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
近年來,伴隨光伏市場規模的高速增長,光伏組件能效的提升逐漸成為了領域關注的核心方向。據悉,2023年以來,行業內的主要組件公司已開始大規模向N型技術路線轉型,以實現產品的光電轉化率提升,而在領域內率先布局和具有領先優勢的企業亦在經營及業績上進一步迎來了良好表現。
10月末,作為國內最早布局N型技術企業之一的東方日升(300118.SZ)發布2023年三季度報告,據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收280億元,同比增長33.2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約15.7億元,同比增長104.10%,公司總體業績表現再次迎來大踏步增長。市場人士分析指出,上半年東方日升的良好業績表現主要來自于公司對于異質結電池的技術領先和產能的全面規劃。目前來看,現階段東方日升已形成了自上而下金字塔狀的一體化布局,預計未來隨著異質結電池的需求放量,在全產業鏈優勢加持下,公司的成長天花板將有望持續打開。
進入今年以來,N型電池技術迎來全面量產,電池組件環節已進入新一輪的技術變革周期。根據天風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新一代技術中,主流的三種路線分別為TOPCon(隧穿氧化鈍化接觸)、HJT(異質結)和IBC(交指式背接觸),其中,HJT具有開路電壓高、溫度系數低、無LID和PID效應、結構對稱易于薄片化和低溫工藝能耗低的優點,產能增速最高,成為了行業重點的發展路徑。而東方日升作為國內HJT領域的先行者,其較早的技術布局無疑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紅利,據悉,接連幾年其異質結產品出貨量均為行業第一。
據了解,東方日升早在2019年便開始研發HJT技術,并于同年11月啟動江蘇金壇異質結中試線。此后,在2020年5月公司158尺寸的異質結電池首片下線,2022 年5 月210 尺寸薄片異質結電池首片成功下線,至此公司成為了行業內為數不多實現HJT產品量產的企業。而其后,公司推出的異質結伏曦組件更是具備了無主柵電池技術、210 超薄硅片技術、純銀用量小于10mg/W 以及具有完全自主專利的昇連接無應力電池互聯技術,使其成功獲得了行業下游企業的廣泛青睞。
根據企業發布的公告顯示,今年9月5日,東方日升已基于與歐洲知名光伏電站開發商、工程總承包商簽訂的200MW異質結伏曦組件供貨協議,優先完成首批53MW組件出貨,產品主要用于西班牙高效光伏項目建設;同月14日,公司有近50MW伏曦組件已運往巴西市場,助力當地客戶打造高質量光伏項目;再到10月,公司先后完成了東南亞、意大利、法國以及比利時等歐洲國家不同容量伏曦組件出貨。預計后續隨著產能的釋放,公司異質結產品的規模成長及產品影響力將有望得到持續強化。
除了對異質結領域的持續深耕,公司近年來著力打造的全產業鏈布局亦成為了其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據悉,通過近幾年的持續推進,目前東方日升已在2023年形成了從工業硅、多晶硅、拉晶,到電池片、組件以及下游終端應用金字塔狀的一體化布局。
研究顯示,在電池片、組件方面,東方日升目前已取得多項專利,產品轉換率屢創新高。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方日升組件出貨確認收入已達到約14.4GW,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在上游多晶硅方面,公司已于2020年收購聚光硅業,正式啟動多晶硅環節布局,目前生產基地位于內蒙古,相關多晶硅年產能1.2 萬噸,2023 年上半年實現產量0.56萬噸,處于滿產狀態。而在太陽能光伏電站方面,東方日升根據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積極開拓西班牙、意大利、孟加拉等地區在內的光伏電站建設、運營與轉讓。并積極拓展對戶用、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相關業務。預計后續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將有效保障公司的可持續穩健發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證現有業務高速成長的同時,東方日升亦于2018年收購雙一力切入儲能行業。對此,民生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雙一力業務結構以大儲為主,擁有全球多個百兆瓦級大儲項目交付經驗。目前,在該領域公司已推出100kW/215kWh國內版工商業一體機儲能柜,采用自主研發的PCS、BMS、EMS。同時,現階段公司正積極探索光儲結合創新業務模式,其獨立開發的液冷儲能電池系統是國內首家同時通過中美兩地UL9540A認證的系統,據悉,在訂單方面,公司已斬獲多個百兆瓦時級別工商業儲能銷售框架合同。未來儲能業務也將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