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貝妮 李 昊
(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近年來,伴隨著“四史”學習教育的興起,紅色文獻逐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紅色文獻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創造的一切文字記錄、圖像與錄音資料,它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傳承紅色文化、繼承紅色精神的可靠物質載體[1]。2021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斷增強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做到在復雜形勢面前不迷航、在艱巨斗爭面前不退縮[2]。”公共圖書館作為保存紅色文獻的重要場所,對紅色文獻的研究起到了支撐性作用。閱讀推廣則是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獻相關活動的主要形式,加強以“紅色文獻”為著力點的閱讀推廣有利于構建新時代公共社會文化體系,促進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對于公共圖書館開展的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國內學者的研究主要有3類:(1)從讀者分層分級[3]、與商業融合[4]等模式來探討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2)基于不同視角來討論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策略,如文旅融合[5]、立德樹人[6]、新媒體[7]等視角。(3)通過編碼分析用戶特征[8],打造紅色資源、開發基地[9],利用數字地圖制作數字展覽專題[10]等方式來推進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創新化發展。
通過對以往研究的總結,筆者發現當前對紅色文獻的研究大多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非常少。此外,現階段研究者多著眼于紅色文獻的重要保存主體——公共圖書館,以讀者為出發點來探討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筆者從讀者感知角度出發,定量分析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讀者滿意度,進一步豐富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研究整體,以期為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提供新思路。
筆者采用結構化問卷收集數據,問卷調查測度采用Likert五級量表觀測法。問卷1~4題為受調查者的基本信息,5~26題是從讀者角度所設計的有關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量表結構試題,讀者根據對問題的贊同程度選擇合適的選項。第27題為開放性試題,從讀者視角切入,為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提出實質性的建議。
讀者感知是指讀者在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服務情境中通過自身感官、思想所產生的對服務質量及效果的綜合感受,讀者自身、服務內容等多個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將決定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效用的滿意度。因此,從讀者切身感知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過程的前期、中期、后期視角出發,結合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特點進行指標體系的構建,現分別對指標體系中的一級指標加以闡述(見圖1)。

圖1 基于讀者感知的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滿意度評價模型
讀者期望是指讀者在參與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之前的個人期望,是讀者通過公共圖書館前期進行的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宣傳,結合自身的經驗、見識等主觀性因素,形成的對活動的前期期待。感知服務質量是讀者在實際參與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過程中,對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紅色文獻資源、環境及服務的質量感受。感知有用性是指讀者在參與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后衡量個人所獲效益的主觀感受。讀者忠誠是指讀者在參與活動后對該類服務產生的“依附性”偏好,進而重復參與的趨向。讀者滿意度是指讀者對公共圖書館所提供此項服務的滿意水平。具體指標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讀者感知的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滿意度的指標評價體系
筆者通過問卷星進行問卷發放與回收,主要調查對象是參加過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社會大眾,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以及QQ群等平臺進行問卷收集。問卷發放的時間為2022年10月12日至10月21日,利用SPSS Statics 22.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因子分析及各維度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共回收問卷567份,經后期整理后有效問卷為549份,有效率為96.9%,無效問卷包括所有問題回答情況一致、同一指標前后回答相反、同一IP地址重復填寫等情況。
通過回收整理問卷得到表2,可知參加本次問卷調查的讀者以女性為主,占比約59.4%;讀者年齡以21~30歲為主,占比約61.9%;讀者受教育程度以大學本科為主,占比約69.2%;從職業信息來看,參加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的讀者大多為學生、企業單位就職者、政府及事業單位就職者。

表2 參加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讀者的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信度檢驗法來分析各維度及問卷整體的內部一致性。由表3可知,本次問卷調查各一級指標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5,問卷總體的Cronbach's Alpha值為0.952,表明本問卷具有較高信度。本次問卷調查的KMO值為0.962,且Sig值為0.000,因此可認為549份調查問卷結果與考察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擬合。

表3 問卷信、效度分析結果
因子分析修正問卷提出的模型,將指標體系化繁為簡,梳理問卷核心指標之間的潛在聯系,并解釋整體現狀。問卷整體的KMO值為0.962,Sig值為0.000,表明本次問卷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問卷最后一個一級指標“讀者滿意度”是為了總體衡量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態度,也是后續相關性分析的參照指標,因此讀者滿意度這個一級指標不參與因子分析。在本次因子分析中,對同一個指標所提出的問題采取以均值來代表這一個指標的分數,如SQ1、SQ2對應的皆是感知服務質量下的推廣內容質量這個二級指標,因此對SQ1、SQ2的問題得分采取平均值,得出推廣內容質量對應的因子分析指標SQ12。其他指標依此類推。在此基礎上,進行因子分析,設置固定的4個因子提取項,提取方法為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問卷調查總方差解釋(見表4)。由表4可知,旋轉后的載荷平方和累積值為73.747%,表明4個因子可基本反映本次問卷調查的整體情況。

表4 總方差解釋
表4所提取出的4個因子內部構成大致與第二部分問卷調查指標評價體系相同,4個因子分別為讀者忠誠、讀者期望、感知服務質量、感知有用性。表5為該問卷因子分析旋轉后的成分矩陣,該表明確地顯示每一個二級指標題項的因子載荷值,根據表格實際情況選擇因子載荷值大于0.4的題項作為每個因子的代表指標題項。

表5 問卷分析的旋轉成分矩陣α
筆者還對問卷整體Likert量表得分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了該量表得分均值與標準差,結合因子載荷值進行數據處理得到表6因子得分表。現對表6做出如下解釋。

表6 因子得分
(1)問卷調查的各指標分值標準差。由表6可以看出各題項所對應的均值與標準差,從而了解從讀者角度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同一題項的認可程度。這些題項中,讀者態度忠誠(RL12)的標準差值最小,其均值和標準差分別是3.756和0.825,可認為對于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后續讀者反饋來說,讀者在態度忠誠上差異較小,其余指標也可依此類推。
(2)問卷調查各指標因子載荷歸一化權重值。因子載荷值是指該因子所代表的題項在其主成分中的相對重要性,將因子載荷值進行歸一化處理,以此作為計算各指標因子得分的權重。以讀者期望一級指標為例,其所有二級指標的代表題項因子載荷值總計為2.694,將讀者期望的各對應題項除以讀者期望因子載荷值總和,則可得到各題項歸一化權重,分別是0.290、0.254、0.262、0.194,其他一級指標下各題項也可以類推得到表6中各題項因子載荷歸一化權重值。
(3)問卷調查各題項因子得分。以各題項Likert量表的得分均值為基礎進行計算,將各題項Likert得分均值與其相對應的因子載荷歸一化權重值進行計算得出各題項對應的因子得分,以此來反映此次問卷調查整體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該項指標的總體評價。以因子得分最高的功能價值(PU1)為例,其Likert得分均值為3.712,因子載荷歸一化權重值為0.698,則其因子得分為2.591,其他指標的因子得分也可依此類推。
(4)問卷調查各一級指標因子得分總計。將各題項所得出的因子得分按照一級指標劃分進行求和計算,得出每個一級指標所對應的因子總得分。其中感知有用性因子總得分最低,其值為3.770;讀者期望因子總得分最高,其值為3.840。說明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總期望值比較高;而讀者對于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對讀者自身產生的影響,即感知到有用性評價比較低。縱觀因子總得分表格,各一級指標均大于3.7,接近于4,說明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整體評價較為良好。
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在于討論前4個一級指標與讀者滿意度之間的關系,表7為各維度相關性分析表,各指標之間均為正相關關系,且各指標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表示本次問卷調查相關性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7 各維度相關性分析
(1)各一級指標與讀者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從表7看出讀者滿意度與其他指標的相關關系,其由高到低為感知服務質量、讀者忠誠、感知有用性、讀者期望,相關性系數分別為0.765、0.730、0.705、0.686。分析可知,感知服務質量和讀者忠誠與讀者滿意度相關性較高,即讀者在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中活動體驗感和活動后整體反饋對讀者整體滿意度影響較大。
(2)其他一級指標的內部關系。此部分主要探討前4個指標之間的關系,表7中可見其他4個一級指標的內部關系均為正相關,其中內部相關系數最低值為0.719,且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表明本問卷各一級指標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以感知服務質量為例,它與其他一級指標相關性系數由高到低排序為感知有用性、讀者期望、讀者忠誠,其相關性系數值為0.796、0.755、0.743。其中,感知有用性與感知服務質量的相關性系數最大,表明讀者感知到的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有用性與讀者實際感受到的服務質量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筆者主要結合表6因子得分以及表7相關性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服務水平的策略。按照各一級指標的因子得分由低到高進行順序排列,因子得分較低表明讀者對該指標認可度較低,需要通過一系列優化措施來改進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服務。
由表6因子得分可知,調查問卷中感知有用性的因子總得分為3.770,表明讀者對該指標認可度最低。在感知有用性的兩個對應指標中,情感價值的因子載荷值和因子得分較低,其數值分別為0.355和1.179。可知,在感知有用性指標下,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所帶來的情感價值是讀者認可度較低的。由表7可知感知有用性與讀者滿意度之間相關性系數為0.705,數值在整個相關性系數中也相對較低。
(1)推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思想教育正向性與娛樂性有機結合。在保證正向思想教育方面,公共圖書館在進行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時要活用館藏資源,挖掘讀者愛聽、想學的紅色文獻的內涵,將紅色文獻資源與閱讀推廣高度匹配,潛移默化地發揮紅色文獻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保證情感娛樂性方面,公共圖書館應結合時事,從讀者熟悉的熱點逐步引導至早期紅色文獻學習,漸進式激發讀者興趣;在閱讀推廣中,可從讀者的聽覺、視覺等方面進行優化,增加讀者體驗的娛樂性。
(2)重視讀者參與過程中的社交情感需求。公共圖書館可構建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交流平臺,鼓勵讀者積極參與,在交流平臺中讀者可以隨時溝通有關紅色文獻閱讀的想法,讓讀者既是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接受者,也是內容傳播者。
由表6可知,調查問卷中讀者忠誠因子總得分為3.800,表明讀者忠誠度較低,讀者忠誠所對應指標分別是態度忠誠和行為忠誠,態度忠誠因子載荷值和因子得分為0.693和1.915,行為忠誠的因子載荷值和因子得分為0.666和1.884,二者差距不大是因為讀者的態度忠誠往往影響行為忠誠,二者具有一定相關性。由表7可知讀者忠誠與讀者滿意度之間相關性系數為0.730,其數值在整個相關性系數中較高,表明讀者忠誠較為直接地影響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滿意度評價。
(1)培養讀者文化認同,提高讀者參與意愿。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過程中,要重視紅色文獻的內核精神與讀者的生活關系,實現高層次精神理論生活化轉向。如可以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過程中,將其所體現的紅色精神與生活實例(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結合起來,推動紅色精神落地,促使讀者產生歸屬感與認同感。
(2)重視事后回訪,增強讀者持續參與意向。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回訪工作要豐富回訪的組織形式,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微信等形式進行讀者回訪工作,同時也要注重每次回訪內容,有針對性地和讀者進行交流,比如推廣活動的環境、內容評價等,將回訪落到實處,如實地反映紅色文獻閱讀推廣過程中的問題。在回收回訪結果后,公共圖書館在后續活動過程中應持續性改進,以此來增加讀者黏性,增強讀者持續參與意愿。
由表6可知,調查問卷中讀者感知服務質量因子總得分為3.832,表明讀者對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較為滿意。在感知服務質量5個對應指標中,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內容質量的因子載荷值和因子得分最低,其數值分別為0.382和0.563。由表7可知感知服務質量與讀者滿意度之間相關性系數為0.765,其數值在整個相關性系數中最高,由此可見讀者切實感受到的服務質量與讀者滿意度最直接相關。
(1)加強館際合作,實現紅色資源共享互通。公共圖書館應通過線下、線上資源互通促進紅色文獻資源共享,擴充可利用紅色文獻資源總量。既可以和不同級別的圖書館實現紅色文獻資源館際合作,也可以和檔案館、博物館等具有紅色文獻資源基礎的單位共同構建紅色文獻閱讀推廣聯盟,以此來優化不同紅色文獻館藏機構的資源配置,增加讀者可使用紅色文獻量。
(2)創新活動形式,推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多元化。公共圖書館可與企業、政府和第三方合作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實現推廣效益最大化。如與書店共同打造紅色文獻專屬閱讀空間;與文旅部門打造“紅色資源+參觀”的文旅新模式。此類紅色文獻文旅活動案例也可以引至公共圖書館所舉辦的講座、沙龍等活動中,實現紅色文獻推廣活動的“走出去”“引進來”。
(3)注重館員能力培養,提供專業化服務。公共圖書館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過程中,應注重對館員職業素養和紅色文獻知識素養的培養。如,可在每一次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前,對館員進行相關紅色文獻主題培訓,從而在活動過程中提供精準服務;也可以對館員開展持續性紅色教育,增加工作人員紅色文化知識儲備,提高職業素養。
(4)利用新型信息技術,保障個性化服務。一方面,要將館內所擁有的紙質紅色文獻資源盡快轉化為數字化資源,以便讀者實時查閱與利用;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依托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分析讀者的紅色文獻閱讀興趣,根據讀者偏好進行智能推送,同時開設人工服務平臺,為讀者提供精準化、全面化的個性服務。
由表6因子得分可知,調查問卷中讀者期望因子總得分為3.840,表明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期待度較高。在讀者期望4個對應指標中,個性化服務期望的因子載荷值和因子得分最低,其數值分別為0.523和0.765。由表7可知,讀者期望與讀者滿意度之間相關性系數為0.686,其數值在整個相關性系數中最低,由此可見,讀者前期期望對讀者整體滿意度的評價影響不大。因為讀者期望是讀者在活動未開始時的自身期待,公共圖書館若想提高讀者期望值,大多借助媒體宣傳,故從前期宣傳角度對提高讀者期望提出建議。
(1)善用宣傳媒介,打造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平臺。首先,公共圖書館應拓寬宣傳平臺,增加宣傳渠道,如抖音、快手、B站等;其次,公共圖書館要認識到不同宣傳平臺的優勢與特點,將各平臺優勢最大化發揮,以此發布不同題材的內容;最后,公共圖書館做到全媒體宣傳,線上利用新媒體平臺大范圍傳播,線下通過海報、電子投屏等方式碎片化融入讀者意識,實現全方位推廣。通過平臺利用“三步走”,讓讀者更充分地了解活動內容,進而提高讀者整體期望度。
(2)建立專業化宣傳團隊,打造差異化原創內容。公共圖書館應實時結合本館紅色資源特色、閱讀推廣開展實際,創作出符合本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主題的宣傳內容,同時可針對不同活動主題進行差異化宣傳,如可以在B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設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專題,并設立資源、討論、往期活動回顧等專區,以此增加讀者參與興趣。
通過問卷調查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滿意度進行實證分析,探討提高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服務水平的策略,豐富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研究的同時,補充了基于讀者視角的實證研究。公共圖書館作為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主體,通過讀者視角切入,有利于切實了解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真實看法和紅色文化需求,有利于為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指明方向,進而為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和紅色精神傳承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