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晨
(涿州市雙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河北 保定 072750)
糖尿病是一類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特別是老年群體,由于自身各項機能退化明顯,活動力不強,使得發病率進一步提升。糖尿病屬于慢性病,在發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引發多類不同病癥,須采取終身治療的方式[1]。所以,糖尿患者的管理工作就變得非常重要。所謂醫聯體,通常指的是醫療聯合體,將特定區域里面的衛生資源全部整合在一起,促使區域醫院逐步組建為整體,一同為患者提供服務[2]。其中,社區家庭醫生是這些年我國醫改背景下推出的全新服務方案,在疾病管理中有著較高的應用率,特別是在慢性病管理方面,效果十分明顯[3]。本研究將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周邊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清涼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91例老年糖尿患者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采用醫聯體下家庭醫生護理團隊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擇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周邊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清涼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1例老年糖尿患者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護理組。對照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61 ~ 84歲,平均(67.48±3.81)歲;護理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齡61 ~ 86歲,平均(67.81±4.38)歲。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對比。
納入標準:① 年齡超過60 歲;② 診斷為糖尿病;③ 社區居住時間超過半年;④ 充分了解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 存在器官疾病;② 自由活動存在一定障礙;③ 腫瘤;④ 精神疾病。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
護理組采用醫聯體下家庭醫生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1)團隊構建。為每一個家庭醫生護理團隊配置全科醫師、糖尿病專科護士、營養師、衛生管理人員各一名。在護理服務開始之前,醫院統一對其展開培訓,包括基礎知識、護理技能、相關注意事項等。
(2)建立檔案。團隊負責人需要和社區內老年患者展開溝通,宣傳護理工作的意義重要性。在與患者達成一致之后,與其簽約,并專門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姓名、年齡、病程、治療方式、病史等。
(3)健康宣講。團隊人員應定期為老年患者展開知識宣講和信息咨詢,并推進知識講座。當患者提出任何問題時,應在第一時間予以回復[4]。
(4)醫聯體團隊管理。患者每個星期都需要參與課程會議,時長為90 min,次數為2次,總共12 期。課程內容如下表所示。課程結束之后,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參與日常鍛煉,時間為45 ~ 60 min,項目包含有氧活動、阻力活動、柔韌度練習等。見表1。

表1 教育課程內容
(5)后期隨訪。每個月至少組織一次患者參與血糖指標檢測活動,若發現部分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到位,則需要提高頻率,減少檢測周期。參照患者的身體水平為其提供針對性心理干預,若患者的血糖波動水平較大,此時可以開啟雙向轉診通道。
2 組干預時間均不少于半年。
① 生化指標:干預前后,對2組身體質量指數、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進行檢測。
② 自我管理能力:干預前后,分別使用糖尿患者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DSCS表對2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用藥管理、血糖監測、足部護理和血糖不穩定處理;分值均為1 ~ 5分,分數與能力呈正比。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方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當P<0.05時,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2組身體質量指數、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均較治療前降低,同時護理組生化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生化指標對比(±s)

表2 2組生化指標對比(±s)
分組 n身體質量指數 糖化血紅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5 23.75±1.15 9.59±1.47護理組 46 23.83±1.24 23.08±0.89 8.16±1.88 6.60±0.75 7.84±1.79 6.53±0.83 11.48±2.38 7.22±1.02 t值 0.359 4.261 0.242 3.289 0.292 2.722 0.631 10.051 P值 0.722 0.000 0.821 0.001 0.778 0.009 0.531 0.000 22.49±0.57 8.10±1.81 6.21±0.51 7.91±1.83 6.14±0.71 11.21±2.19
干預后,2組飲食控制評分、規律運動、用藥管理、血糖監測、足部護理、血糖不穩定處理評分、總評分均較干預前增高,同時護理組飲食控制評分、規律運動、用藥管理、血糖監測、足部護理、血糖不穩定處理評分、總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2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分,±s)

表3 2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分,±s)
基本維度 時間 對照組(n = 45) 護理組(n = 46) t值 P值飲食控制干預前 19.47±4.42 19.22±4.28 0.307 0.761干預后 22.69±5.07 25.34±5.26 2.732 0.008規律運動干預前 12.46±2.18 12.71±2.35 0.590 0.558干預后 14.28±2.61 16.51±2.89 4.319 0.000用藥管理干預前 10.46±1.61 10.73±1.74 0.862 0.392干預后 12.05±1.91 13.34±2.11 3.423 0.001血糖監測干預前 12.08±1.72 11.98±1.65 0.318 0.753干預后 13.71±1.89 14.60±1.93 2.490 0.015足部護理干預前 15.36±3.28 15.61±3.50 0.394 0.696干預后 18.33±4.17 21.21±4.51 3.532 0.001血糖不穩定處理干預前 12.16±2.05 12.31±2.19 0.379 0.708干預后 15.34±2.68 17.81±3.02 4.613 0.000總分干預前 81.94±3.29 82.51±3.81 0.854 0.397干預后 96.35±5.15 108.76±5.80 12.042 0.000
糖尿患者者由于身體機能下降,且無有效的康復手段,因此必須參與長期治療和護理。但是,老年患者行動不便,很難定期前往醫院或者護理中心接受護理服務,同時由于記憶力衰退,對于醫院提出的護理要求往往也很難做到,很容易將部分細節忘記[5]。基于醫聯體組建家庭醫生護理團隊,能夠為老年患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方案,從而讓其更好地參與到護理之中。不僅如此,團隊人員積極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普及健康知識,促使患者對糖尿病做到深入了解,懂得如何正確應對,使得管理依從性有所上升[6]。此外,團隊人員每隔一段時間會進行一次隨訪,了解患者的護理和治療情況,并對其各項生理生化指標予以監控,但凡發現存在不穩定的情況,能夠立刻予以治療,幫助其控制血糖。
綜上所述,針對社區老年糖尿患者采用醫聯體下家庭醫生護理團隊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發揮主動能動性,將血糖進一步維持在穩定狀態,并防止患者出現其他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