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娟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貴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62400)
肺心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慢性呼吸道病,尤以老年人為多,典型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氣喘、咳嗽,夜間病情更為明顯,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為了改善患者病情與生活質量,須及時、準確地給予有效干預措施。本文選擇10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研究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老年肺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10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時間為2022年1月—2023年1 月,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 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8.52±3.17)歲。29例,女21例,平均年齡(68.56±3.20)歲。2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① 經相關診斷確診;② 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嚴重器質性疾病等患者。
對照組接受基礎護理:實施基本生活、用藥、癥狀觀察等護理干預。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全面治療,以改善其健康水平[2]。
(1)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密切關注患者狀態,維持病房衛生和清潔,定期開窗換氣,減少疾病傳播。為確保老年患者的舒適和安全,醫務工作者需要確保病區的寧靜,并盡量避免噪音干擾[3];為提高老年肺心病患者的預防和醫療水平,醫務工作者需要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識,并結合他們的個人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和預防疾病。根據老年人的飲食偏好,給予個體化膳食建議,確保患者攝入營養豐富,預防患者發生便秘或腹瀉[4]。在健康的情況下,推薦他們參加一些有用的鍛煉,比如散步和打太極,并在晚上做一些舒緩的按摩,比如聽聽歌曲或做一些足浴[5]。對于老年肺心病患者,我們需要密切關注他們的服藥狀態,如果服藥期間有任何異常反應,我們需要立即向醫生報告并采取相關措施[6]。
(2)在住院期間,有些老年肺心病患者可能由于多重原因產生焦慮、抑郁、恐慌等負面情緒,護士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狀態,并且要和他們保持有效的交流,以便患者能夠得到家庭成員的支持和幫助,從而緩解他們的心理負擔。為了有效地減輕患者的負面心理[7];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職業素養、職業技能,提供護理服務質量,促進醫患之間的和諧;經常清洗和更換床鋪,保持室內空氣清潔,盡量減少噪音,從而減輕患者的身心負擔[8];建議患者適當鍛煉[9],例如打太極或走路,這些活動可以幫助改善呼吸系統狀態。嚴禁煙酒,并且通過一些輔助手段,如睡前泡腳、音樂療法等保證其睡眠質量。
(3)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給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幫助,包括提供有效的用藥建議和指導,服藥時長和劑量,如果發現有任何副作用,立即聯系醫生,協助做好有效的治療。如果患者痰液較稠,盡快用霧化吸入的方法來稀釋,并且使用吸痰管吸出。吸痰過程中,確保患者血氧飽和度高于90%。通過提供適當的高流量的吸氧,減輕患者缺氧癥狀;為了滿足患者的具體要求,應該定期檢查濕化狀態,濕度應維護在80%以下;用5 mL注射器從0.45% Nacl溶液中提取2 mL,注射到患者氣道內,以便進行濕化護理。為了改善呼吸系統的健康狀況,建議患者使用縮唇呼吸,即在閉上雙眼的情況下,使嘴唇呈現口哨狀,并以此來控制呼吸,以減輕氣管的壓迫感。此外,也建議患者使用呼吸訓練器,以盡量快的速度使肺活量達到極限,并在3 s內完全釋放;通過進行咳嗽鍛煉,幫助患者排出呼吸道中的痰液,避免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塵肺患者存在胸腔劇烈疼痛,難以抑制咳嗽頻率,應幫助患者學會如何有效地進行咳嗽;可指導患者盡可能深地吸一口氣,然后保持一定的時間,再慢慢地松弛,將空氣排出體外。
對比2組干預前后負面心理、日常生活能力及社會活動能力;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負面心理。
全文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 2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性別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焦慮、抑郁、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 時,統計學有意義。
干預后,2 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干預前,而且觀察組SAS、SDS評分均大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干預前后SAS、SDS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評分對比(分,±s)
表1 2組干預前后SAS、SDS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評分對比(分,±s)
組別時間SAS評分SD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 社會活動能力觀察組(n = 50)干預前46.36±3.0148.33±2.7125.88±1.1623.91±1.97干預后28.56±2.3619.02±2.6944.04±1.4140.21±2.23對照組(n = 50)干預前46.32±1.8748.26±2.7026.25±1.2523.77±2.01干預后34.57±2.0035.16±2.1724.12±1.7022.52±2.50
肺心病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疾病,隨著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多年進展,肺血管阻力增大,肺組織功能異常,導致肺動脈高壓的發生。多數患者發病時間較慢,疾病的反復發作與季節、氣候等因素有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老年肺心病患者通常有心悸、乏力、咳嗽、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等癥狀,使患者行動困難,降低生活質量。因此,為了提高老年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對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情況如下:
(1)日常護理。護理人員應時刻保持病房清潔整潔,加強霧化吸入,注意患者口腔衛生,保持病房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指導患者適量飲水,保持皮膚干燥,勤換衣服,注意保暖,勤拍患者背部促進痰液引流,并改變患者體位;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如血氧飽和度、心電圖、呼吸等)的變化,確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循環穩定,呼吸道正常。
(2)膳食指導。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制訂合理科學的飲食安排,建議患者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偏食,盡量少吃多餐,遠離低維生素、低礦物質、高膽固醇、高熱量的油炸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快甜、刺激、辛辣等食物,叮囑患者戒煙戒酒,合理安排日常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用藥指導。老年肺心病患者住院期間主要使用擴張性、利尿性、心臟作用的藥物。在用藥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清楚、詳細地說明各種藥物的使用時間、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項。對易引起不良反應的藥品,需要特別說明。
最新研究發現,在對老年人的肺心病患者的治療中,采取綜合的護理措施有效地緩解了他們的消極情感,并且有利于他們的健康狀況,包括良好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優良的休息狀態等。不僅有利于提升患者健康水平,還有利于增強患者抗逆性。
經過系統的評估發現,在進行了綜合護理干預的情況下,老年人的情緒穩定性、日常生活和社交技巧都有所改善。此外,這些治療方案還提高了他們的睡眠品質。
綜上所述,老年肺心病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社會活動能力,緩解患者不良心理,具有重要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