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湖南婁底 417000)

隨著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前沿技術的發展,其與英語教學教育的深度融合,不管是基礎類課程的構成還是學術拓展類課程的體系,都實現了英語教學突破的全新模式。新媒體的多模態方式是英語教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旋律,使得智慧英語教育應運而生,但信息技術的助攻不僅僅給英語教學的改革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同時對于未來高校英語教育的理念模式創新也提供了發展契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探究》一書,全面探索了借力互聯網發展英語教育的混合模式,構建了英語教學模式與社會資源的高度整合參考方式,打破了傳統英語模式的束縛,為當前各大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參考。
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發展也需要技術與日更新,英語教學的智能化發展亟待與技術相融合,把一體化智慧教學逐漸融入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流程中,是創設情境任務,實現多維互動的時代演繹。首先,在智慧教學環境中,打造了云平臺全方位一體化的教學應用?!缎畔r代大學英語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探究》認為,實現線上線下與課內外實踐的融合,是虛擬現實的全場景教學的實踐方式,在可搭建的教學小屏和智慧教室大屏的配合下,實施互動和獲取資源。例如:在平臺創建課程,上傳教學資源過程中,學生同步獲得任務,查收資源,個性化學習效果也會得到顯著提高。其次,基于云端的教學,創新了高校英語教學的體系化建設,是基礎課程的拓展類構成。該書提到課前、課中和課后這樣一種完整的教學閉環依靠的是項目驅動式的智慧設備,通過情境創設、小組協作及多維互動之間的相輔相成,力求對英語教學的價值引領予以指導。再次,基于互聯網的發展,依托智慧教學環境,進一步重構教學流程。該書認為互聯網的推薦衍生了人工智能的開拓,因此要對英語的數據精準挖掘,即時化反饋,對全流程的框架實現重構,將“教”與“學”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最后,互聯網的英語教學要突出智慧教學的特色,突破“記憶-理解-應用”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在英語互動教學中打破傳統教室格局,建立多維立體的互動互通才是教學的情感培養和價值塑造。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英語的發展要實現與技術相融合,成為混合式教學的新型模式,是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階段師生交互學習知識儲備階段,是翻轉教學下知識內化的過程。首先,深化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和微課的結合,實現自主學習目標的場合化?!缎畔r代大學英語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探究》認為目標和計劃相匹配,是建立混合教學一體化的評價體系,在交互的基礎上與教學風格和已有知識結合,營造一個靈活的學習環境。其次,在翻轉課堂的影響下,英語教學互動化逐步加強。該書提到傳統的學習過程要與科學的規律重組,更好地在課前傳授和儲備基礎知識,在課堂上溫故,進一步內化知識,在課后鞏固知識,努力實現升華,利用各種信息技術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情景交際。再次,基于互聯網創新平臺,實踐英語學習的實用性。該書提到以需求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格外注重實踐能力培養,在特定目的和內容下,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室等特色平臺,為接近真實環境搭建學習體系,也為遷移跨文化實踐能力提供了合適契機。最后,在“互聯網+”教育如火如荼的發展下,賦予了教學新的內涵,線上的各大平臺也為英語多模態學習提供了共享性。該書認為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下,兼顧學生的個性化是教學飛躍發展過程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融合情境和交互體系的建構,是一種深度學習的場域。
互聯網背景下也衍生了大數據的環境建構,這對于順應人才需求,迎合英語教學的模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甚至對于破解英語教學革新都有突出作用。第一,智慧學習環境的搭建得益于互聯網和大數據的互動效應,在教學云平臺高效利用智慧教學工具,在移動和教學管理終端組成語言材料和圖形資源庫?!缎畔r代大學英語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探究》認為線上的系統教學能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供過程平臺,在平臺上教學過程、結果及評估可視化,微視頻提供的網上資源,是學生在泛化環境下碎片化的學習方式。第二,智慧學習的過程設計,是依托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的模式化方式。該書提到,基于FASE 模式來設計,包括在視頻編輯和制作,視頻字幕的翻譯及統計分析等手段,結合智慧學習個性化特征,對英語云空間各環節進行設計,將課堂教學驅動起來。第三,在驅動階段中,要學會發現問題,并明確主題。該書認為在FASE 理念指引下,課堂開展一系列的教學要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欲望。教師在充當支架的角色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創建交流環境。第四,在促成階段,要合作探索,解析解答?!缎畔r代大學英語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探究》認為以信息科技為核心的英語教學,透過信息科技與工具分析方法,讓同學們一邊思考問題提出解答,一邊透過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教學的整合,提升學生所獲結果的產出。第五,在評價階段,要充分做到結果呈現,評估小結。該書提出在智慧學習的平臺上對英語教學即時評價,在評估中重視對作業的認可,提倡建立起學生個人檔案。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迎來了數字化時代,為探索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路徑。以數字化構建英語的新形態,是時代所必須的,也是新時代英語教育評價改革的發展之路。首先,在英語學科及專業課程的發展中,在以數字化為契機進行轉型,在轉型中堅守傳統優秀經驗,摒棄刻板印跡?!缎畔r代大學英語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探究》認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重新審視英語教學的核心價值,其中英語的核心價值在于以連接貫通為先,以課程教學的內容為主,以通力合作為輔,主要適應在質量上的多樣化,在學習上的終生化,在培養方式上的個性化以及治理的現代化。其次,在英語教材建設中要實現科研一體化的服務成果共享,這就需要智慧助教的出現,在學校管理端、教師端和學生端之間,建立智能助教出題、做題、聽力以及教學設計的功能。該書指出,英語教學要實現數智賦能,通過直接能力到全面賦能,對英語教學的發展理論、發展方法及技術進行賦能。比如:從互聯網發展到元宇宙,再到ChatGPT 層面,教材從紙質到網絡的延伸,正是互聯網的延伸。再次,在跨文化能力背景下,對跨文化能力的識別以及培養是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選擇。該書認為作為文化表征的符號、物資和行為,都需要在文化類課程建設中反復思考,教學目標要兼顧語言文化,重視知識的傳授,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最后,英語的教學有一項關鍵課程即翻譯,在數字化智能時代翻譯教學隊伍的建設,翻譯技能及能力的開發都離不開互聯網的助力。該書認為數字化帶來的教學改革,就是從教師教,學生學轉變成為發現問題——呼叫資源的模式。特別是ChatGPT 的發展,不僅促進人工智能教學及數據結構特征分析的發展,更是可以給予啟發。
高校英語的本質屬性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為二者的有機統一體,在助力實現價值塑造和知識傳統的目標下,抓住互聯網的脈搏,在數字化時代求簡、求新、求變的機遇下,將英語的技能提升為學習的數字化輔助工具,教學的重心放在高階思辨及價值觀塑造上。首先,在新文科背景下,英語在強調合理的擴展推進下,以做強做實原有特色領域為基礎,在尋求新增長點的同時守住學術的傳統,在傳統語言學、文學研究為基石上,強化基礎研究,最大限度的為學術發展環境增加融合魅力?!缎畔r代大學英語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探究》認為在人文學科內部,英語要與社會科學以及工科有機融合,在變化中突破自身發展的局限,廣泛發揮示范課程的影響。其次,英語教師在引入教學內容過程中,要講究對新技術的掌握,對新方法的運用,對新理念的接受以及新角色的扮演。該書認為現有的教育培養模式固化,課程設置的體系十分滯后,知識結構也很單一陳舊,新時代互聯網的助力,有助于英語教師在發展道路上有準備,有預案。最后,在英語教師變革路徑問題上,要處理好資源分配與競爭、教學成果以及生存發展和事業發展的矛盾。該書認為高校各個學院教學組織在價值觀上落后,在教學工作上缺乏激勵,因此應當建立起教師共同體,對教學工作進行創新,對于價值觀予以重塑,完成學術與學習,文化與責任的集合共同體,匯聚發展的合力。
總之,該書全面介紹了英語課程教學的性質、任務以及學科核心素養及結構,是對課程設計與應用,資源建設和研究的全方位解讀,是技術趨向完善激活深度學習的實用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