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威海,劉杏,劉元秋
(蒙陰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山東臨沂 276200)
口蹄疫(Foot and Mouth,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我國主要流行O 型、A 型和亞洲Ⅰ型3種血清型[1],一年任何季節均可發生[2]。該病多次在世界范圍內暴發流行,在我國也偶有發生,嚴重影響畜牧業健康發展,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列為法定報告動物傳染病,我國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山東省對家畜口蹄疫開展強制免疫,保障動物強制免疫的有力措施是合適的免疫計劃和有效的抗體監測方案。開展免疫效果監測,及時了解全縣免疫水平,對動物疫病綜合防控具有重要意義[3]。根據《蒙陰縣動物疫病監測凈化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2022—2025 年)》要求,為進一步檢測蒙陰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成效,確保轄區內重大動物疫病質量,通過隨機抽取10 個鄉鎮街區的規模養殖場和散養戶豬、牛、羊血清進行抗體檢測,綜合評估全縣口蹄疫免疫效果及感染風險,為全縣口蹄疫的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2022 年春季集中免疫后采集樣本,覆蓋全縣10 個鄉鎮街區。隨機抽取8 個豬場、2 個羊場、2 個牛場和47 個自然村,每個規模場采集樣品30 份、自然村抽查5 個散養戶,總計采集樣本595 份。

表1 樣本采集情況(份)
自動洗板機(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酶標儀(Tecan)、超純水儀(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移液器(Eppendorf)、恒溫培養箱(上海博迅醫療生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96 孔板等。
1)檢測方法及試劑。按照改進型口蹄疫病毒O 型液相阻斷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內蒙古金邁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22E23-001)說明書檢測。
2)試驗成立條件。病毒抗原對照OD450nm值≥0.8;陽性對照抗體效價在1∶1024±1 滴度以內;陰性對照抗體效價<1∶8。
3)臨界值。在6 孔病毒抗原對照中,選取4 孔相對穩定的值,棄去最高和最低的OD450nm值,計算剩余2 孔的平均OD450nm值,再除以2,即為臨界值。
4)結果判定標準。牛羊抗體效價≥1∶128,99%以上保護;抗體效價≤1∶16,不保護;抗體效價在1∶22~1∶90 之間,50%保護。豬抗體效價≥1∶64,99%以上保護;抗體效價<1∶8,不保護;抗體效價在1∶8~1∶45之間,50%保護。
按照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NSP)3ABC 間接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洛陽萊普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批號TE211203)說明書進行檢測。在免疫狀態下,對NSP 抗體檢測陽性的,需進一步確認。豬可在非結構蛋白抗體首次監測2~4 周后(期間不能進行免疫)進行二次采樣檢測(兩次采樣檢測的豬要保持一致)。若豬群NSP 抗體陽性率等于或低于首次檢測結果的,可排除感染;也可活體采集扁桃體進行病原學檢測。牛、羊采集0-P 液進行RT-PCR 或熒光RT-PCR 檢測,病原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判定為陰性畜;病原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判定為陽性畜[4]。
2022 年春季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監測O 型口蹄疫抗體595 份,合格532 份,合格率89.4%。全縣豬、羊、牛O 型口蹄疫個體免疫合格率均在85%以上,高于農業農村部相關規定,結果基本反映了全縣口蹄疫免疫現狀。
從表2 可以看出,豬、羊、牛型口蹄疫抗體合格率分別為85%、96%、100%,牛合格率最高,其次是羊,豬最低。牛羊O 型口蹄疫抗體水平高于豬,蒙陰縣豬多數以育肥為主,飼養周期較短,而牛羊飼養周期長,免疫次數較多,從而導致牛羊免疫抗體水平較高。

表2 不同家畜O型口蹄疫抗體數據
散養戶O 型口蹄疫抗體水平略低于規模場,差距不大(表3)。原因分析:蒙陰縣口蹄疫屬于強制免疫,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散養戶免疫過程中可能存在免疫劑量不足和操作不當等問題,從而影響免疫效果。

表3 不同場點O型口蹄疫抗體數據
規模羊場和規模牛場群體合格率均為100%,規模豬場群體合格率87.5%,散養戶群體合格率93.6%(表4)。

表4 群體O型口蹄疫抗體數據
規模豬場和規模羊場口蹄疫感染抗體結果均為陰性,規模牛場口蹄疫感染抗體陽性率為5%(表5)。

表5 不同家畜感染抗體數據
從檢測結果看,被檢測規模養殖場(戶)的免疫抗體合格率均在85%以上,達到了山東省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0%以上的要求,蒙陰縣春季口蹄疫集中免疫達到預期目標。蒙陰縣自2019 年啟動免疫無口蹄疫區建設以來,不斷提升實驗室檢測能力,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了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制度,規模養殖場積極推進強制免疫“先打后補”政策,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因而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豬、羊、牛O 型口蹄疫強制免疫抗體檢測合格率均符合國家、省要求,但也存在1 家豬場、3 家豬散養戶免疫抗體合格率分別為6%和0%沒達標的場點,可能是由于操作不規范、村級動物防疫員免疫密度低等原因造成。對于不達標的場(戶)根據免疫效果通報情況進行及時補免重新采樣監測,確保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80%以上。
不同畜種間O 型口蹄疫抗體合格率存在一定差距,羊、牛場(戶)的免疫效果明顯優于豬場(戶),規模豬場和豬散養戶都存在免疫抗體較低的現象。羊、牛養殖周期較長,每年春季兩季各進行一次強制免疫,對家畜進行多次免疫,可以使免疫抗體水平維持在較高水平[5]。生豬上半年價格波動較大,調動頻繁,存在對補欄豬漏免的情況,同時也存在采血時還未達到口蹄疫抗體免疫應答的最佳時間,從而導致豬免疫抗體水平低于羊、牛。
本次共檢測豬、牛、羊血清390 份,結果顯示:全縣口蹄疫非結構蛋白抗體陽性率為0.77%,其中牛羊陽性率為2%,遠低于報告的我國牛羊口蹄疫3ABC 抗體陽性率低于39.44%這一水平[6],目前來看,蒙陰縣口蹄疫3ABC 抗體陽性率處于較低水平。
本次檢測牛的3ABC 抗體陽性率為5%,豬、羊的3ABC 抗體陽性率均為0%。對檢測陽性場點,按照3ABC 陽性復核工作流程要求,對牛場牛只限制流通,并進一步采樣檢測。對陽性血清樣品對應的牛只采集0-P 液封存,送上一級業務部門采用熒光PCR 方法進一步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3 周后再次對該養牛場進行采樣、送樣,仍采用口熒光PCR 方法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仍為陰性。
山東省免疫無口蹄疫和免疫無禽流感區建設已通過國家評估,建設過程中蒙陰縣進一步健全了動物防疫隊伍專業能力、全面提升了獸醫實驗室建設、持續增強了檢測能力。但要做到高標準維持無疫,做好無疫區的維持運行,現對蒙陰縣的口蹄疫防控工作提出3 點建議:①全縣口蹄疫免疫抗體合格率均在80%以上,但各鄉鎮免疫水平不均衡。2020 年對村級防疫員改革以來,每名防疫員負責6~7 個村,防疫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免疫質量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應加大防疫員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動物防疫水平。同時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確保免疫水平較低的鄉鎮及時補免,保證抗體水平合格率;②全面推進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工作。應按規模全面推行養殖場戶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切實落實畜禽生產經營者動物防疫主體責任。同時應加大自購自免養殖場戶免疫效果抽檢力度,及時公布監測評價結果;③進一步強化檢測能力。蒙陰縣動物疫病檢測工作起步較晚,人員隊伍相對薄弱、對檢測技術關鍵點的掌握還不夠成熟。需加強系統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自己學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蒙陰縣獸醫實驗室檢測技術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