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天,成 章,鄺藝臻,唐陽敏,孫 欣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骨科三區,廣東 清遠 511518)
尺骨冠突骨折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損傷,約有2%至15% 的尺骨脫位患者會發生這種損傷,且這種損傷的內固定比較困難[1]。尺骨冠突為肘關節內側副韌帶(MCL)前束、前關節囊和肱肌的附著點,目前認為尺骨冠突是維持肘關節穩定性的重要結構,對防止肘關節后脫位起到重要作用。尺骨冠突骨折的骨折端發生明顯移位后,應及時予以修復[2]。迄今為止,尺骨冠突骨折內固定的方法包括微小鋼板、螺釘、鉚釘、克氏針內固定等。目前,已經有一些關于使用微小鋼板、螺釘、鉚釘、克氏針治療尺骨冠突骨折的研究[3],但是關于使用鋼絲內固定治療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的研究較少。本文對2016 年8 月至2022 年1月在清遠市人民醫院使用鋼絲內固定治療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的21 例患者進行研究,旨在評估使用鋼絲內固定治療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的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將2016 年8 月至2022 年1 月在清遠市人民醫院使用鋼絲內固定治療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的21 例患者納入研究。病例納入標準:(1)使用鋼絲內固定治療尺骨冠突骨折;(2)經影像學診斷為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的患者;(3)本次受傷前患者肘關節活動正常;(4)未合并其他嚴重創傷,創傷評分<16 分。排除標準:(1)不能進行內固定治療的患者(如原肘關節功能明顯障礙、肘部存在感染等);(2)合并有肘關節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3)合并有肘關節內、外側不穩的患者(如合并內、外側副韌帶嚴重損傷等情況);(4)患者患有無法配合治療的相關疾?。ㄈ鐕乐匕柎暮D?、精神疾病等);(5)隨訪時間<3 個月的患者(如未定期接受門診隨診并進行患肢功能鍛煉的患者)。將符合條件的患者根據Regan-Morrey 分型方法進行分型,13 例患者為Ⅱ型,8 例患者為Ⅲ型。21 例患者的手術均由熟練掌握該手術的高級職稱醫生執行。21 例患者中,有11 例男性,10 例女性。平均年齡為(39.29±11.58)歲(21 ~59歲)。平均隨訪時間為(5.57±1.29)個月(3 ~8 個月)。致傷原因:14 例為高能量損傷引起(車禍、高處墜落),7 例為低能量損傷引起(走路滑倒)。21 例患者均予急診肘關節脫位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限期行尺骨冠突骨折切開復位鋼絲內固定。
采用肘部前內側“S”形手術切口,切開肱二頭肌腱膜,從旋前圓肌與肱二頭肌短頭間隙進入,將正中神經向尺側拉開,肱動脈向橈側拉開,暴露肱肌附著點與尺骨冠突。骨折復位及固定:直視下解剖復位冠突骨折塊(保證尺骨冠突骨折塊的前方、尺側、橈側均復位良好),使用兩枚0.8 mm 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選取好鋼絲所要置入的位置,使用1.0 mm 克氏針做導針從尺骨冠突骨折塊表面向尺骨后側緣鉆出,并將鋼絲兩頭分別沿事先鉆好的孔穿出至尺骨后緣,擰緊固定骨折端,拔除克氏針(如圖1)。若骨折塊較大,可置入兩根鋼絲固定。所有患者的骨折端均獲得了良好的復位及固定。術后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患肢,固定時間為4 周。拆除石膏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被動功能鍛煉,屈曲和伸展的范圍每天增加5°到10°。

圖1 鋼絲固定方法
使用Mayo 肘關節功能評分標準來評估肘關節功能及臨床療效。根據骨折愈合時間、是否發生鋼絲斷裂、術后骨折端是否移位等指標評價影像學效果,在≥3 個月的隨訪時間內進行結果的評估。
使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的個人數據見表1。在對患者的最終評估中,Mayo 肘關節功能評分的平均得分為(93.10±7.82)分(得分范圍80-100 分)。所有患者均對治療感到滿意,所有患者均達到骨性愈合,平均時間為(4.10±0.95)個月(3.0 ~5.8 個月),沒有骨不連發生。圖2 為1 例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圖A ~B 為受傷后X 線片結果,圖C ~D 為肘關節脫位復位后X 線片結果,圖E 為術前肘關節三維CT 結果,圖F ~G 為術后第1 天的X線片結果,圖H ~I 為術后3 個月的X 線片結果。

表1 患者個人數據匯總

圖2 1 例患者的影像學資料
對于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的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幾乎不可能達到關節穩定狀態[4]。成功的功能治療可以通過骨折的復位內固定和早期肘關節活動鍛煉來實現。在保守治療中,由于復位不足,早期關節炎、關節僵硬和骨不連的發生率較高。因此,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需手術治療[1,3,5]。尺骨冠突骨折導致肘關節不穩定的治療具有挑戰性,因為大多數病例都伴有其他肘關節損傷。肘關節脫位合并尺骨冠突骨折的患者,予患者復位肘關節脫位后必須檢查肘關節內外側副韌帶的損傷程度,若存在不穩,需在尺骨冠突骨折術中一起修復。在我們的研究中,存在內、外側副韌帶不穩的患者未被納入研究。
由于尺骨冠突骨折位于關節內較深的位置,因此暴露骨折端具有一定難度。有些學者認為對于該類骨折,關節鏡輔助復位是一項可選用的治療技術,它可以幫助術者觀察關節內骨折復位的效果,有些學者則建議使用這種技術來固定尺骨冠突骨折[6]。盡管關節鏡下復位及固定骨折看起來操作比較簡單,但在尺骨冠突骨折中其實很難進行。在我們的研究中,所有骨折均通過開放手術進行骨折復位及內固定。
尺骨冠突骨折可采用多種內固定方法,如螺釘固定、克氏針固定、鋼板固定、鉚釘固定等[7]。與可用于固定較小骨折塊的鉚釘相比,對尺骨冠突骨折使用鋼絲進行內固定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且固定強度更大[8]。當尺骨冠突骨折的骨折塊足夠大時,可使用螺釘或鋼板固定。鋼絲固定是一種既可以固定小骨折塊,也可以固定大骨折塊的方案,且有著使用方便,無需復雜的內固定操作,費用低廉的優點。它的主要局限性為在粉碎性骨折中難以執行。與尺骨冠突骨折的鋼板或克氏針、螺釘內固定相比,鋼絲內固定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優勢,即在內固定物取出過程中對軟組織的損傷非常小。在我們的研究中,尺骨冠突骨折均達到良好的復位及固定,術后均獲得良好的關節功能,手術和術后并發癥也比較少。
綜上所述,使用鋼絲內固定治療尺骨冠突骨折合并肘關節脫位有著良好的臨床及影像學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