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農業生產迅速發展,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產量逐年提高,玉米播種面積逐漸增加,產量大幅度提升,同時其副產品玉米秸稈產量也持續增加,玉米秸稈除了可以用作燃料、飼料、肥料以外,仍然有大部分秸稈被被遺棄田間或直接焚燒,浪費了資源,又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因此,玉米秸稈覆蓋還田播種技術即利用了資源,提高了土壤肥力、保護了環境,發展前景廣闊[1]。
1秸稈全覆蓋免耕播種技術
秋季玉米收獲時,利用聯合收獲機配置的秸稈粉碎還田機將秸稈粉碎還田覆蓋地表越冬,上凍前進行深松處理,達到蓄水貯墑、通透土壤的目的。翌年春季播種前機車不進地、不動土、不破壞土壤墑情和緊實度,適宜播種后直接用牽引式重型免耕播種機進行免耕播種作業;播后或苗后噴施除草劑控制雜草;在拔節、抽雄、灌漿等玉米生育期,使用傳統耕作方式進行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2]。
1.1技術要點
收獲時應適當抬高收獲機割臺,升高秸稈還田機,保留20~30 cm高根茬固土,同時起到阻擋秸稈風吹堆積的作用;秸稈以切成長度20 cm以上段狀覆蓋地表為宜,秸稈長度無需規則統一,以降低風吹移動能力為目的;秋季深松作業時,應選用蓄水型深松機采取間隔深松法作業,深松深度不宜低于30 cm,以形成不塌方“鼠洞”為標準;地表秸稈覆蓋量不可少于總產量的70%,以確保保土保水和培肥地力效果,故不可采用機械作業方式人為清除;務必選用質量性能優異的大品牌牽引式重型機械,以保證播種質量和通過性;播種機行進速度以6~8 km/h為宜,且應勻速前進,最高時速不可大于10 km/h,保證播深控制在2~3 cm;正式播種作業前務必進行試播,試播前應調整免耕播種機至預定狀態,尤其注意調整撥草輪“入土到位”。若在試播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調整,確保播種機達到最佳工作狀態下再正式作業;播種最佳時機務必把握連續5 d(5日滑移法)耕層10 cm平均地溫穩定為10℃、土壤含水率在10%~25%時才可開始播種作業;苗期如遇連續氣溫偏低或降雨天氣,可適時進行苗期深松追肥,及時接納降雨,提升地溫;在玉米苗期至灌漿期,要經常觀察病蟲害發生情況,當5%以上植株出現病蟲害癥狀時,務必咨詢當地專業部門、專業人員,采取相應防治措施處理。
1.2注意事項
機械收獲時適當留高茬,可有效增強根茬固土和防止秸稈風吹堆積效果。可采取升高割臺、升高秸稈粉碎還田機或切斷秸稈粉碎機動力等辦法;根茬上部秸稈以切成段狀還田覆蓋為宜,既利于降低地表秸稈風吹移動現象,又利于免耕播種機分離秸稈清空播種帶。可采取降低秸稈粉碎還田機轉數、適當卸掉秸稈粉碎還田機工作刀片(甩刀或錘爪)等辦法;春季化凍后播種前嚴禁任何形式的機械“動土”作業,保持自然墑情和土壤緊實度,最大限度為播種出苗創造理想環境;深松作業務必在土壤質地適宜的地塊進行,并采用間隔深松法,應用蓄水型深松機完成,防止過量動土加重失墑或形成“地漏”。
2寬窄行秸稈覆蓋免耕技術
秋季玉米機械收獲作業同時利用配置的秸稈粉碎還田機,將秸稈粉碎還田覆蓋地表,然后使用秸稈歸行機將覆蓋在地表上翌年播種帶處的秸稈做分離清理,歸攏至非播種帶;也可秋季不動覆蓋地表的秸稈,翌年春季化凍后再用秸稈歸行機將播種帶處的秸稈分離歸攏至非播種帶;當播種期到來后土壤地溫和墑情滿足播種條件時,在播種帶上適時進行免耕播種作業;播種后可苗前或苗后噴施除草劑控制雜草,其它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方式與傳統耕作方式一致。
2.1技術要點
實施前1年通過實施寬窄行平作種植,形成50~80 cm或40~90 cm寬窄不等的種植與休閑行。收獲時應適當抬高收獲機割臺,升高秸稈還田機,保留15~25 cm高根茬固土,并起到阻擋秸稈風吹堆積作用;秸稈以切成長度20 cm以上段狀覆蓋地表為宜,秸稈長度無需規則統一,以降低風吹秸稈移動為目的;秋季進行歸行處理,將翌年播種帶“清空”,形成寬度為60 cm左右的無秸稈帶,分離出來的秸稈自然堆放到翌年休閑帶,形成寬度為60~80 cm的秸稈覆蓋帶。秋季無法歸行的可春季“解凍”后采用秸稈歸行機對地表秸稈進行歸行處理,作業質量與秋季相同;秋季深松作業可單獨進行,也可與秸稈歸行同步作業,即拖拉機前部懸掛秸稈歸行機,后部配置深松機,應選用蓄水型深松機采取間隔深松法作業,深松深度不宜低于30 cm;免耕播種機要滿足質量性能優異、大品牌、牽引式重型要求,以保證播種質量和通過性。播種機行進速度以6~8 km/h為宜,最高時速不可大于10 km/h,保證播種深度控制在鎮壓后距地表2~3 cm左右;在秸稈歸行情況下,苗期深松位置有秸稈覆蓋,此時秸稈尚未腐爛,因此,苗期深松要采用帶有防秸稈拖堆裝置的專用苗期深松機。同時關注天氣預報,遇連續氣溫偏低或降雨天氣前,可及時進行苗期深松追肥,及時接納降雨,促進地溫提升。
2.2注意事項
在春季風力較大地區,應在秋季完成歸行作業。一次作業效果不理想的,可適時進行二次作業;也可選擇前后同時配置歸行機的形式,一次性進地完成2次歸行作業,提高歸行作業的效果;含水量較大、地溫較低地塊務必秋季完成歸行作業,以利于春季散墑和提高地溫。如秋季實在無法完成作業的,春季也應在“化凍”后盡早進行,待墑情和地溫適宜時及時進行免耕播種。春季苗帶有漂浮秸稈或表土墑情較差,可在拖拉機前部懸掛前置歸行機,拖拉機后部懸掛免耕播種機,形成二次歸行和免耕播種一體作業模式,為播種出苗創造更好的作業條件;在春季墑情較差地區,應采用秸稈覆蓋越冬,可于播種前0~5 d進行歸行作業,歸行后及時進行免耕播種,最大限度達到保墑保土的效果;如果播種期較晚,覆蓋秸稈下的土壤地溫已經滿足播種條件,則可歸行后在土壤不粘機械耕作部件下直接進行免耕播種。播種同時施用專用口肥,控制好施肥量,以促進玉米苗期生長。
3秸稈覆蓋壟作保護性耕作技術
秸稈覆蓋還田壟作少耕技術是在秸稈覆蓋還田條件下,直接利用重型免耕播種機壟側或掃茬機+重型免耕播種機在原壟直接播種種植的一項保護性耕作技術。該技術掃茬后能大幅提高播種質量,不需要改壟,具有升溫快、排水防澇、易于農戶接受與操作等特點。
3.1技術要點
3.1.1收獲與秸稈處理
在壟作地塊,利用聯合收割機收獲果穗或籽粒,同時保留20~30 cm長的根茬,將其余秸稈通過聯合收獲機的秸稈處理裝置處理成不同10~20 cm長度,均勻散落地表。秸稈處理長度可具體依據秸稈產量而定,以壟溝能放下為準,秸稈產量越大的地塊秸稈粉碎程度可以越細。收割機行走時注意輪胎不要碾壓壟臺,保持壟臺完整性。
3.1.2播前根茬處理與免耕播種
在播種前,利用掃茬機/裝置將壟臺中間的根茬打散,并掃除到壟溝內,形成3~5 cm深、10~15 cm寬無秸稈及根茬的播種帶,作業時注意輪胎不要碾壓壟臺,保持壟型;也可利用裝有根茬處理器的免耕播種機,掃茬與播種同步進行;也可選擇重型免耕播種機壟側直接播種,壟側直播對機手操作技能要求高,注意免耕播種機的限深整形膠輪不要壓在根茬上,否則影響出苗質量。
3.1.3田間管理
建議施底肥時同時施口肥(控制在45~60 kg/hm2磷酸二銨),其他肥料管理同大田措施相同。采用底肥加追肥的施肥方法會明顯提高肥料有效供給和利用率,防止后期脫肥早衰。
3.1.4中耕培壟
在5~7展葉時,采用苗期深松中耕培壟,恢復壟型。中耕培壟可以結合追肥及壟溝除草,一次性同步完成。
3.2注意事項
在產量水平低于10 000 kg/hm2的地塊,秸稈根茬應處理成10~30 cm長,當產量到達10 000~14 000 kg/hm2時,秸稈根茬應處理成5~10 cm長。秸稈覆蓋壟作技術的核心是保持壟作和壟型,在田間作業時可一定注意避免拖拉機輪胎碾壓壟臺。當玉米生長到5~8葉期時,結合深松追肥,進行培壟恢復壟型作業,這對于翌年進行壟作保護性耕作至關重要。壟臺播種前的掃茬處理對于提高播種質量至關重要。部分農戶采用滅茬機掃茬,由于動土寬度較大,動土較深,即不符合壟作保護性耕作技術標準,又導致土壤過度失墑和種床疏松,掃茬作業時應特別注意技術和質量把控。
參考文獻
[1]周映平.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應用及前景[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1(2):72-73.
[2]高晗;張環宇;于雙成;等猛.淺析秸稈還田技術[J].南方農業,2021(32):229-231.
(吉林省榆樹市黑林鎮綜合服務中心楊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