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秋,王西霞
(1.日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日照市技師學院,山東日照 276800)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要求將實習納入教育信息化建設覆蓋范圍,啟動建立省級實習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實習登記備案全覆蓋、過程動態監督全覆蓋,強化實習監管和問責。學生實習作為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教育教學環節,不同于單一的學校課堂教學,存在實習地點分散、多方參與、難管理、難監督等問題。因此,職業院校搭建可溯源、全過程、全方位的學生崗位實習管理平臺,有助于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實習行為,提高實習質量,更好地解決實習前、中、后的監管難問題。
為了解崗位實習現狀,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法選取了日照市部分職業學校及企業,向職業學校的領導、教師、崗位實習學生及企業管理人員發放1 142份問卷。筆者對問卷進行了分析,發現學生在崗位實習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崗位實習過程管理較難,學校、企業、學生溝通不足,實習任務落實不到位。二是仍有13.78%的學生的實習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或不相關。三是學生在崗位實習的過程中需要的心理疏導比較多,但目前的溝通渠道不暢通、頻次不足。四是學生崗位實習的過程性資料的日常收集歸檔較難。
通過閱讀文獻,筆者發現實習學生崗位變動頻繁,學生考勤、工作業績等管理難度較大。企業師傅對學生的崗位實習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學校指導教師無法實時了解學生的出勤、實習表現,家長不能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較難參與到學生崗位實習的監督管理中[1]。
職業學校崗位實習涉及的企業、學生較多,存在實習地域分散、崗位零散等問題,導致崗位實習精細化管理較難[2]。通過分析文獻,筆者發現部分地區及院校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了學生實習管理平臺,一定程度上規范了學生的實習行為,解決了監管難的問題。如廣西交通技師學院通過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崗位實習過程中點對點的材料收集,切實做好了學生實習日常材料的立卷歸檔工作[3]。潘炎建老師指出:“通過帶定位功能的實習管理系統對學生每日考勤打卡進行跟蹤,可有效監督學生是否在崗。”[4]葛卿老師提出了基于“3+4”運行機制的頂崗實習信息化管理模式,構建了學生崗位實習前、中、后,學生、學校指導教師、企業師傅、家長“四位一體”的遠程指導與管理模式[1]。吳昌松老師構建了含學生、企業、學校、家長四項功能模塊的中職頂崗實習平臺體系,以解決“家—校—企—生”多方互動不夠暢通的問題[5]。
雖然部分地區、學校在學生崗位實習管理中應用了信息化管理平臺,但是目前平臺的功能還不夠完善。據何葉等人的調查,僅13.64%的企業認為目前的實習管理平臺功能模塊可以完全滿足管理需求[2]。筆者通過分析文獻,并對照新發布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發現目前的崗位實習管理平臺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一是不方便校內崗位實習管理部門、校外教育主管部門對實習安全進行監督。二是目前的平臺多以崗位實習過程中的材料收集為主,數字化在線學習功能不足。三是學生崗位實習結果評價方式單一。四是查詢學生的實習材料較難,崗位實習信息不可溯源。
可溯源的學生崗位實習管理平臺以實習全過程為主線,方便政、校、企、生、家多方使用,既能全面采集實習前、中、后的數據,又兼顧監管、溯源功能。職業學校在搭建可溯源的學生崗位實習管理平臺時,可遵循以下原則。
在搭建崗位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時,職業學校構建了教育主管部門、校內實習管理部門、企業管理人員、實習指導教師、企業師傅、班主任、家長、學生“八位一體”的遠程指導與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以實現崗位實習管理八方協同、高效運作,全方位對學生的崗位實習進行指導與監管。

圖1 “八位一體”的遠程指導與管理模式
實習平臺分電腦端和微信端。電腦端可通過網頁進行操作、瀏覽,微信端通過關注公眾號實現。各平臺用戶登錄端如圖2所示。平臺所有用戶均可登錄電腦端進行數據上傳及查詢操作,實習學生、實習指導教師、企業師傅及家長具有微信端數據上傳及查詢功能。學生可通過微信端進行崗前培訓測試、平臺推送信息查閱、每日實習簽到(帶定位功能)、安全教育與心理健康輔導在線課程學習、實習日志填寫、請銷假等操作。實習指導教師和企業師傅可通過微信端方便快捷地對學生進行指導、答疑,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家長可通過微信端查看學生的實習日常表現及實習成績。

圖2 各平臺用戶登錄端
平臺模塊應涵蓋實習前、中、后的數據采集、管理、分析、溯源功能。崗位實習管理平臺全過程管理內容如圖3所示。平臺需具有實習單位管理、實習指導教師管理、實習學生基本信息管理、實習教學數字化資源管理、實習制度管理、崗前培訓管理、實習三方協議管理、實習責任險管理等學生進入崗位實習前需要完成的內容。在實習過程中,學生與校內實習指導教師、企業師傅可通過平臺進行實習日志填寫與批閱、學習材料上傳與查閱、請銷假申請與核批等操作。平臺需具有實習期的心理咨詢窗口、實習情況實時通報窗口。實訓完成后,系統可根據學生考勤情況、日常實習日志及實習總報告等自動生成學生的實習成績,自動生成學生實習概況一覽表。

圖3 崗位實習管理平臺全過程管理內容
在信息化實習管理平臺中,溯源手段采用身份證號碼或二維碼識別的方式。在崗位實習過程中,學校對所有學生實行“一生雙碼”。查詢者只需要通過帶攝像頭的手機掃一掃二維碼,或者在電腦網頁端輸入學生的身份證號碼,就可以查詢到該生在實習過程中的相關信息項目及成績。若想進一步了解學生實習期間的具體情況,查詢者可通過點擊圖4中的相關欄目繼續查詢。

圖4 崗位實習管理平臺的溯源途徑與內容
教育主管部門的主要任務是監管學校的實習組織行為,抽查學生的崗位實習活動,溯源學生的崗位實習情況。此模塊包括學校管理、實習監控中心、信息溯源中心、通知公告、數據分析中心5個模塊。教育主管部門要對學校的實習組織行為進行監管,抽查學生的實習過程。
校內實習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實習管理制度、管理實習企業、管理實習教師、分配學生的實習崗位、監控實習過程、查看實習結果、溯源學生的崗位實習情況。此模塊包括企業管理中心、基本信息維護中心、實習管理中心、數字化資源管理中心、信息溯源中心、數據分析中心及通知公告7個模塊。
實習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一同制訂實習計劃,進行實習學生的日常指導,批改學生的實習日志,及時答復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及心理健康輔導,批改學生的實習總報告,查看學生的考勤情況,審批學生的請銷假。此模塊包括實習管理中心、交流中心、數字化資源管理中心、信息溯源中心、數據分析中心及通知公告6個模塊。
班主任的主要任務是維護實習學生的基本信息、查看本班學生的實習情況、查看學生的實習日志填寫情況、對本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等。此模塊包括基本信息維護中心、實習管理中心、交流中心、數據分析中心及通知公告5個模塊。
企業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發布實習崗位、發布招聘崗位、管理實習指導師傅、查看學生的實習情況等。此模塊包括實習管理中心、數據分析中心、信息溯源中心及通知公告4大模塊。
企業實習指導師傅是學生崗位實習現場管理及現場教育的直接責任人,其主要任務包括實習學生考勤查閱、實習表現管理、實習任務發布、實習日志批閱、請銷假管理等。此模塊包括實習管理中心、交流中心、數據分析中心及通知公告4個模塊。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與崗位實習相關的數字化資源、查看通知、考勤打卡、請銷假、上傳實習日志、撰寫實習報告、查看成績、與指導教師溝通等。此模塊應包括基本信息維護中心、數字化資源中心、學生實習管理中心、通知公告4個模塊。
學生家長的主要任務是查看學生的實習情況,輔助崗位實習管理。此模塊應包括數據分析中心及通知公告2個模塊。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通過搭建全方位、全過程、易用、可溯源的學生崗位實習管理平臺,搭建具有電腦端、微信端,可同時滿足政、校、家、企、生多方高效協同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以解決目前學生崗位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地點分散、多方參與、監管難、組織不規范等問題,有助于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實習行為,提高學生崗位實習質量及監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