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燕
繪本閱讀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有助于促進幼兒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情感的發展。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幼兒而言,繪本的故事情節和生動畫面都極具吸引力。教師采用繪本閱讀教學法,把文字和圖畫巧妙結合,向幼兒呈現豐富的色彩和詳盡的內容,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更輕松地理解內容,在閱讀繪本中享受快樂,進而增強教學效果。教師應認識到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選擇適合的繪本,并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真正發揮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本文分析了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探討了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以期提供參考。
一、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提高幼兒的各項能力
繪本中的語言簡單明了,非常適合幼兒學習。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接觸到大量的詞匯和句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傾聽故事、觀察插圖,向幼兒提問,能夠促使幼兒進行思考,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同時,繪本中豐富精美的圖畫能夠讓幼兒感受到世間無窮無盡的奧妙,從故事中獲得靈感和啟示,有助于激發其空間想象力。此外,幼兒通過閱讀繪本了解各種情境和角色,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能夠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繪本中有一些留白,需要幼兒自己進行想象和創作。在閱讀繪本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續編或創編繪本故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出各種新奇的角色和情節,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還能夠交流和分享彼此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從而提高表達能力。
繪本中的圖畫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細節和信息,幼兒在閱讀過程中需要觀察圖畫,分析細節,從中獲取信息,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對于那些文字較多的繪本,幼兒要從文字中獲取信息,這能夠鍛煉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每一本繪本都有其獨特的視角和風格,有的側重于情感表達,有的側重于想象力培養,有的側重于認知能力提高。通過閱讀多樣化的繪本,幼兒可以學習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拓展思維方式。此外,幼兒在閱讀繪本時也會遇到問題或不解之處,這時,幼兒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和情感反應,有些幼兒會感到沮喪或不安,有些幼兒則會堅持不懈地嘗試,或尋求幫助和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和引導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故事,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二)促進幼兒的認知與情感發展
幼兒時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之一,這個階段的認知和情感發展對個體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情感狀態,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繪本作為文化載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了解各種文化和歷史,進而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見識,發展認知能力。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能夠幫助幼兒體驗和表達情感,培養幼兒的情感表達和管理能力。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體會各種情感,并學會如何識別和表達這些情感,理解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從而形成同理心和愛心。繪本的主題常常與美好的情感和品格有關,如勇氣、善良、友愛等。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各類繪本,能夠讓幼兒感受這些美好情感和品格,潤澤幼兒的心靈,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和美好品質的形成。
二、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科學選擇繪本,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繪本是圖畫和文字的巧妙結合。對幼兒而言,文字閱讀有時過于抽象,而圖畫則更加生動形象。在繪本故事中,圖畫是主體,文字更多是起到輔助性的作用。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擇故事生動、色彩鮮艷的繪本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了讓繪本閱讀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教師應該深入挖掘繪本內容,選擇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發展需求的繪本,選擇關于親情、友情、成長、生活等主題的繪本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幼兒體會繪本中的情感,帶領他們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二)創新教學方式,增強繪本教學效果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單純地朗讀繪本故事,缺乏與幼兒間的互動和討論,沒有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不同幼兒的學習需求,無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不利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為了增強繪本閱讀教學效果,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如采用圖畫講解法、情境還原法等,讓幼兒能夠沉浸式感知故事內容,深刻理解繪本故事。同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或引導幼兒進行故事復述、自主創編等活動,提高幼兒的參與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閱讀教學的實效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深入挖掘繪本內容,基于不同的繪本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并從幼兒的角度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對繪本內容進行解讀,結合生活事例闡明繪本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三)挖掘繪本教育價值,培養幼兒各項能力
部分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只注重讓幼兒聽懂故事、認識字詞,而忽略了解讀繪本的深層次內涵。這樣容易使幼兒對閱讀產生抵觸情緒,也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各項能力。教師要認真挖掘不同繪本蘊含的教育價值,明確教學活動的具體目標,以增強繪本閱讀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文化類繪本讓幼兒了解不同的文化習俗,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利用情緒類繪本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并學會如何應對這些情緒,提高他們的情商。教師要根據繪本的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抓住教學重點,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繪本的內容。例如,在引導幼兒閱讀《小藍和小黃》這本繪本時,教師可以提供各種顏料并組織幼兒進行顏料混合游戲,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提升幼兒的藝術素養。又如,在引導幼兒閱讀《金老爺買鐘》這本繪本時,教師可以提供紙板、剪刀等材料,并指導幼兒制作鐘表,讓幼兒在游戲實踐中深入理解繪本內容,學習如何辨認時間。
(四)尊重幼兒主體性,開展閱讀延伸活動
繪本擁有色彩豐富的圖畫,能夠讓幼兒獲得豐富的視覺感受。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幼兒的認知特點開展各類創作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動物、植物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場景,然后與繪本中的內容進行對比,鼓勵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幫助幼兒將繪本內容與自己的經驗和觀察結合,避免“重文輕圖”現象的出現。例如,在帶領幼兒讀繪本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欣賞繪本中的色彩、線條、構圖等,還可以讓幼兒通過繪畫表達自己閱讀繪本后的所思所想。
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繪本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特點,針對不同的繪本設計合理的延伸活動,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例如,當帶領幼兒閱讀繪本《阿松爺爺的柿子樹》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基于故事內容及所蘊含的道理,自由發揮創作一張海報并為其取一個名字,然后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創作思路,以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
(五)創設教學情境,豐富閱讀體驗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在講解繪本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與故事情節有關的道具,播放相關視頻或展示圖片,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閱讀體驗,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和記憶。
同時,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促使幼兒主動參與,以增強幼兒的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應將繪本閱讀教學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例如,在帶領幼兒閱讀《我懂禮貌》這一繪本時,教師可以播放文明禮儀類公益宣傳片,還可以鼓勵幼兒現場表演、實踐禮儀,如主動問候、感恩他人的幫助等,幫助幼兒將其運用到生活中,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結語
繪本閱讀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一環,能夠促進幼兒的語言、認知、情感等多方面的發展。教師應該重視繪本閱讀教學,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資源,助力幼兒健康成長。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幼兒的情感需求和學習興趣,基于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擇合適的繪本,創設適宜的閱讀情境,積極與幼兒進行互動,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提高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廈門市同安區美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