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經濟總體平穩,結構上有所分化,工業、消費繼續回暖,投資、出口邊際放緩。前瞻來看,當前走弱的領域預計未來仍將改善。政策加碼有望帶動投資回暖。一是前期專項債發行完畢以及萬億國債的支撐,未來實物工作量逐步形成將拉動基建投資回升;二是房地產領域需求端、融資端政策繼續加大支持力度,疊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等三大工程推進,開發投資降幅有望逐步收窄。出口方面,短期回踩或更多由于雙節帶來季節性擾動,在全球制造業和商品貿易周期筑底回暖的跡象逐步顯現下,出口增速未來提升仍可期待。
上年Q4經濟數據再次步入低基數,所以盡管今年10 月經濟數據同比表現較好,但環比增速和兩年平均增速大多一般,與前期發布的制造業PMI 和物價數據形成印證,即10 月整體經濟環比在小幅走弱。從經濟結構來看,生產強于需求的格局仍未改變,工業增加值環比0.39%、社零和固投均為0.1% 左右;產需不平衡下物價再度走弱,CPI和PPI環比分別降至-0.1%、0%。由于近期經濟改善主要依賴于政策驅動,10 月經濟走弱或與其處在兩個政策窗口之間有關,8月底房地產認房不認貸的政策效果主要在9月釋放、10 月衰減,而10 月底增發國債的政策效果預計將從11 月開始顯現。不必過于擔心短期波動,隨著積極財政擴張政策出臺,未來半年經濟環比預計將持續改善。
整體而言,經濟恢復雖遇波折,但仍處在弱復蘇的軌道之中。向前看,諸多積極因素依然值得期待,內需方面,萬億新增國債和專項債提前批即將啟動發行,房地產“三大工程”相關部署預計將加快落地,對沖房地產投資下滑壓力,總量和結構貨幣政策也將予以積極配合;外需方面,美聯儲加息基本結束,美國庫存接近低位,出口四季度有望回正。
10月經濟,需求端呈現外需升、消費穩、投資弱的分化趨勢,受中秋國慶假期經濟和“雙11”促銷季的雙重利好影響,10月消費進一步修復,尤其是服務消費、線上商品消費表現較好。投資整體表現一般,基建、制造業投資同比有所回落,地產投資在政策效果釋放完畢后再度走低。生產端,外需型行業表現亮眼,生產保持較高增速,內需型行業生產指標小幅邊際改善,但同比增速仍相對偏低,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不強。我們認為,雖然年內實現5% 經濟增長目標的壓力或并不大,但當前外需存在回落風險,內需仍需穩固,經濟的穩健修復,仍需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持續推進落實。
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7494億元,同比增長8.1%;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5734億元,同比增長4.6%。1~10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3795億元,同比下降16%;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72899億元,同比下降15.1%。證券交易印花稅1616億元。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4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第二產業用電量51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第三產業用電量12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6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7%。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戶用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達到1.05億千瓦,助推我國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超5億千瓦,達到5.2億千瓦。今年1~9月,全國戶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3297.7萬千瓦,是去年全年戶用光伏新增裝機規模(2525萬千瓦)的1.3倍。
據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消息,10月,中國運輸生產指數(CTSI)為182.7點,同比增長28.1%。
商務部數據顯示,1~10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3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
美國財政部9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9月繼續減持273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78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