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英 章慧琴 余紅萍 龔水萍 戴志紅
子宮頸癌為常見婦科腫瘤,其主要誘因為子宮頸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近年來,子宮頸癌患者逐漸年輕化,給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1]。為了更好地控制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當前的研究正在探索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重組人干擾素α2b 凝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干擾素制品,能夠通過與干擾素受體結合來發揮其廣泛的生物功能,可以在感染部位及其周圍區域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阻斷病原體的復制和細胞增殖[2]。此外,該藥物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免疫細胞對病毒的殺傷作用,最終導致細胞毒活性降低和子宮頸分泌物減少,以達到治療感染和炎癥的效果[3]。然而,單純使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 凝膠的治療方法存在療程長、療效欠佳等問題,而有研究表明,中醫在聯合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中醫認為,該病是由于使熱毒侵襲機體,導致脾氣虛弱、運化失調,以及腎陽不足,關門不固,治療以清熱解毒、消除痰濕、活血化瘀為主[4-5]。中醫注重根據患者的體質特點及環境因素等,能改善機體內環境,調節人體氣血陰陽平衡、臟腑功能,促進氣血調節,并消除或減輕身體的病理變化,提高免疫力和自我調節能力,從而增強機體對于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6]。因此,本研究對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采用自擬方中藥湯劑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 凝膠進行治療,旨在為臨床治療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提供參考。
選取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2021 年6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78 例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7]高危型HPV 感染診斷標準;(2)參照文獻[8]為中醫“帶下”范疇;(3)陰道鏡檢查:子宮頸上皮內瘤變≤Ⅰ級;(4)未使用其他藥物治療。排除標準:(1)合并陰道衣原體、淋病奈瑟菌感染;(2)對本次治療藥物過敏;(3)心、肺等嚴重疾病;(4)與他人溝通障礙。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 例。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研(2021)倫審第(18)號]?;颊呒凹覍僦橥?。
對照組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 凝膠(生產廠家:合肥兆科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10054,規格:10 萬IU/g,5 g/支),取自然仰臥位,并將臀部墊高,用藥物推送器輕輕送入陰道深處至穹隆部,將凝膠全部注入,睡前使用,1 g/次,隔天1 次,連續10 次為1 個療程。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自擬方中藥湯劑,自擬方中藥湯劑組成:黃芪60 g,板藍根30 g,白花蛇舌草30 g,仙鶴草30 g,白及20 g,靈芝10 g,紫草10 g。一劑煎水200 mL 口服,2 次/d,1 個療程20 d。兩組均治療3 個月。
(1)臨床療效:依據文獻[8]《中藥新藥證候及療效評價》,痊愈:癥狀消失且生化指標正常,中醫癥候積分減少≥90%;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70%≤中醫癥候積分減少<90%;有效:30%≤中醫癥候積分減少<70%;無效:中醫癥候積分減少<30%。治療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2)中醫癥候積分:主癥主要表現為帶下量過多,顏色為黃綠或赤白,質地黏膩,氣味難聞。次癥主要包括腹痛、口干、煩熱、頭暈等。舌頭顯示為紅色,苔黃。其中主癥按0、2、4、6 分,次癥按0、1、2、3 分表示無癥狀、輕、中、重度癥狀。(3)HPV 轉陰率:分別記錄治療1、2、3 個月后轉陰患者數,并計算轉陰率。(4)不良反應:統計治療后兩組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灼熱、胃腸道不適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對 照 組 年 齡22~53 歲,平 均(35.64±4.62)歲; 體 重44~61 kg, 平 均(51.34±3.11)kg; 病程1~6 個月,平均(3.46±1.04)個月;HPV 分型:HPV16 共19 例,HPV18 共9 例, 其 他 共11 例;孕 次0~4 次, 平 均(1.96±0.13) 次; 產 次0~3 次,平 均(1.06±0.23)次。觀 察 組 年 齡23~58 歲,平均(37.54±4.87)歲;體重45~63 kg,平均(53.61±2.64)kg;病程1~6 個月,平均(3.13±0.97)個月;HPV 分型:HPV16 共20 例,HPV18 共12 例,其他共7 例;孕次0~3 次,平均(1.83±0.21)次;產次0~2 次,平均(1.07±0.18)次。兩組上述年齡、病程、孕次、產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7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9.23%(χ2=5.032,P=0.02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9) 8.07±2.06 2.23±0.45*觀察組(n=39) 8.16±2.03 5.17±0.41*t 值 0.194 30.160 P 值 0.846 0.000
治療3 個月后,觀察組HPV 轉陰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HPV轉陰率比較[例(%)]
治療后觀察組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2.56%)低于對照組(15.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4,P=0.048),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長期以來,我國子宮頸癌發病率居高不下,并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年輕化趨勢,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高危型HPV 持續感染及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是子宮頸癌的前期病變,及時治療可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9]。目前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尚無完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對部分輕中度病變的患者,可通過定期進行陰道鏡檢查和宮頸細胞學檢查來觀察病情的變化;或通過物理治療包括冷凍療法、熱療法和激光治療等,這些療法旨在通過殺死子宮頸上的異常細胞或破壞它們的結構來治療病變,但其療效有一定的局限性[10]。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干擾素對治療HPV 感染具有一定療效,但干擾素等單一藥物在不同復制周期的病毒中,表現出的抗病毒效果存在差異,一些病毒可能對干擾素產生耐藥性或逃逸機制,從而減弱了干擾素的抗病毒效果,無法發揮全面抗病毒作用[11-12]。在中醫理論中HPV感染被認為是濕熱毒邪侵襲陰部所致,屬“帶下”范疇,即表現為陰部帶下增多、黏稠、瘀血、濕熱等,治療應以攻毒散結為主,扶正固本為輔,采用益氣養陰、滋陰潤燥等方法調理機體整體狀態[13-14]。故本研究對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采用自擬方中藥湯劑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 凝膠進行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7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9.23%;治療后,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3 個月后,觀察組HPV 轉陰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自擬方中藥湯劑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 凝膠對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有一定效果,降低中醫癥候積分,提高HPV 轉陰率。分析原因,重組人干擾素α2b 能激活多個信號通路并誘導細胞內抗病毒蛋白質的合成,這些抗病毒蛋白可進一步激活細胞天然免疫反應,從而發揮抗病毒作用;同時還能促進細胞產生抗病毒物質,如核酸酶、RNA 酶等,也能刺激和增強自然殺傷(NK)細胞的活性,從而增強宿主細胞對病毒的抵抗能力,提高宿主細胞對病毒侵襲的免疫反應[15-16]。而自擬方中藥湯劑中白花蛇舌草能夠清除體內熱邪,消散毒素,抑制部分細菌的生長繁殖,減輕炎癥反應并促進組織修復,具有抗菌、抗炎和抗癌的作用;板藍根亦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之功效,同時還可預防病毒感染,提高免疫力和抗炎作用;白及可以活血止血、抗菌抗癌、消腫生?。蛔喜輨t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此湯劑有多種功效,并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得到證實,共奏活血化瘀、祛風利濕、清熱排毒功效,能顯著提高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轉陰率,控制疾病的進展[17-18]。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往往免疫力低下,在方中藥湯中加入仙鶴草、靈芝、生黃芪,其中仙鶴草具有補虛扶正、調節機體氣血平衡之功效,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并提高子宮頸局部的抗邪能力;靈芝具有抗炎、抗腫瘤等多種功效,能提高人體對病毒的免疫力;生黃芪補充氣血,調整機體狀態,能促進免疫細胞活化和增殖,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增強機體抵御病毒侵襲的能力[19-20]。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灼熱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自擬方中藥湯劑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治療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較小的副作用,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廣。
綜上所述,自擬方中藥湯劑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 凝膠治療子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臨床效果確切,能顯著降低中醫癥候積分,利于HPV 轉陰,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