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呂 超,許如根,朱 娟,郭寶健,王菲菲
(1.江蘇大中農場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大豐 224135;2.揚州大學大麥研究所,江蘇 揚州 225009)
作為啤酒工業的主要生產原料,啤酒大麥的產量和品質直接影響到啤酒大麥的種植經濟效益、麥芽品質及啤酒的質量[1-2]。江蘇是全國最大啤酒大麥原料生產基地,啤酒大麥品種的改良一直受到廣大育種工作者的重視[3]。為進一步提高江蘇啤酒大麥的產量與品質,揚州大學大麥研究所和江蘇大中農場集團有限公司以優質高產多抗為目的,選擇農藝性狀優良、高抗大麥黃花葉病親本配制雜交組合,采用系譜法進行選育,于2012 年育成啤酒大麥新品系蘇B1306,2022 年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號:GPD 大麥(青稞)(2022)320018,定名為揚農啤13。為充分發揮揚農啤13 在江蘇啤酒大麥生產當中的作用,對該品種的選育過程、產量表現、特征特性及栽培關鍵技術進行總結。
2006 年以揚州大學大麥研究所選育的二棱大麥品系揚農啤2 號/甘木二條為母本,蘇引麥2 號/浙95-28 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在其組合中采用系譜法選擇,2012 年選擇到綜合性狀較好、高抗大麥黃花葉病、性狀穩定的F6株系并進行種植,2012—2014 年2 年度參加揚州大學大麥研究所新品系比較試驗及多點試驗,2014—2016 年2 年度參加江蘇省大麥品種區域試驗,2022 年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號:GPD 大麥(青稞)(2022)320018,定名為揚農啤13,其選育過程見表1。

表1 揚農啤13 選育經過
揚農啤13 于2014—2016 年2 年度參加江蘇省大麥區域試驗,代號蘇B1306。由表2 知,2015 年夏收揚農啤13 平均產量471.71 kg/667 m2,比對照揚農啤5 號(平均產量452.13 kg/667 m2) 增產4.33%,居參試品種第4 位。2016 年夏收平均產量441.17 kg/667 m2,比對照揚農啤5 號(平均產量419.35 kg/667 m2)增產5.20%,居參試品種第5 位。2 年平均產量為456.44 kg/667 m2,比對照揚農啤5 號(平均產量435.74 kg/667 m2)增產4.75%。

表2 2014—2016 年度江蘇省大麥區域試驗揚農啤13 產量表現
揚農啤13為皮大麥,屬于二棱春性,幼苗呈半直立,葉色綠,株高85 cm 左右,耐肥抗倒性好,株型表現為半緊湊,分蘗性強,成穗率高,有效穗數55 萬個/667 m2左右,穗層整齊,熟相好,實粒數25 粒/穗左右,千粒質量40 g 左右,全生育期190 d左右。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鑒定,揚農啤13 中抗條紋病、黃矮病、赤霉病(南方),高抗白粉病(南方)、大麥黃花葉病。經江蘇省農墾麥芽有限公司測定,揚農啤13 籽粒蛋白質含量(質量分數,下同)12.3%,麥芽浸出率79.3%,糖化力267 WK,α- 氨基氮含量179 mg/100 g,庫爾巴哈值46.6%,主要麥芽指標達到國家優級麥芽標準(QB/T 1686—2008《啤酒麥芽》), 與江蘇省優質啤用大麥品種揚農啤5 號(麥芽浸出率79.1%,糖化力235WK,α- 氨基氮含量166 mg/100 g,庫爾巴哈值41%)相比,麥芽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揚農啤13 豐產性好,抗逆性較強,具有較好的適應性,適宜在江蘇全省種植。
揚農啤13 適宜播種期為10 月25 日至11 月5日,淮南地區的播種期可適當推遲,淮北地區根據具體條件可適當提前。根據種子千粒質量、發芽率、田間成苗率,對照基本苗標準,計算用種量。播種前整地應做到適墑耕翻,適墑耙地,不起壟,覆土平,破土、碎土效果好,不漏耕、漏耙。
揚農啤13 適宜基本苗為15 萬~20 萬株/667 m2,當播期推遲,適當增加播種量。播種方式以條播為最佳,行距為20~25 cm。有效穗數控制在55 萬個/667 m2左右[4]。
啤酒大麥原料要求大麥籽粒蛋白質含量低[5-7],因此揚農啤13 的肥料運籌應以基肥為主,苗肥早施,拔節- 孕穗肥根據苗情掌握。一般純N 用量控制在18 kg/667 m2左右,比較適宜的氮肥運籌方式是基苗肥、拔節孕穗肥的質量比為8∶2。如越冬前后遭遇低溫,對凍后有效群體存在不足風險的田塊,應適時適量補肥,促壯保蘗。
播后苗前,進行土壤封閉化除。苗期雜草處理必須注意除草劑種類、安全性、用量及施用均勻性,一般在大麥3 葉期后、雜草5 葉前進行,不宜在低溫(最低氣溫<5℃)、土壤過干情況下施藥,以免影響化除效果,甚至造成藥害。大麥生長后期注意赤霉病和蚜蟲防治。
揚農啤13 完熟期(20%大麥穗頭彎曲時)進行收獲,收割應減少籽粒破碎率。收割后及時烘干,籽粒水份達12.5%以下時進庫,以保證啤用大麥種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