制中,需要結合監理單位指定控制水準點進行標高控制,并且保證周圍區域不受干擾。在各槽墩周邊區域用油漆進行標記。誤差控制過程中,需借助專業全站儀、水準儀、鋼尺等對測量誤差進行檢測。選擇儀器設備時,要保證儀器精準度。測量環境選擇應盡量保持穩定性,避免在強對流天氣下進行測量影響測量精度。關于精度要求,需結合不同設備基礎參數與規格保持在合理范圍內。施工導流環節工作,需針對洪水標準進行導流方式設計、導流建筑物設計,并同時做好基坑排水與防汛工作。
灌注樁施工步驟關鍵要點包括以下10部分:①施工準備;②樁位測量;③護筒埋設;④泥漿制備;⑤造孔操作;⑥成孔檢查;⑦鋼筋籠制作吊放;⑧混凝土灌注;⑨樁基檢測與驗收工作;⑩斷樁預防處理工作。其中施工準備工作要點,是保證機械設備準時到場施工現場有效清理,并且適當設置泥漿池與沉漿池區域。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措施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應當在前期做好樁位點位確定和測量工作及時埋設牢固樁體標志并進行編號。隨后,進入護筒埋設環節,鉆孔時,需對鉆孔地基條件進行明確再設置護筒孔口不能出現坍塌或地表水流入現象。同時,鉆孔內泥漿表面高程指標也應同步保障。應用鋼板或鋼筋混凝土做原材料進行制作。護筒規格應比樁徑規格大200~400mm。泥漿制備環節應當注重護壁泥漿性能指標配合比指標拌制方法。并同步做好二次清孔工作。造孔環節需借助沖擊鉆進行鉆孔。安裝鉆機時,保證平整穩固。施工過程中,鉆孔孔位偏差應控制在5cm范圍內,傾斜度≤0.5%[4]。成孔檢查驗收是針對成孔質量對照圖紙進行驗收觀察的重點環節。主要做好清孔操作。清孔時,需采用砂石泵輔助達到預期效果。鋼筋籠制作與吊放環節,要求鋼筋籠按設計圖紙提前完成加工制作,做好銜接點位焊接緊固性檢查。混凝土灌注需從原材料準備、混凝土制備和灌注操作3方面入手,進行有效控制。其中,原材料選擇要點在于控制水泥配級、粗骨料配制,以及砂原材料的細度模數指標。在核心灌注操作環節,需對灌注時間點進行科學把握。通常情況下,需在清孔完成4h內,按規定完成水下混凝土澆筑澆筑方法為直升導管法。導管規格為φ300。灌注過程中,應注重對混凝土上升層面高度進行測量。拔導管時,保證下口埋入混凝土面層下方2~6m處,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拆除護桶。樁基檢測與驗收環節要點在于,結合相關規范標準對樁基強度、樁機性能進行檢測。抽檢占比總數不得小于20%。關于斷樁預防和處理工作要點主要包括,從施工建設各環節進行原材料質量、灌注下導管方式、混凝土泵送方式等方面進行嚴格管控,達到預期施工效果。
本次工程項目主要選擇雙柱式框架槽墩,立柱高度控制在3m。所有定型鋼板均需要在前期進入專業加工廠進行加工制作。安裝前,需及時涂刷脫模劑。在板材結構的端點連接區域用螺栓進行有效連接,板縫用橡膠或密封條進行堵塞密封。整體立柱模板需從三個方向利用鋼絲繩進行固定,固定區域為地錨區域[5]。隨后,完成模板中心調整和垂直度調整,定位立柱模板,固定立柱主體結構。槽墩與梁蓋的交界面,應對施工縫做好針對性處理,并清潔表面區域,模板應用螺栓,拉條扁鋼進行固定。鋼筋綁扎模板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測量校對工作,并由監理工程師進行同步驗收。使用專門車輛進行混凝土運送并及時澆筑和振搗。
蓋梁施工環節需在澆筑槽墩混凝土時,需要針對蓋梁底部區域進行PVC管預埋操作。PVC管直徑應控制在150mm的規格范圍內,施工中應用工字鋼進行支撐。蓋梁板塊鋼筋,則需統一經過工廠標準化加工。主骨架可在施工建設前,就進入工廠完成焊接準備操作。隨后,進入施工區域綁扎成型。蓋梁施工操作時,需選擇一次性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時間到達后方可進行混凝土養護。本次工程項目所選養護方案為灑水養護,養護時長達到28d,若氣溫升高,則應當鋪蓋麻袋灑水養護。在施工操作過程中,蓋梁以及板塊施工需提前預埋制作墊石鋼筋并做好縱橫方向有效控制。當支座墊石區域澆筑完成后,需結合設計要求完成制作安裝操作。制作墊石以及定位。
槽身混凝土澆筑仍然需選擇混凝土泵送施工方式分層次進行。首次澆筑施工時需從底板到槽身底角670mm處進行澆筑。二次澆筑時集中在槽身上部區域和安裝預制拉桿區域。具體來說,槽身混凝土澆筑步驟要點包括以下兩部分:①做好腳手架前期準備工作。支撐作用發揮時,需對支撐地面做好基礎處理,保證地面清潔度,隨后換填50cm砂礫量進行地基碾壓。碾壓完成后,進一步進行承載力試驗,確保地基承載力符合預期要求。碾壓完成后,需結合澆筑承載力進行混凝土強度選擇,并鋪設澆筑混凝土墊層。在腳手架設置環節,應注意對縱橫向間距進行有效控制。連接為一字型扣件和十字型扣件、萬向型扣件。應用時,分別結合具體工況酌情選擇應用。②針對鋼筋制作與安裝環節進行流程控制,鋼筋制作環節需按照熟悉前期施工方案編制、放樣加工圖表、加工制作、檢查驗收分類堆放、標識、出場幾個步驟進行鋼筋加工。
工程質量保障措施,在實踐中是直接影響工程項目建設水平的關鍵性要素,保障措施需結合多元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合理確定落實。工程質量保障措施在推進落實時,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要做好協作溝通,確保措施有效落實。施工質量保障措施主要是從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主觀因素影響兩方面入手制定相應保障措施。具體來說,保障措施要點包括以下內容:結合施工季節,以不同季節為基礎制定相應質量保障方案。例如,冬季施工時,由于氣溫較低,盡可能不選擇在冬季進行施工,若施工時間節點跨越冬季,則應當注意溫度指標控制[6]。通常情況下溫度平均值<3℃時,槽身混凝土澆筑施工不宜進行。除此之外,雨水也會給施工建設帶來負面影響,施工時要對前期的原材料設備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在施工區域內設置相應便道方便施工人員在外部環境條件不佳的基礎上,順利完成施工建設操作。
綜合文章實踐分析可知,渡槽項目施工要點需結合其施工環境條件、原材料質量、施工環節流程控制以及后續養護質量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入手,進行全面有效控制,為適應施工區域環境條件,保障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