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明
(咸豐縣農業農村局 湖北恩施 445600)
抗生素于20 世紀50—70 年代的廣泛應用使得禽畜養殖效益大幅提升,同時也促進了規?;B殖的發展[1]。然而,長期濫用抗生素不僅導致抗藥性細菌的增加,還會在食品鏈中殘留抗生素,威脅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隨著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尋找替代抗生素的方法。其中,采用預防性、替代性草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技術成為主要替代手段。這些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抗生素濫用問題,但其效果有限,不適用于所有養殖場。隨后越來越多的養殖場開始嘗試無抗養殖技術,注重預防疾病、加強飼料營養、強化管理、改善環境等手段得到廣泛應用。
當前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的發展遇到眾多問題。首先,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的推廣面臨著技術難度、投入成本高、養殖周期長、市場接受度低等問題。其次,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的實施,需要對飼料、環境等進行全面的消毒和清潔,以保證雞只健康。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疾病防控仍然存在困難,如傳染性疾病等。而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的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一些養殖戶在實施該技術后,蛋雞的產蛋量、存活率、體重等方面表現不穩定,導致經濟效益不高。最后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的市場推廣不足,一些養殖戶對該技術的認識仍然不夠深入,而且市場接受度不高。因此,推廣蛋雞無抗養殖技術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政策、宣傳和市場等方面的推動。
蛋雞無抗養殖技術中,飼料添加劑的選擇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2]。合理的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雞的免疫力、促進生長、改善飼料利用率和蛋的品質,從而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提高養殖效益。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飼料添加劑包括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酵母菌、植物提取物等。相關研究對6 個不同養殖場的調查發現,使用抗生素替代飼料添加劑后,蛋雞的體重增長率和飼料轉化率都有所提高,而死亡率和拒食率則有所下降。飼料添加劑具體作用見表1。
表1 飼料添加劑的應用效果
在選擇飼料添加劑時,需要根據雞的生長階段、品種、飼養環境、飼料成分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選擇飼料添加劑時需要考慮其安全性,盡量選擇經過認證并具有安全性保障的產品,避免使用未知來源或未經檢驗的產品。其次,飼料添加劑的適宜性要根據雞的生長階段和需要進行選擇。不同的飼料添加劑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某些添加劑適用于育成期,而某些飼料添加劑則適用于產蛋期,同時需要注意飼料添加劑的質量,選擇質量穩定、劑型適宜、存儲條件良好的產品,并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和劑量。最后使用飼料添加劑時,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確保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符合標準和規定。
蛋雞無抗養殖技術中,需要對雞進行一系列疫苗接種來增強其免疫力,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一般來說,蛋雞需要接種以下疫苗:禽流感病毒疫苗、新城疫病毒疫苗、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和雞馬立克氏病活疫苗等疫苗,相關研究對3個不同養殖場的調查發現,疫苗接種率和死亡率呈負相關關系,即疫苗接種率越高,死亡率越低[2]。此外,具體的疫苗接種計劃和使用方法應該根據當地的疫情和養殖環境情況,以及獸醫的指導意見進行制定和實施。
疫苗接種使用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①根據不同動物種類和生長階段選擇適當的疫苗,并在正規的獸醫機構或合法的銷售渠道購買;②疫苗接種需要注意接種方法、劑量和接種部位等因素,以確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接種前需要對動物進行體檢,排除疾病和應激等因素的干擾;③對每一次疫苗接種需要進行記錄,包括接種時間、疫苗種類和批號、接種部位、接種劑量、接種人員等信息;④疫苗的保質期和存儲條件是確保疫苗有效性的關鍵因素,需要在規定的溫度和濕度下存放,并在保質期內使用。因此,疫苗的免疫計劃和使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地制定和實施,以確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養殖業的生產效益。
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的環境管理是確保雞只健康、生產性能高效的重要保障。環境管理的優化可以減少雞只的壓力、疾病發生率,提高飼料利用率和蛋的品質,從而提高養殖效益[3]。相關研究對4 個不同養殖場的調查發現,良好的環境管理可以提高蛋雞的體重增長率和飼料轉化率,同時降低死亡率和拒食率。以下是蛋雞無抗養殖技術中環境管理的優化方案:合理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保持空氣流通,定期清理室內的雞糞和異味;保持舍內飲水清潔衛生,定期更換飲水設備,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優化環境管理需要注意養殖場的實際情況,根據場地、設備和雞只的特點進行相應的管理措施。同時也需要定期對環境管理的效果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和完善環境管理方案。
蛋雞無抗養殖技術中的養殖管理規范化是確保雞群健康和生產性能的重要措施。包括合理設計雞舍,提供舒適的環境,保持良好的通風、采光和溫度,避免雞舍內出現擁擠、潮濕、通風不良等不良情況,科學配制飼料,保證飼料質量,避免過度或不足飼喂。定期開展疫苗免疫、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疫病的發生和傳播。規范化的養殖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疫病的發生和傳播,提高雞的免疫力和生產性能,從而保證雞群的健康和養殖效益的穩定。
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抗生素殘留。傳統養殖中,過度濫用會導致雞體內產生抗藥性菌株,同時也會增加雞蛋和雞肉中抗生素的殘留,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風險。而無抗養殖技術通過合理的飼料添加劑和環境管理,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從根本上減少了對抗生素的依賴。
優化環境管理,改善生長環境。無抗養殖技術需要對飼料、水質、光照、通風等方面進行精細化管理,從而創造一個適合蛋雞生長的良好環境。這不僅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還可以促進蛋雞的生長和發育,提高產蛋量和蛋品質量。
因此,無抗養殖技術通過合理的飼料添加劑、環境管理和免疫預防措施,從根本上降低了蛋雞疾病的發生率,提高了蛋雞的免疫力和生產性能,對蛋雞的健康和養殖效益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首先,無抗養殖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雞對抗生素的依賴性,從而降低抗生素濫用的風險,避免了抗生素濫用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殘留物超標等。其次,改善飼料利用率,無抗養殖技術可選用多種天然飼料添加劑,如益生菌、酵素等,可改善雞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養殖成本。最后提高蛋雞免疫力,無抗養殖技術可選用多種天然飼料添加劑和疫苗,可以提高雞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率,從而提高養殖效益。
首先技術難度較大,無抗養殖技術需要養殖戶掌握較為復雜的技術,如飼料添加劑的合理選擇和使用、環境管理等,對養殖戶的技術要求較高。其次成本相對較高,無抗養殖技術所用的飼料添加劑和疫苗相對傳統養殖方式的成本較高,對養殖戶的經濟壓力較大。最后效果不穩定:無抗養殖技術對蛋雞免疫力提升效果不穩定,受飼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同時,由于飼料添加劑的復雜性,也存在飼料添加劑效果不穩定的問題。因此,無抗養殖技術在蛋雞養殖中有其一定的優勢和局限性,需要養殖戶在實際操作中因地制宜、科學合理使用。
本文主要介紹了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的相關知識,包括其發展歷程、現狀和問題、關鍵技術以及對疾病預防控制的影響等方面。通過對飼料添加劑、疫苗免疫計劃和使用、環境管理和養殖管理的規范化等措施的介紹,說明了無抗養殖技術在蛋雞養殖中的優勢和局限性。因此蛋雞無抗養殖技術是未來蛋雞養殖的發展方向,但其實施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