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鄧長林,陳楠,章小小,陳蓉,周薇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 南京 210028)
蘇卡達陸龜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棲息于沙漠周邊或熱帶草原開闊干燥的地域,因水分獲取不足而演化出一些特殊的保留水分機制[1]。生活在干旱或沙漠環境中的龜含氮廢物常以尿酸形式排出,又因尿酸難以溶解,所以能以最少量的水分將其排出體外,從而使體內保留水分。人工圈養的蘇卡達陸龜由于飲食、環境和疾病等因素,膀胱結石的病例日益增多。南京市某動物園獸醫院接診一例蘇卡達陸龜膀胱結石病例,通過腹甲切開方法,實施膀胱切開術取出結石,經過綜合性治療,效果較好。現將其診療過程報告如下。
蘇卡達陸龜,年齡不詳,體重為2.2 kg。主訴:該龜平時喂以各種青綠蔬菜和成品龜糧,輔以少量草料和水果,每2~3 d 泡澡1 次,每次1 h。發現近半個月以來未見排出尿酸,后肢胯窩處輕度腫脹,食欲稍有減退,活動量減少,眼眶凹陷。
精神狀態未見明顯異常,偶見排便姿勢但無糞便排出,臨床檢查時排出少量尿液,尿液中含有灰白色小顆粒狀結石。
X 線檢查:參數采用75 KV、10 mAs,照射距離為0.7 m,影像提示膀胱充盈,膀胱內有一直徑3 cm 左右球形致密團塊。(見圖1)。

圖1 膀胱結石
根據主訴病史、臨床癥狀以及X 線檢查結果確診為膀胱結石。
對患龜采用舒泰進行全身麻醉,按10 mg/kg·bw 劑量前肢肌內注射。待全身肌肉松弛后,仰臥倒置于水暖墊上,牽引出頭部,采取無氣囊的氣管插管法利用異氟烷維持麻醉。將整個腹甲刷洗干凈后,用5%碘酊和75%酒精對術部進行常規消毒。術前肌內注射美洛昔康0.5 mg 和12.5%酚磺乙胺1 mL。
腹甲板標記出合適大小的方形手術區域,用擺鋸沿著區域邊緣斜向術區內側呈一定角度小心切割腹甲,切割時手術助手向術區噴灑0.9%無菌生理鹽水,防止因切割產生的高溫損傷組織。方形區域三邊切開,顱側一邊不切透,用手術刀柄從尾部和側面邊緣小心撬開甲塊,折斷薄骨,并將其向顱側方向翻轉,鈍性分離時盡可能保持肌肉附著在底板部分。體腔膜沿中部剪開,注意避開兩側平行的大血管,以環形牽開器充分暴露內臟組織。用鹽水浸泡的紗布覆蓋甲塊和切割的底板邊緣,以保持骨骼濕潤,并保護膀胱牽引出時免受尖銳邊緣影響。將膀胱牽引到腹甲切口之外,并在其周圍填塞用溫生理鹽水浸濕的滅菌紗布加以保護,再用縫合線將膀胱固定在體外,防止膀胱在手術結束前意外墜回腹腔。根據結石的大小作合適大小的切口,小心取出結石團塊,用生理鹽水對膀胱多次沖洗后,最后用吸引器吸出碎石顆粒及廢液。膀胱采用可吸收縫線內翻縫合。膀胱還納于腹腔前,檢查腹腔內有無散落的甲殼碎片及碎石顆粒,發現這些異物需對腹腔進行沖洗后吸引干凈。還納膀胱后,可向腹腔內注入青霉素粉劑,用可吸收縫合線結節縫合腹腔膜。在方形甲塊的三邊以及切口對側甲殼的對應位置,分別用骨科電鉆鉆一個小孔,用骨科不銹鋼絲穿過對應的小孔,復位彎折的腹甲,擰緊鋼絲三邊固定(見圖2)。固定完畢后,創口處涂抹碘酊消毒。最后用牙科樹脂材料均勻涂抹切口,固化封閉。

圖2 甲塊及腹甲三邊鉆孔后鋼絲固定
待手術完畢,關閉異氟烷,氧氣和空氣混合供應,當陸龜出現自主呼吸時拔除氣管插管。蘇卡達陸龜完全蘇醒后,將其放置于恒定30 ℃的住院柜中,保持溫濕度、光照、通風等適宜。術后肌肉注射頭孢曲松鈉0.15 g,連用7 d,肌內注射美洛昔康0.5 mg,連用3 d。該龜術后第3 天恢復自主采食,15 d 后基本恢復正常,有正常性狀糞便及尿酸排出。見圖3。

圖3 術后的X 線
①飲食中過量的蛋白質和草酸鹽,前者攝入過量會引起尿酸的產量增多,代謝形成尿酸鹽結石;后者由于攝入過多的含草酸食物而形成草酸鹽結石[2];②水分攝取不足或長期生活在高溫低濕的環境中,容易引起慢性脫水,導致尿液濃縮,膀胱排空延遲或不足,最終形成團塊狀的結石;③尿路感染時膀胱內會產生脫落的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其為基質不斷吸附尿酸鹽,最終形成大塊結石。
陸龜的膀胱結石許多時候是不表現特征癥狀的,只有當結石較大或長期未見排尿酸的時候才會聯想到結石。患病個體可能會出現精神、食欲變差,脫水,尿酸呈顆粒狀,少尿或者無尿。當結石壓迫到消化道時,會導致排糞便困難,可以看到陸龜經常縮頭用勁做出排泄動作,卻遲遲沒有排泄物或僅有極少量的排泄物。當結石壓迫到神經時,可能會引起后肢行動不便或者麻痹[2]。結石后期水代謝紊亂還會引起組織水腫,甚至會引起腎臟衰竭。
結合臨床癥狀,可以利用X 線的方法來確診膀胱結石。
蘇卡達陸龜為草食性陸龜,屬于后腸發酵動物,其膳食應以植物纖維為主。日常飲食應以高纖維、低蛋白、低磷為佳,食物結構以新鮮蔬菜為主,輔以鮮草或干草,商品化的陸龜糧也可以適當搭配,但需要控制用量,并在喂食前徹底泡軟。避免使用蛋白質含量高而纖維較少、鈣磷比低或是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水果只是非常時期用于提升食欲或額外補充水分的選擇,不建議常常喂食。
確保陸龜能夠獲得穩定的飲用水,飼養環境內也需提供高濕度的躲避處,定期泡澡也是不錯的選擇,像是蘇卡達陸龜更應堅持每天泡澡,或有水盆可以隨意浸泡。即使泡澡也不能完全抵消陸龜對額外水的需求,而且可能仍然會使陸龜脫水,所以持續穩定易獲取的水源至關重要。做好溫濕度監測和早晚溫度梯度控制,避免持續高溫低濕引起的慢性脫水。
如果陸龜能夠享受到直射的陽光,則不需要補充過多的鈣質和VD3。室內圈養的陸龜應定期補充鈣劑、VD 和VA,同時應提供充足的UVB 照射。室內圈養的陸龜,在天氣好、溫度適宜的時候,建議多放出室外接受日光浴,這樣更能保證鈣質的吸收。
運動情況對陸龜的排酸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一般陸龜的活動量越大,其排酸量也將越大。如果飼養空間受限,排酸量必將受影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陸龜足夠的空間,或是定期放出室外活動。
定期體檢也是防止結石積聚成大團塊的有效途徑。X 線、血液檢測等項目可提早預警各種疾病,如果結石體積不大,完全可以通過人工輔助刺激排石或是在胯窩處開口取出,難度和風險也將成倍減小。觀察陸龜的排泄情況以及評估陸龜的水合狀態,也有助于早發現、早治療。
當已診斷為膀胱結石,但結石尚小時,可以人工刺激陸龜增加努責,使其落入泄殖腔后排出。人工刺激包括:刷腹甲、敲腹甲或背甲等。我們還可以采取適當提高泡澡溫度、延長泡澡時間或適當增加水浴深度[3],但在陸龜狀態不佳時,注意防止陸龜溺亡。
泄殖腔結石是由膀胱結石從膀胱遷移到骨盆引起的。通過泄殖腔指診或是X 線可以診斷。泄殖腔指診方法為小拇指或無名指消毒后涂以開塞露伸入肛門內進行檢查,通常可在泄殖腔內1~2 cm 處探查到[4]。由于泄殖腔是陸龜胃腸、生殖和泌尿系統的遠端終點,結石阻塞泄殖腔可能會導致排泄或產蛋受阻。可將陸龜置于溫水中,往泄殖腔中打入開塞露或是醫用液狀石蠟,較小的碎石可以用鑷子取出,較大的可以用手術鉗夾碎后再取出。如果結石較大無法通過此種方法輕易夾出,可考慮局部麻醉或鎮痛后切開泄殖孔,取出結石后再對泄殖腔進行荷包縫合[1]。此外還需評估泄殖腔的損傷程度,考慮是否需要全身或局部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