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李燕嬌 蘇振 林飛劍 鄧宇馳



摘 要:為篩選適宜各蔗區的甘蔗優良新品種,提升蔗區甘蔗產量和品質,提高甘蔗種植效益,以主栽品種桂柳05136為對照,在3個蔗區分別選擇當地有潛力的甘蔗品種進行1年新植引進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在金光農場蔗區表現最好的品種為桂糖51號,高產高糖、大莖,應重點關注并加大推廣力度,桂糖58號和桂糖44號各有優勢,應繼續關注;在星星農場蔗區表現最好的品種為桂糖49號,高產高糖、中大莖,應重點關注并加大推廣力度,桂糖44號和桂糖57號各有優勢,應繼續關注;在廖平農場蔗區表現最好的品種為桂糖55號,高產高糖,應重點關注并加大推廣力度,桂糖58號可繼續關注,中蔗10號蔗糖分表現突出,可繼續觀察其產量表現。
關鍵詞:甘蔗;品種引進;生產表現;高產高糖;評價
中圖分類號:S566.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2095-820X(2023)02-0010-04
0 引言
甘蔗新品種是蔗糖業的核心和保障,品種改良對發展蔗糖業的作用顯著,不斷選育、推廣應用甘蔗優良新品種,可增加蔗農和制糖企業的收益,提高甘蔗產業競爭力[1]。甘蔗品種的區域適應性較強,同一品種在各地區的表現可能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廣西各主蔗區種植的適宜品種也不盡相同,在引進甘蔗新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前,必須進行區域試驗,鑒定和評價其產量、蔗糖分、抗性和適應性等,因地制宜推廣新品種[2,3]。為篩選適宜各蔗區的甘蔗優良新品種,提升蔗區甘蔗產量和品質,提高甘蔗種植效益,優化蔗區品種結構,促進甘蔗產業可持續發展,本研究在金光農場、星星農場和廖平農場3個蔗區分別選擇當地有潛力的甘蔗品種進行1年新植引進比較試驗,評價其生產表現,為不同品種在不同蔗區及其他同類型蔗區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擇金光農場、星星農場和廖平農場開展試驗,分別根據當地甘蔗生產情況選擇有潛力的品種(系)進行種植試驗,均以主栽品種桂柳05136為對照(CK),詳見表1。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和管理
各試驗均于2022年3月種植,采取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10行區,行長10.0 m,行距1.2 m,小區面積120.0 m2,下種量為10.5萬芽/hm2,栽培管理措施與當地大田生產相同。
1.2.2 調查項目與方法
按小區進行項目調查。試驗期間觀察各品種螟蟲危害及黑穗病、梢腐病田間自然發病情況;收獲時每小區連續測定30株甘蔗的株高、莖徑,調查各小區甘蔗有效莖數,稱重測定實產;2022年12月采樣分析甘蔗蔗糖分,采用小區混合采樣法。
1.3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3.0進行處理及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金光農場甘蔗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從表2可知,供試材料中以中糖6號的株高最高,其次為對照桂柳05136,桂糖58號比對照略矮,桂糖44號和桂糖51號株高相對較矮;莖徑方面,桂糖51號最粗,屬大莖品種,桂糖44號和桂糖58號與對照相差不大,均屬中大莖,中糖6號莖徑相對較細,屬中莖或中小莖;有效莖數方面,桂糖44號最多,達11.028萬條/hm2,其次為中糖6號,桂糖58號比對照略多,桂糖51號則比對照少;產量方面,桂糖51號最高,比對照增產5.21%,其次為桂糖58號,比對照增產2.47%,桂糖44號和中糖6號分別比對照減產2.19%、2.61%;蔗糖分方面,桂糖51號最高,比對照增0.81百分點,桂糖44號比對照增0.16百分點,桂糖58號略低于對照,中糖6號蔗糖分最低,比對照低1.13百分點。
2.2 星星農場甘蔗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從表3可知,供試材料中以中蔗9號的株高最高,比對照高4.59%,其他品種均比對照矮,其中桂糖57號與對照差異不大,桂糖44號最矮;莖徑方面,桂糖49號和桂糖57號比對照粗,桂糖44號和中蔗9號與對照相當;有效莖數方面,各品種均比對照多,其中桂糖44號最多,達10.005萬條/hm2,各品種的有效莖數均達較高水平;產量方面,各品種均比對照增產,桂糖49號、桂糖57號和中蔗9號比對照增產均在17.00%以上,桂糖44號增產8.55%;蔗糖分方面,桂糖49號最高,比對照增1.05百分點,桂糖44號比對照增0.12百分點,桂糖57號與對照相當,中蔗9號蔗糖分最低,比對照低1.65百分點。
2.3 廖平農場甘蔗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從表4可知,供試材料中以桂糖55號株高最高,其次為桂糖58號,均比對照高,福農44號與對照相當,中蔗10號和中蔗13號比對照矮;莖徑方面,中蔗13號最粗,其他品種均比對照細,其中中蔗10號最細,屬中莖到中小莖;有效莖數方面,中蔗10號最多,除中蔗13號外,其他品種均比對照多;產量方面,桂糖55號最高,比對照增產4.17%,桂糖58號比對照略高,福農44號比對照略低,中蔗10號和中蔗13號均比對照減產,其中中蔗10號減產達18.27%;蔗糖分方面,中蔗10號最高,其次為桂糖55號,2個品種分別比對照增1.41和1.17百分點,桂糖58號比對照略低,中蔗13號和福農44號分別比對照低0.58和1.13百分點。
2.4 各試驗點參試品種的田間抗性
試驗過程中觀察結果,各試驗點各品種受螟蟲危害均較輕,說明各品種抗螟蟲能力與對照相當;各品種黑穗病田間發病率、梢腐病田間自然發病均為輕微。總的來說,各品種均無重大病蟲害發生。
3 討論與結論
高產高糖是甘蔗栽培優先考慮的最重要指標[4],有效莖數是甘蔗產量形成最關鍵指標[5],與產量呈顯著正相關,此外,由于目前甘蔗生產中收獲仍以人工砍收為主,因此甘蔗莖徑大小也是其推廣的重要指標之一[6],甘蔗莖徑太細則人工砍收效率低,砍收費用高而阻礙其推廣應用,蔗農一般選擇中大莖品種。
本研究中,在金光農場試驗點,桂糖51號的產量、糖分均比對照高,莖徑為大莖品種,有效莖數雖然比對照少,但也處于較高水平;桂糖58號的產量比對照高、蔗糖分比對照低,均差異不大,屬中大莖品種,有效莖數多;桂糖44號產量比對照低、蔗糖分比對照高,均差異不大,屬中大莖品種,有效莖數優勢明顯;中糖6號產量比對照低,且蔗糖分有較大幅度降低。因此,綜合判斷,在金光農場試驗點表現較好的品種為桂糖51號,高產高糖、大莖,應重點關注并加大推廣力度;桂糖58號和桂糖44號各有優勢,應繼續關注。在星星農場試驗點,桂糖49號的產量、蔗糖分均比對照有較大幅度提升,中大莖,有效莖數多;桂糖44號的產量、蔗糖分均比對照略高,中大莖,有效莖數優勢明顯;桂糖57號蔗糖分略低,但產量優勢大,中大莖,有效莖數多;中蔗9號增產多,但蔗糖分比對照低1.65百分點。因此,綜合判斷,在星星農場試驗點表現較好的品種為桂糖49號,高產高糖、中大莖,應重點關注并加大推廣力度;桂糖44號和桂糖57號各有優勢,應繼續關注。在廖平農場試驗點,桂糖55號比對照增產,蔗糖分高1.17百分點,中大莖;桂糖58號產量比對照高,蔗糖分略低;中蔗10號的蔗糖分比對照高1.41百分點,但減產幅度較大;福農44號和中蔗13號產量和蔗糖分均表現不佳。因此,綜合判斷,在廖平農場表現較好的品種為桂糖55號,高產高糖,應重點關注并加大推廣力度;桂糖58號可繼續關注;中蔗10號蔗糖分表現突出,可繼續觀察其產量表現。
田間抗性也是甘蔗生產中的重要性狀,尤其黑穗病是目前最受關注的病害[7]。本研究中,各品種均無重大病蟲害發生,各品種的田間黑穗病發病率均很低,但黑穗病主要在宿根蔗時發生,據前人研究報道,對照品種桂柳05136的宿根蔗黑穗病嚴重[8],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嚴重影響了該品種的宿根產量和宿根年限,已成為制約該品種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應繼續觀察評估各品種的宿根蔗黑穗病發病情況。
本研究結果僅為各品種1年新植的數據,各品種的宿根性表現有待進一步試驗觀察,同時,還應開展多年、多點試驗,以便客觀、全面地評價各品種在當地的生產表現。
參考文獻
[1] 蔣春云,王倫旺,韋建敏,等. 廣西甘蔗品種(系)2019年區試柳城點新植試驗初報[J]. 中國種業,2021,(1): 79-82.
[2] 鄧宇馳,王倫旺,謝金蘭,等. 甘蔗新品種桂糖51號的產量表現及適應性評價[J]. 種子,2020,39(11):158-161.
[3] 楊祖麗,陳家福,鐘德發,等. 桂糖57號在來賓蔗區的表現及其高產穩產性分析[J]. 甘蔗糖業,2022,51(6):17-22.
[4] 吳建明,李燕嬌,鄧宇馳,等. 中國甘蔗栽培的研究進展[J]. 廣西科學,2022,29(4):613-626.
[5] 丘立杭,范業賡,周慧文,等. 合理密植下強分蘗甘蔗品種性狀及產量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2019,40(6): 1075-1082.
[6] 鄧宇馳,賢武,黃杏,等. 種植不同甘蔗品種經濟效益分析[J]. 種子,2019,38(9):132-134.
[7] 經艷,周會,劉昔輝,等. 桂糖甘蔗新品系黑穗病抗性鑒定及結果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2020,41(2):333-338.
[8] 鄧宇馳,羅霆,周慧文,等. 2021年廣西蔗區糖料蔗生產調查[J]. 中國種業,2022,(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