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芝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貴州 凱里 556000)
骨折手術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被廣泛應用于骨折的治療和骨骼系統的康復。除了身體上的疼痛和功能受限之外,骨折手術還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患者常常會面臨來自手術風險、手術結果不確定性以及術后恢復的一系列挑戰,這些因素都可能引發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康復進程和治療效果[1],甚至對治療結果產生負面影響[2]。為了全面呵護患者的身心健康,傳統的醫療護理模式已逐漸轉變為綜合護理模式。心理護理作為一種關注患者心理需求和提供情感支持的護理措施,日益受到臨床護理團隊的重視。心理護理的目標是通過積極的情緒支持、信息傳遞、應對技巧和心理干預等手段,幫助患者應對手術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促進其心理健康和康復[3]。盡管心理護理在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已經得到一些關注,但目前關于心理護理對骨折手術患者負面情緒和康復積極性的影響的研究還相對有限。現有的研究結果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不一致,使我們對于心理護理在骨折手術患者中的實際效果和作用仍有待進一步探討和分析[4]。本文選擇在黔東南州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68例骨折手術患者,分為2組,實施不同護理,旨在探討心理護理對骨折手術患者負面情緒和康復積極性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擇2022 年1月—2023 年1月在黔東南州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68 例骨折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有34 例。對照組中男18 例,女16例;年齡35 ~ 68 歲,平均(55.41±2.57)歲;其中,四肢骨折22 例,軀干骨折12 例。觀察組中男19 例,女15例;年齡32 ~ 70 歲,平均(55.21±2.45)歲;其中,四肢骨折25 例,軀干骨折9例。2組基本資料對比,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 中途自動退出本次研究;② 存在嚴重精神障礙,不能進行正常交流。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術中積極配合醫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 情緒支持與傾聽:護理人員以溫暖和理解的態度傾聽患者的情緒表達,為患者提供安全的環境,使其感到被尊重和被關心[5]。護理人員可以通過積極的非語言溝通,如面部表情、眼神接觸和身體姿態,傳達出自己的關切和同情心。此外,還可以運用開放式提問和反饋技巧,引導患者進一步表達內心的感受,促進情緒的釋放和宣泄[6]。
(2) 信息傳遞與教育:在骨折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以簡明扼要的方式向患者傳遞準確的信息,幫助他們了解手術的目的、過程和可能的風險。護理人員可以使用易懂的語言和圖像輔助材料,結合示范和演示,向患者提供關于手術后的康復指導和期望,以增強他們對康復過程的理解和主動參與。
(3) 應對技巧培訓: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介紹一系列的應對技巧,如深呼吸練習、漸進性肌肉松弛、積極的自我對話和問題解決策略等[7]。護理人員與患者一起實踐這些技巧,逐步培養患者的應對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提供心理支持材料和資源,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以幫助他們應對康復期間的不良情緒和壓力。
(4) 心理干預和認知行為療法:護理人員與患者合作,探索和挑戰他們的消極觀念和自我評價,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和信念。此外,護理人員引導患者進行情緒調節和應激管理的訓練。他們可以教授患者放松技巧,漸進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練習,以幫助患者降低緊張和焦慮感。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制訂積極的應對策略,通過認知重構和積極思維訓練,幫助患者轉變負面的思維模式。
(5) 康復目標設定與激勵:護理人員與患者一起討論并設定具體、可行的康復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的行動計劃[8]。護理人員通過定期的康復評估和反饋,監測患者的進展,并提供激勵和正面強化。
(6) 心理支持小組和咨詢:護理人員組織康復支持小組活動,讓患者感受到他們不是孤單的。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提供個體心理咨詢,根據患者的個體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應對心理困擾和康復過程中的問題[9]。
(7) 家庭支持和教育:護理人員與家庭成員分享有關骨折手術和康復過程的信息和知識,以增加他們對患者需求和情緒變化的理解。護理人員提供情感支持和應對策略,幫助家庭成員應對患者的情緒波動和康復期間的挑戰。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教導家庭成員與患者共同學習和實踐康復技巧,如幫助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提供情緒支持和鼓勵,以及協助患者進行日常活動。
(8) 持續監測和評估:護理人員應定期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康復進展和情緒狀態,并及時調整心理護理方案[10]。護理人員使用標準化的心理評估工具,如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以便及時發現和干預可能的問題。護理人員還可以與其他醫療團隊成員進行合作,共享信息和觀察結果,以綜合評估患者的康復需求和心理支持。
(1)術后焦慮、抑郁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焦慮情緒,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抑郁情緒,分值越高,代表不良情緒越嚴重。
(2)康復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采取自制量表評估,滿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康復積極性與護理滿意度越高。
(3)術后生活質量:內容主要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等,分值均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觀察組術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術后SAS、SDS評分(分,±s)
表1 2組術后SAS、SDS評分(分,±s)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34 37.16±3.22對照組 34 42.17±3.9536.15±3.24 41.67±3.45 t值 5.732 6.800 P值 0.000 0.000
術后觀察組的康復依從性及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康復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評分(分,±s)
表2 2組康復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評分(分,±s)
組別 n 康復依從性評分 護理滿意度評分觀察組 34 79.64±5對照組 34 70.67±4.21 92.17±4.88.88 81.67±5.68 t值 7.327 8.176 P值 0.000 0.000
術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s)
表3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s)
組別 n組 34 7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認知功能 情緒功能 整體生活質量觀察9.14±12.33 67.02±24.42 79.74±17.92 72.03±12.04 64.37±13.66對照組 34 72.56±12.44 55.45±20.55 70.21±18.02 63.97±16.32 55.45±15.14 t值 2.190 2.113 2.187 2.317 2.550 P值 0.032 0.038 0.032 0.024 0.013
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常常由于外力作用導致,分為閉合骨折和開放骨折2種類型。閉合骨折是指骨折發生后,皮膚未受到破裂的情況;開放骨折則伴隨皮膚的破裂,骨骼與外界環境直接相連[11]。骨折手術通常是通過內固定(如鋼板、螺釘等)或外固定(如石膏、外骨骼支架等)的方式來恢復骨骼的穩定性和形態。需要通過手術干預來恢復骨骼的結構和功能。骨折手術對患者來說是一項重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戰,除了身體上的痛苦和康復過程中的困難,患者還常常面臨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12]。心理護理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狀態,旨在提供情感支持、心理教育和應對策略,以促進患者的康復和心理調適。
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護理能通過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教育,幫助患者理解和應對手術過程中的不適和負面情緒[13]。心理護理團隊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系,傾聽患者的困擾和焦慮,同時給予積極的情感支持。通過情緒調節技巧、認知重構和積極思維訓練等方法,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改變消極的思維模式,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程度[14]。心理護理還注重與患者共同制訂康復目標,并提供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和激勵措施。護理人員通過定期進行康復評估和反饋,監測患者進展,并積極鼓勵和正面強化患者的努力和成就。提高生活質量,心理護理不僅關注患者的疾病治療和康復進程,還關注其整體生活質量的提升。通過心理支持小組活動和個體心理咨詢,患者可以與其他患者分享經驗、情感交流和互相支持,從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和社會支持。此外,家庭支持和教育也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促進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心理調適和社會融入,從而提高整體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骨折手術患者采取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增強康復積極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