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任 卓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國際合作部對本文采寫提供大力支持,特此鳴謝。)
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已走過10個年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中國石化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順應世界潮流,積極深化國際能源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了多領域、深層次的緊密合作,形成了利長遠、惠民眾、可持續的合作模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10年,中國石化“一帶一路”國際能源合作正向著落地生根、共贏發展階段穩步邁進。
10年來,中國石化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集團化、一體化優勢,堅持實行高水平開放合作,統籌上中下游協同深耕“一帶一路”,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扎實提升。與沿線國家在油氣資源投資、煉化倉儲投資、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煉化工程技術服務、油氣化工品及設備材料貿易等領域開展合作,形成了利長遠、惠民眾、可持續的合作模式。
油氣、煉化、銷售和倉儲投資方面,在資源上堅持勘探開發并重、油氣并舉,優化資產結構和資源質量;在管理上,堅持把從嚴管理作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在風控上,堅持把風險防控作為保障健康發展的關鍵一招;在改革上,堅持加快改革步伐,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調整上,堅持加快結構調整,順應綠色低碳發展趨勢,逐步形成以油氣為主、多能互補的綠色發展格局。截至2022年底,已在沿線17個國家開展油氣勘探開發生產合作,涉及31個項目,分布在5個區域,初步形成油氣并舉、海陸兼顧、常規非常規多樣化的總體海外油氣戰略布局,有效發揮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主力軍的作用。在沿線4個國家參與投資煉化和倉儲項目,境外煉油能力、倉儲能力、潤滑油脂能力、丁腈橡膠能力、聚乙烯能力、聚丙烯能力不斷提升。在新加坡擁有3座加油站。
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方面,持續深化互利合作,成功實現共贏發展,緊緊抓住沿線資源國大力發展油氣業務的機遇,以優異的施工業績贏得業主高度認可。在科威特,鉆修井機市場占有率約43%,設備動遷速度快,施工高效安全,整體提升了油區作業水準;在厄瓜多爾,實施的鉆完井總包服務項目自我方施工以來,區塊產量不斷攀升,2022年底創出歷史最高水平。有效推動國產成熟裝備走向海外。長期保持優異的HSSE業績。截至2022年底,在沿線46個國家累計執行項目1813個。連續9年未發生生產安全死亡事故,累計獲得殼牌、道達爾、沙特阿美、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等業主頒發的安全獎牌和表彰939項,圓滿完成了蘇丹武裝沖突等事件的應急處置和員工撤離。
煉化工程技術服務方面,堅持戰略引領、積極布局,打造亮麗新名片。持續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國別市場,承攬了一系列大型煉油化工項目,以優異的項目管理水平、工程質量和履約能力得到了境外業主和國際合作伙伴的高度評價。此外,部分項目帶動了國內成套裝備和材料出口,實現了工程建設與中國制造“同船出海”;部分項目積極對接所在國發展戰略,促進了所在國石化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截至2022年底,已在沿線26個國家累計新簽工程項目合同超200個。
油氣國際貿易方面,聚焦資源獲取,構建戰略資源保障基地。聚焦市場開拓,打造企業經營優化后方。聚焦卓越品牌,樹立專業化、負責任的品牌形象。目前,中國石化已經成為中東原油市場最主要參與者之一,是印尼和菲律賓最大的汽油供應商、孟加拉國最大的柴油供應商,與卡塔爾、阿曼等中東國家的LNG貿易合作持續深化。始終把互利共贏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把“一帶一路”作為展示品牌形象的窗口。截至2022年底,與沿線32個國家開展原油貿易,覆蓋中東、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與沿線7個國家開展LNG貿易,主要分布在亞太、中東和遠東地區;與沿線43個國家成品油終端客戶建立貿易聯系。
一般國際貿易方面,優化海外供應鏈布局,積極推廣國際電商平臺,截至目前,中國石化易派客平臺已協助2000余家企業將商品展示在英文平臺,并有針對性地在中東等各地區沿線國家開展專項推介,為工業企業融入新發展格局建設、優質產品的國際化流通注入了創新力量。大力拓展海外項目,截至2022年底,已與36個沿線國家開展貿易,產品種類涉及石油石化專用設備、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煤炭、煉化三劑、化學原料和化工產品等。累計從16個沿線國家進口化工產品883.6萬噸,向35個沿線國家出口化工產品367.1萬噸,年平均漲幅接近30%。
多個重點項目取得進展。埃及阿帕奇項目資產規模在埃及位居前兩位,實現了長期穩定的產量、現金流和投資回報。項目貫徹“綠色環保,回饋社會”的理念,從政府、民間和獨立項目三個層次嚴守責任、加大投入、回饋社會,通過一系列公益活動,在獲得商業收入的同時,也收獲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促進了項目在當地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卡塔爾北部氣田擴能項目現已有LNG產能7700萬噸/年,建起14條LNG生產線。2022年11月21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馬永生與卡塔爾能源事務國務大臣、卡能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阿比線上簽署了400萬噸/年、27年LNG長期購銷協議,項目列入中國-阿拉伯首腦峰會成果。今年4月12日,中國石化與卡能源在卡塔爾簽署NFE項目參股協議,中國石化成為首家參與卡塔爾北部氣田上游投資的中國公司。
10年來,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石化自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引領我國石化工業高質量發展、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職責,加快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著力鍛造強韌高效產業鏈,做好強鏈、延鏈、補鏈文章,切實增強產業帶動力,堅定不移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助力實現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夯實“一基”,打牢能源資源基礎。中國石化堅決扛穩扛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首要核心職責,通過不斷深化油氣對外合作,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近年來,以卡塔爾北部氣田項目合作為代表,境外油氣新項目開發、LNG長約引進實現了一系列新突破。通過著力拓展資源基礎、優化調整資產結構、加快動用效益儲量、積極推進產能建設等舉措,正在打造一批長期可靠、安全穩定、規?;?、效益型海外油氣生產基地,夯實海外油氣資源供應基礎。供應基礎。
鞏固“兩翼”,提升潔凈油品和現代化工發展質量。中國石化已成為全球最大煉油企業和第二大化工企業,通過不斷鞏固擴大先發優勢,煉化國際合資合作正在邁向更高水平。一方面把握境外原料資源,鞏固基礎化工規模優勢,積極推進在哈薩克斯坦、沙特等國煉化產業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布局,成功進入泰國、斯里蘭卡成品油終端市場,境外拓展實現新突破。
做大“三新”,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中國石化順應能源轉型大勢,踐行綠色發展,通過不斷探索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培育新興動能,實現高質量轉型升級。承辦第七屆世界地熱大會,推進與殼牌、巴斯夫、寶武的四方CCUS聯合研究,研究推進海外光伏發電項目,共同研究生物航煤項目可行性,積極跟進氫能資源項目,不斷提升“三新”業務國際合作水平。
在統籌全產業鏈“走出去”過程中,中國石化堅持把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經營過程中,通過加強環境管控、踐行綠色生產、實施綠色施工、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共同守護綠色地球。
在厄瓜多爾,優化綠色生產技術,在南美雨林樹起綠色環保品牌;在烏干達,采用超靜音、零排放鉆機,并對鉆機外觀等進行專門的設計改造,最大限度降低石油鉆井對周圍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影響;在俄羅斯,堅持綠色生產,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和零故障“三個零”目標。
中國石化堅持依法合規納稅,堅持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購,堅持國際安全、健康和環保標準,在有效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就業民生的同時樹立了良好企業形象。在沙特,持續提高沙特本地員工雇用比例,高峰時期員工本地化用工率超65%;在厄瓜多爾,與當地相關部門簽訂勞工融合服務協議,多年來雇用當地各類殘疾員工40人次,為維護保障殘疾人權益做出貢獻;在科威特,新冠疫情期間支持建設該國首個方艙醫院,使用面積17萬平方米,可收治或觀察約1700名患者,極大助力了科威特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集中隔離觀察。
中國石化遵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原則,積極踐行全球企業公民責任,服務當地社會民生,與當地共享發展成果,被聯合國全球契約授予“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最佳實踐”榮譽。企業尊重當地傳統和文化,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幫助當地架橋修路、筑渠引水、捐資助學、建設社區,不斷提升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的獲得感;重視保護社區文化傳統和遺產,帶動員工參與當地社區志愿活動,推動社區進步,贏得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認可。
“一帶一路”是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之路,是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康莊大道。新征程上,中國石化將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理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共享機遇、共創未來,努力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繁榮發揮更大作用,為構建互利共贏、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石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